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養殖創業致富事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創業在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在世界各國,創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在這個創業時代裡面,有很多人選擇返鄉創業尋找機遇。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邵陽黃鱔養殖第一人的黃鱔養殖致富經

  邵陽縣:特色養殖 梅子院鱔魚生態養殖

  在邵陽縣塘渡口鎮梅子院村有一個天子湖生態水魚養殖合作社,那裡養殖的可不是一般的水產魚,而是有著水中蛟龍之稱的黃鱔,合作社的負責人張紅桃,用了兩年的時間,成為邵陽縣黃鱔特色養殖成功的第一人。

  眼前這位正在打電話的男士叫張紅桃,他就是生態鱔魚養殖基地的負責人,當我們來到基地時,他正在和漣源市的一家鰱魚養殖基地互通電話,這鱔魚養殖和鰱魚又有什麼關係,通過交談,張紅桃告訴小編,這鰱魚是用來餵養黃鱔的,這讓小編我是大惑不解。正說著的時候一輛水產運輸車駛進了養殖場。

  張紅桃告訴小編,買的這些鰱魚全都是用來餵食黃鱔的,為了保鮮,過稱之後一筐筐鰱魚被立馬裝進了大冰櫃。

  話說這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營底棲生活的魚類,適應能力強,在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鑽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張紅桃的養殖場採用的是網箱養殖,這種養殖方式具有投資較小、方便在魚塘開展黃鱔養殖、規模可大可小、操作管理比較簡便、水溫容易控制、養殖成活率高等優點。

  製作網箱所選用的材料一般為聚乙烯網布,網箱一般製作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積以不大於20平方米為宜,張紅桃的網箱每個都在6平方米,箱體深度為?1.2-1.5米。網箱上緣四周翻卷同時縫入小指粗的尼龍繩和留出繩頭便於捆綁到木樁或支架上。塘水位不深可打樁安放固定式網箱,水位較深的塘安放浮式網箱。靜水池塘設立網箱總面積不超過池塘總面積的30%,有流動水的池塘其網箱面積可達池塘總面積的50%。這麼高規格的養殖技術,張紅桃又是如何掌握的了?

  理論指導實踐是創業成功的首要因素

  張紅桃告訴小編,創業初期,他花了八萬塊錢,從2013年6月到10月,聘請了一位專業養殖黃鱔的師傅到基地手把手指導,另外還特意跑到南京、上海等專業研究所,請教專家、教授作理論指導。有了充分的理論知識,張紅桃便開始摸索著幹了起來。

  張紅桃講述,目前國內黃鱔養殖一直都沒有攻克人工繁殖的瓶頸,購買的魚苗也都是野生苗,野生黃鱔都是吃活食,要想人工養殖必須要進行馴化。馴化第一階段,張紅桃選用鮮活紅蚯蚓餵食,這是黃鱔的最愛,第二階段則用蚯蚓配著魚漿餵食,第三階段則脫離蚯蚓,用魚漿配合專用飼料餵食,而且餵食的時候要定時、定點、定量,培養黃鱔攝食的條件反射,另外還要馴養黃鱔的進食規律,野生的黃鱔一般選擇幾天進食一次,所以長勢比較慢,而人工養殖的黃鱔則要增加進食頻率,這樣長勢會相對快一些。在管理方面,主要是養護好水,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和更換,避免病蟲害的發生。說到當初為什麼會想到養殖黃鱔,張紅桃還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第一黃鱔養殖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像我們梅子院這個地方坐落在夫夷河畔,水資源比較好,比較豐富;第二這個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半勞力、甚至?50歲左右的婦女,只要身體健康的都能夠完成各項養殖工作;第三技術難度和日常管理不是很高,而且國內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鑑;第四效益可觀,形成規模之後,銷售不愁?”。

  成立合作社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目前,張紅桃的20畝水塘共有網箱400多個,從6月放苗,餵養至10月份停食,之後就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進行出售,按照去年年前28元一斤的市場價格,每個網箱可產生800至1000元的純利潤。創業第一年張紅桃就嚐到了甜頭。

