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三***

  剛才,同志宣讀了關於推進質量強市戰略的實施建議對“十二五”期間質量強市建設目標和具體任務作了具體部署,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這基礎上,再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我市質量工作取得的成績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質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績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通過創新質量工作機制、完善質量工作方法、開展質量振興活動,建立起“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協作、行業自律”的質量工作執行機制,質量強市的基層基礎初步夯實。突出表現在:

  一是全社會質量意識普遍增強。我們在全市25個鄉鎮***街道***都設立了質量協管員,並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作用,深入企業、深入社群、深入群眾開展各種質量宣傳諮詢服務活動,積極推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宣傳貫徹和人員培訓,引導和推動企業實施卓越績效模式,使廣大企業的“質量主體”意識和“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廣大消費者對質量的關注度和維權意識日益增強。

  二是各項政策措施逐步健全。自 年我市被省質監局列為全省“推進質量振興,實施品牌戰略”試點縣***市***以來,我市相繼制定出臺《 市質量振興實施規劃*** — ***》、《 市名牌培育發展規劃*** — ***》、《 市名牌產品評定和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加快推進品牌戰略的若干意見》和《 市質量獎評審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重要檔案,切實加大對質量工作的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質量振興工作的規劃和政策體系。

  三是標準化和品牌戰略實施初顯成效。質監等部門積極抓好質量管理和服務,不斷推動標準創新和質量、計量體系建設等基礎工作,標準化和品牌戰略實施初顯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有71項產品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有9家企業參與制定完成了25個國家標準,11家企業參與制訂完成24個行業標準,重點骨幹企業可採標主導產品採標率100%;全市擁有中國名牌5只,中國馳名商標8件,浙江名牌28只,浙江省著名商標32件,杭州名牌36只,杭州市著名商標75件,評出 市質量獎10個。

  四是整體質量水平穩步提升。五年來,我市產品質量在全省監督抽查中的合格率穩步提升,區域質量安全水平有序可控。強化建築工程質量監管,嚴格實施工程施工許可、質量檢查、竣工驗收備案等制度,實現了工程專案“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監控,建設工程質量穩步提高。通過推進標準化管理,開展星級示範建立活動,服務質量滿意率明顯上升。健全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3.5%,富春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水標準,飲用水水質達標率達100%,全年空氣優良率達94.2%。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鼎力支援,更凝聚著廣大質量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二、深刻認識抓好質量強市建設的重大意義

  什麼是質量?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它是宇宙中萬事萬物所含的物質的量,它涵蓋的面非常廣。而今天我們在這裡所講的質量,是經濟學上的概念,它是指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包括產品質量、食品藥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等。從這個意義上講,質量問題關乎社稷民生,它既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問題,也是關係每一個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問題。我們必須從這樣的高度來深刻認識建設質量強市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第一,必須摒棄的兩種錯誤觀點:

  一是市場決定論。有不少同志認為,現在搞市場經濟了,產品質量由市場說了算,不管是低質低價還是高質高價,只要是市場需要的,有人願意買就是好的。這種認識看似正確,實際上非常有害、大謬不然。像服裝、手錶、桌椅等一類的產品,可能質量差一點照樣會有人買,因為使用後不行或實在不行,丟掉就算了。可是請問一下,如果是食品、藥品、特種裝置甚至汽車、飛機等,如果質量低下、假冒偽劣,你還敢購買,還敢使用嗎?這些產品還是任由市場說了算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二是政府無為論。這是在市場決定論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錯誤認識。既然產品質量由市場說了算,政府就不該管得太多,否則就是過度干預市場,手伸得太長了。這種認識也是非常錯誤的。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的市場經濟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過來的,市場體系發育不健全,產品質量的法律法規體系也不健全,廣大業主和老百姓的市場意識、質量意識、法制意識、誠信意識不強,以致於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屢禁不止,什麼新增劑、色素、防腐劑、地溝油、瘦肉精、染色饅頭等事件經常見諸報端。這說明,我們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依然需要政府這隻“有形之手”的干預,政府要更好地承擔起“守夜人”的職責。包括質量問題,更需要政府在產品質量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產品質量的標準化以及保證產品質量標準化的工藝、裝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建設,以及依法嚴格監管、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主導下的強勢推進。因此,從這個意義上,政府不僅不能不管不聞、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而應主動出擊、敢管善管、有所作為。

  第二,必須強化三方面的認識:

  一是建設質量強市是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大樓起得高,全靠基礎牢。質量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要打造富裕陽光之城,我們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我們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高品質發展,都離不開質量建設。 年我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經突破9000美元,正處在一個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但另一方面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內源性增長動力不足、節能減排壓力不斷加大、要素供給日趨緊張,等等,都迫使我們必須深刻分析、審慎應對,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到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上來。質量強市建設作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我們要在擴大經濟總量中更加註重質的提升,以質量水平提升促進產業水平提升,以質量促轉型升級,進而推動量質並舉、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以及“ 製造”向“ 創造”的轉變。

