高中政治時事小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是重要的教學內容,那學生如何寫時事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時事評論背景:

  “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讓我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在中國和世界進步的歷史潮流中,堅定不移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直至光輝的彼岸”。與主席鏗鏘有力的號召相呼應,歲末年初,一批新的改革紅利落地開花:16種不動產登記實行收費減免優惠;三種情況導致航班延誤,旅客可享受免費食宿服務;實現社會保障卡跨地區、跨業務直接辦理個人事務,基本實現全國社會保障一卡通;廣東啟動全國首個“全省一個電子稅務局”,通辦國稅地稅業務,一舉將化解辦稅兩頭跑、納稅成本較高的問題……在改革者的眼裡,新年的鐘聲,就是再次“起跑”的發令槍。

  時事評論觀點:

  一切偉大的事業,從來都是在過去、現在、未來三點連成的歷史中前行。回望剛剛過去的一年,無數“鐵痕石印”的改革刻寫在年輪深處。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響“三去一降一補”攻堅戰,到簡政放權做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從自貿區建設獨唱變合唱,到各地改革試點多點開花、激盪春潮;從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日益深入、以營改增為重頭戲的財稅改革全面推開,到國企瘦體強身改革成效初顯、國防和軍隊改革成功推進……改革航程的每一處重點海域,都在搏擊暗礁惡浪中破開新路,中國“風景獨好”的氣象皆由苦幹實幹而來,為2017年改革進一步深化牢根固基。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接過2016年的接力棒,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國企黨建怎麼進一步加強,公安執法如何更加規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怎樣深化考核,醫改教改何以蹚過深水區……全面深化改革還有許多未竟的任務,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是今年改革工作的重要方法論;利益調整還有千溝萬壑需要跨越,奔著問題去,跟著問題走,哪裡出現新問題,改革就應該跟進到哪裡。縱橫正有凌雲筆,圓夢需靠實幹家。放眼新年,該有的頂層設計有了,該有的改革“前哨站”“偵察崗”建起來了,該落實的任務具體了,剩下的就要以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愚公精神,幹出氣勢、幹出新風、幹出實績,當好新長征路上的“改革愚公”。

  改革愚公,實幹當先。歷史實踐證明,改革起跑的力度決定全程的速度。如果慢條斯理、拖拖拉拉,不僅時間上不允許,也會造成一些重大改革舉措不能系統配套推行。然而,有些地方和部門還存在懶改、慢改、假改、不會改等現象。有的落實改革,“電話問來問去、批示轉來轉去、最後哪來哪去”;有的推進改革,總是圍著檔案和會議轉,“只到膝蓋不落地”或者“管生不管養”;有的甚至一動自己利益就“三心二意”,拖延甚至阻礙改革,造成相關改革不配套、式微於“最後一公里”。破除這些攔路大石,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完善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和辦法,把責任壓實、要求提實、考核抓實,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改革愚公,功在不捨。在改革推進的時間表中督實進度,在改革落實的臺賬上標定硬任務、硬指標、硬考核……各地區各部門需要投入更大精力,把抓落實的責任扛起來,通過的方案要“查哨查鋪”、跑表計時、到點驗收,絕不走虛步、放啞炮,確保落實到位。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唯有像愚公那樣,以積水成淵的韌勁、逆水行舟的闖勁、水滴石穿的鑽勁、懸河瀉水的狠勁,任何時候都“叩石墾壤”“畢力平險”不止,才能確保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

  在將改革推向縱深的道路上,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2017年,讓我們共懷愚公志、同盡精衛責,擼起袖子一起加油幹,將改革進行到底,為明天奠定根基。

  二

  時事評論背景:

  電影質量不行,要怪網站評分低?近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一篇題為《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產業》的文章,隨後,還有媒體報道稱,“豆瓣、貓眼已因評分過低被電影局約談”。這些文章與報道引起了網友們的擔憂與不安,不少人紛紛提出批評與質疑。

  時事評論觀點:

  事實上,這是一場大烏龍。真相是,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的這篇文章是轉載自《中國電影報》,並不是其原創文章。換言之,這並不代表人民日報的“官方立場”。但因為人民日報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使得這篇文章的觀點被廣泛傳播與放大,變成一個頗有爭議性的話題。

  回過頭看,雖說這是一場誤會,人們的擔憂與不安卻是真實的。如果中國電影墮落到容不得任何批評,甚至是讓公權力為之背書,那真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這樣的話,人們非但會對國產電影產生更大的失望,也有理由擔憂國產電影的政策走偏,成為某些既得利益機構的附庸。別的不說,連對垃圾電影吐個槽都不行,還能指望這些電影工作者沉下心來創作出好作品嗎?

