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的高效學習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後學會應用這些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就好比做數學題要用公理或公式一樣。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高考地理的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高考地理的學習方法一

  文理交融,學法兼用: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絡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圖文結合,易學好記: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型別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檢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知識聯絡,融會貫通:

  1.學習的側重點是掌握“有什麼規律?”“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學習“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事物”“有什麼特點”等問題,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記憶性的內容,因此其學習方法的側重點就是解決怎樣科學地、高效地記憶這些地理事實材料。

  2. 無論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現為以人地關係為主線的顯著特點,幾乎所有的地理問題都跟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

  3.許多地理問題都有知識與能力的跨學科特點。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與數學、物理、生物學科聯絡較多,人文地理主要與政治聯絡較多。對於我們面臨的高考大綜合考試意義尤其重大。

  4.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複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讀報刊雜誌的時間即可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佈、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割槽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詢區域地圖或複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絡,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高考地理的學習方法二

  首先得明確,為什麼人類要學地理?學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

  地理學科不僅僅侷限於經典意義上的山川面貌、星辰執行等自然地理的內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旅遊等人文層面的印記,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起著重要作用。

  其次,要清楚地理學習有三個層次:是什麼、在哪裡、為什麼。

  這與初中地理是不一樣的,初中地理多為“是什麼,在哪裡”。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思路的轉變,不能停留在初中簡單的兩問上。

  在高考文綜試卷裡,地理算是最難的一門,它跟歷史、政治的學習方法還有所不同,具體體現在:

  自然地理:理科學習方法。重理解,重運用,聯實際,解問題。多練習,重思路,多畫圖,熟知識。

  人文地理:文科學習方法,理解後記憶。多看書,熟要點;善總結,形己見。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佈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資訊,學會看地圖、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鬆,這也是基本。

  1地理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地理資料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利用地圖歸納總結該地區的地理規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由該地區的自然地理衍生到人文地理,這也是高考出題者常有的出題思路。

  3做題的時候,題目出示了讀圖,首先要讀出圖的主題,然後看清地圖,注意細節。

  地理畢竟屬於文科,具備文科的特點,要求同學們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因此,平時要勤動手寫,熟練課本中的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

  地理試題是有一定的答題規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績,總結答題規律和答題技巧是必要的。下面我展開講一些地理試題的答題技巧:

  1. 要有答題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試題,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識、原理或技能解決它,否則,它就不是一道好題。這一思想是要告訴你,做地理試題時,不要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2.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響因素,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組成要素;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這類知識容易出問答題,我們可以用“要素分析法”來解決。

  第一,好好審題用咬文嚼字的態度去審題;

  第二,寫出做題理論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等;

  第三,挑選符合題意的資訊資訊從材料中來,從學過的知識中來;

  第四,表達用專業術語回答;若是簡答題,分條回答;先主後次;要注意要求是“簡述”還是“詳細分析”。

  高考地理的學習方法三

  一、書本。地理科的書本大體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文科知識較重,也就是記憶量較多的部分,例如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另一類是理科思維較重,也就是需要理解、應用較多的部分。例如自然地理,這方面往往還涉及計算。在看書本時就要注意這一特點。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在看書時要記憶和聯絡實際,注意關鍵詞句。而自然地理則應加深理解及推算的原理。看書時還要注意加強空間思維的聯想,例如想象地球的轉動變化等。按照以上的規律看書,把書本的知識結成網路,這樣就能在運用時得心應手。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恆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二、練習。在熟悉書本的基礎上做練習也是需要技巧的。文科類的知識題量不需要太多,重在表達時要注意簡明和清晰,因為這部分內容往往涉及簡答題。而理科類的題目通常是難點,特別是計算的部分,做這類題可以進行專題式的訓練,對每一種型別題進行專門訓練,並在訓練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長此以往,便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做練習貴在精而不是多,做題是檢查書本知識的很有效方法,因此做題時不清晰或出現錯誤,立即查書並記住是很重要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聯絡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視覺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絡,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三、考試。每次考試都是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的好辦法。在考試中發現自己知識的缺陷後糾正是使自己進步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要學會從考試中摸索出重點和規律。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如果感覺對自己有幫助,還可以去我剛開始說的那個高考狀元李曉鵬新浪部落格裡仔細看一下他所講的具體的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我自己從中就受益很多。部落格裡還講到其他科目的學習內容,結合了學生很具體的經驗感受,方法非常實用,我相信結合好的學習方法成績會提高的更快!

高考複習學習方法
高二年級的政治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高中地理的正確學習方法是什麼
高考地理知識點學習方法
高考地理知識點學習方法
高考地理第二輪複習方法
高一語文的有效學習方法
高一新生的有效學習方法
高考狀元的各科學習方法
初二物理的有效學習方法
中級財務管理的有效學習方法
初三物理的有效學習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