  二是建設質量強市是構建生態文明的題中之義。當前,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建設生態文明,要求我們不再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是要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手抓生態建設、節能減排,一手抓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實現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而質量建設既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題中之義,更是抓結構調整、促節能減排的有力推手。以質量為先導,就迫使我們必須加快淘汰那些質量檔次不高、附加值偏低的產業,大力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效生態農業、現代服務業,從而不斷降低資源能耗水平、排放水平,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少汙染的新型發展路子。因此,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是質量強市的重要內容,質量強市是生態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是建設質量強市是促進民生幸福的根本要求。建設質量強市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通過質量強市建設,構建符合民生取向的質量工作機制,使全市的產品質量、食品藥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質量強市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要落實到百姓衣食住行的裡裡外外,落實到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方方面面。當前,各種因質量問題引發的矛盾時有發生,從前幾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最近的瘦肉精、染色饅頭,老百姓既痛心疾首又深感無奈,進而對政府的質量監管能力產生質疑。昨天,媒體在報道,溫也對此感慨不已,說這是誠信缺乏、道德滑坡的突出表現。照我說,這不只是道德滑坡,簡直是道德淪喪。各級政府如果不對此高度關注,如果不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加以全面解決,則政府的公信力將進一步削弱,以民為本、民生為大更無從談起。所以,保障質量安全,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質量問題一刻也不能放鬆。另一方面,質量提升促進民生改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的需求層次不斷提高,不再簡單地滿足於溫飽,對物質的追求已從實用型向享受型轉變,對質量的新要求、新期待日益增長。我們要通過抓質量,為群眾創造和提供更多的優質產品、優質工程、優質服務和優質環境,滿足好人民群眾的需求。因此,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全面、全程、全民的質量觀,努力實現從產品質量向發展質量轉變,從質量監管向質量建設轉變,從“物質化”發展向“人本化”發展轉變,使我市質量總體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三、全力以赴抓好質量強市建設

  剛才,徐玉祥同志已把質量強市建設的基本思路、目標要求以及具體工作作了部署,概括地講,包括三大戰略、四大體系、四大實體質量,我不重複了,這裡著重強調一下如何抓落實的問題。

  ***一***要融入大局抓質量。沒有大局就沒有區域性,區域性的意義就體現在大局之中。徐文光書記反覆強調要求我們,要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動。抓質量強市工作,也要跳出質量抓質量,在更高領域更寬視野指導下抓質量。具體說,一要圍繞大局。質量強市建設要自覺圍繞我市發展戰略規劃,謀劃符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建設思路,科學制定“十二五”質量發展規劃,在大局的引領下開展工作。二要結合大局。緊密結合我市“三個兩”產業平臺建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引進、現代服務業發展,運動休閒之城建設,城鄉區域統籌、新農村建設等全域性性工作來推進質量強市建設。要在大戰略中找準定位,在大趨勢中乘勢而上,只有這樣,才能放大效應,才能事半功倍。三要成就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生活的事就是大局、就是大事。從這個意義上說,質量強市建設就是大局工作,必須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從具體的職能部門而言,有作為才能有地位,要用質量強市建設的工作成效來證明,質量不抓不行,用質量提升的綜合效益來凝聚共識,使質量強市工作真正成為必須抓、主動抓的中心工作之一。

  ***二***要構建載體抓質量。落實戰略必須抓具體,抓具體必須有載體。我們已經出臺的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意見就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載體。在此基礎上,各職能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結合實際創新工作載體、工作方式。同時,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實施技術創新與智慧財產權戰略、品牌戰略、技術標準戰略等三項戰略上來。一是進一步加強質量基礎建設。積極推廣卓越績效管理、精益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質量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育,提升質量管理人才隊伍的素質,建立完善質量信用制度,加強質量安全預警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質量問題追溯、缺陷產品召回、責任追究、質量安全風險預測評估等制度,切實防範和處置重大質量安全事故。二是進一步重視質量創新工作。以提高智慧財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能力為重點,大力培育一批技術創新型企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各鄉鎮街道都要結合實際,積極創新載體,找準工作切入點,把載體和強市建設結合好,使質量強市建設這個大載體充實起來,延伸開來,運轉起來,確保質量強市工作叫得響、抓得硬。三是要完善和強化質量強市建設的組織架構。質量強市工作涉及眾多部門和行業,需要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必須形成整體合力。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主抓、企業主體、領導小組主推”的責任機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牽頭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好牽頭作用,配合部門也要進一步增強大局觀念,結合各自職責開展工作。要圍繞年度工作目標,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對重點工作和任務進行分解落實,明確責任單位,細化任務分工,紮實開展質量強市工作。

  ***三***要解決問題抓質量。一定要把解決問題作為質量強市建設的基本要求。不僅要解決好與百姓息息相關、反映強烈、突出的質量安全問題,還要解決好影響本地區、本部門抓質量工作的體制、機制上的薄弱環節和嚴重製約。一是要下決心解決群眾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要通過開展產品的各類專項整治、環境保護專項治理行動、工程質量治理、服務市場秩序整頓規範等等實實在在的工作,著力解決好在產品質量、食品藥品質量、環境質量、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上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群眾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確保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清潔衛生的飲用水、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真正讓人民群眾得實惠。二是要切實完善質量監管機制。把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關係公共安全、人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納入重點監管目錄,建立日常巡查、監督抽查、跟蹤評價、風險監測等制度,實施有效的重點監管。堅持從源頭抓質量安全,嚴把市場準入關,嚴格執行行政許可、強制認證、資格審查等市場準入制度,把質量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要特別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在現行分段監管的體制下,進一步細化分工,加強各監管部門之間的職能銜接,建立健全“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鏈條,確保老百姓“吃得放心”。要堅定不移深化“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和規範,落實長效監管機制,把整規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出成效。

  建設質量強市既是關係當前的緊迫任務,也是惠及長遠的重要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希望各級各部門深刻認識、抓好落實,努力把我市質量工作提高到新的高度,為建設“富裕陽光之城”打下堅實的質量基礎。 


 看過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的人還看了:

陽光勵志小故事
黨委全會領導講話材料
相關知識
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2***
質量強市工作領導講話
領導質量強區工作會議講話***2***
領導質量強區工作會議講話
區婦聯工作領導講話2
縣共青團工作領導講話***2***
結對幫扶工作領導講話***2***
國土資源工作領導講話***2***
依法行政工作領導講話***2***
依法行政工作領導講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