  讓人欣慰的是,這一切並沒有真正發生。人民日報客戶端轉載文章遭質疑後,人民日報評論部很快在微信公號上發表文章《中國電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肚量》,亮出官媒的鮮明立場。而當有網友跟帖問,究竟哪一種聲音才是人民日報的態度時,人民日報評論部微信公號的“小編”非常自信地回覆“以此為準”。這樣的“小編”值得點贊。

  而對於豆瓣等網站被電影局約談的說法,電影局局長張巨集森同樣毫不含糊地在朋友圈發文表示,電影局沒有與豆瓣等平臺有過任何接觸,也不認識豆瓣任何人;“創作和批評是電影的一體兩面,電影進步更期待評價體系實事求是。試圖拒絕批評,那不是真正守望”。這些話澄清了事實,擺明了官方的態度,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態度、有立場,有利於消除人們的疑惑。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場烏龍不是沒有任何價值,相反,更像是一次輿論場的虛擬辯論。這其中,事件本身雖然被誤解與放大,但也很快得到了澄清;而作為一種表達,無論是廣大網友、影評人,還是人民日報評論和電影局官員,都選擇站在了公平公正這邊。這說明,在基本的對錯是非面前,多數人並沒有迷失方向,人們對自己手中握有的“批評的權利”,有著高度的敏感,不容被踐踏與褻瀆。

  這還表明,中國的公共表達空間及其張力,仍值得讓人期待。近年來,國內電影產業發展迅猛,進入電影行業的人才與資本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排除有市場機構採取抹黑的方式打壓競爭對手。但只要社會的價值底線沒有被拉低,基本的是非標準沒有迷失,“不許差評”的荒謬一幕就不太可能真的發生。哪怕真相可能被埋沒,終有一天也會見天日。

  三

  時事評論背景:

  湖北省紀委近日通報了10起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典型案件。其中,有一起案件格外引人關注。通報稱,“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赤壁市低保局工作人員宋雲志、李磊平在低保動態管理審批過程中,稽核檢查不細不實,把關不嚴,導致將1161名已死亡或有車有房人員列入低保物件,發放金額400餘萬元。”

  時事評論觀點:

  對於這種違規違紀行為,該通報用了一個專業術語——“錯保”,意思是錯誤地發放了低保。對於“錯保”出現的原因,也解釋為“稽核檢查不細不實”“把關不嚴”。看到這樣的解釋,我和大多數網友一樣,只想說“呵呵”。低保發放過程中出現個別錯誤,我們可以理解,畢竟任何工作都允許有容錯率存在。但是,千餘人被錯誤地列為低保物件,還說是把關不嚴,這道“關”擺的是“空城計”麼?

  司法界有一句話:“一次錯誤的判決,勝過十次犯罪”。低保發放也是一樣的道理。低保對於低收入者來說就是保命錢,而對於政府來說,是釋放政策善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一個途徑。把低保發放給真正的低收入者,可以讓他們改善生活,看到未來的希望。然而,當低收入者連這一點溫暖都得不了、摸不到,甚至錯誤地將低保發給有房有車一族,就不僅會讓政策打折變質,更會讓低收入者感到絕望。

  從道理上講,低保就該發放給真正有需要的低收入者,各級政府部門必須清醒認識並做到這一點。而從實際操作來講,我們也不能忽視,低保戶的資質認定,是一門“技術活”。在我國家庭財產普遍不夠透明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有些人看起來樸素,實際上卻有車有房;有些人花錢大手大腳,實際上卻沒有什麼積蓄的情況。也因為如此,就必須有一套低保認定和事後追懲的機制,不能僅靠開一張證明就層層加以認定。這種過分依靠證明和表格來認定低保的方式,本身就充滿了諸多漏洞和巨大的尋租空間,在層層審查的過程中,也很難有及時發現錯誤和修正錯誤的機會。

  因此,“千人錯領400萬低保”,其背後的原因不僅是個別人的工作失誤,更有藉助機制漏洞搞權力尋租的影子。而一旦有人從漏洞中不當獲益,監管力量又老是反應遲鈍,這樣,漏洞就只會越來越大。彌補低保審查中的漏洞,首先就要讓監管者不能從漏洞中獲益,然後要讓隱瞞資訊的申請者得到最嚴懲罰。這就需要加大對腐敗違紀行為的審查和懲罰力度,讓個別人伸手必被捉,形成長久的震懾效應。

  群眾利益無小事,低保發放更是如此。要讓貧困者享受到政策溫暖,首先就必須讓溫暖能夠無損地傳輸給真正的需要者手裡。具體到此案,對於產生的腐敗和違紀行為,當地已經表達出了零容忍的態度,這可以為其他地方的治理提供借鑑。而從更長遠來看,各地政府部門也須及時彌補低保審定中的漏洞,引入更多的社會組織力量完善機制。畢竟,只要制度的籬笆足夠牢密,再狡猾的“小偷”,也難有可乘之機。

<>的人還:

高中政治時事小論文精選
高中政治時事熱點梳理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時事小論文精選
高中政治時事小論文
高中政治時事議論文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精彩範文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大全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精選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彙編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精編
人教版高中政治時事評論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