  張紅桃說:“黃鱔養殖形成規模以後,銷售不愁,我去年第一年養殖的時候,到快過年的時候,親朋好友都非常擔心這個黃鱔能不能銷售出去,開始我自己也有壓力,也擔心,但是跟那些黃鱔銷售商一聯絡,?談好價格他們自己帶著車子到我基地來,不論大小全部拉走,而且價格還非常可觀。”

  張紅桃講述,養殖好黃鱔非常重要,但把握好市場行情同樣重要,去年年前的時候,銷售商到基地來不論大小統一收購的價格是在27、28元每斤,沒想到年後的市場批發價格上漲到43元每斤,這眼睜睜的少賺了十多元一斤。

  “從一開始我們就想,一個產業要適合自己搞,也同時能夠帶動老百姓一起發家致富,帶動那些有創業想法的人,一起致富奔小康”。黃鱔養殖,張紅桃走在了前頭,並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最大的心願是希望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產業,帶領老百姓共同致富,所以他成立了合作社,一個產業只有做大、做強才能形成市場競爭力,賺取更多的財富。

  二

  養鹿能手高培德

  養殖梅花鹿賺錢嗎?近日,筆者來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灌區紅旗農場六分廠的巨集德梅花鹿業養殖場,200多隻梅花鹿體態秀美、角姿英俊,十分惹人喜愛。說起這些小鹿,那可都是巨集德梅花鹿業養殖場老闆高培德的“寶貝”,每天他都會早早地來場裡看這些“寶貝”。

  聽見說話聲,“躲”在室內的幾隻梅花鹿立刻從地上站起來,緊緊挨在一起。高培德說,雖然梅花鹿已經馴養了多年,但還是很怕人。在養殖區內,筆者看到,養殖區是相互隔開的,梅花鹿所在的房間約有200平方米,分為休息區和活動區,每個“套房”裡都養著十幾只梅花鹿,而這樣的“套房”有十幾個。

  雖然擁有多年的養鹿經驗,但是一入門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價格***。高培德對筆者說:“剛開始養殖的時候,一隻母鹿產一隻小鹿才一百到二百元,鹿茸那時候才四百多元一斤,這樣算下來,養一隻鹿就得賠個五六百元錢,一賠就是六七年,但是既然選擇養殖梅花鹿賺錢的道路,我沒想過放棄,就算賠錢我也養,多大困難我也得堅持。”

  堅持不是盲目的幹挺,而是在觀望中依靠科學養殖,並將思想付諸行動。為了摸索梅花鹿的飼養習性,高培德總是早起晚睡,每天細心照料鹿群,不但向縣裡畜牧水產局的技術專家請教,還專門請了一位飼養員指導飼養。幾年下來,高培德在養殖上總結了很多經驗,通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不僅挺過了價格低谷期,還壯大了自己的養殖規模。

  從小規模飼養幾隻,慢慢發展到十幾只,如今已養殖梅花鹿230只。前幾年,高培德在紅旗總廠租了地,建起了一個4000多平方米的欄舍和管理用房,辦起了家庭養殖場。現在他的鹿茸基本上是客商上門收購,時常供不應求。經過幾年的艱辛和摸爬滾打,高培德已經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梅花鹿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梅花鹿養殖賺錢能手。

  農民日報:北鹿南養好賺錢

  “別看梅花鹿個頭很大,但膽很小,警惕性很高,一有動靜就會亂跑。”7月6日上午,走進四川省仁壽縣滿井鎮鑫雅鹿場,“鹿老闆”範蝶就囑咐筆者,雖然是人工馴養的梅花鹿,但還是很怕人,進去後不要鬧出大動靜。

  2006年範蝶辭掉了醫藥公司的採購工作,帶著自己多年攢下來的積蓄,在朋友的引薦下,來到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承包了30畝地,先引進80頭梅花鹿,開始自己的養鹿之路。

  在遠離家鄉的東北養殖梅花鹿,範蝶放不下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一年總要往家裡跑幾趟。通過一番考察後,他萌發了把梅花鹿遷到仁壽飼養的念頭。2012年9月,範蝶將10頭梅花鹿從東北運回了仁壽,進行試養。

  “梅花鹿比較好養,對吃喝都不挑剔。主要飼料是青草以及玉米、麩皮、米糠等。”範蝶介紹:“在老家養鹿也有很多好處,空氣好、水源好,特別是水草豐富,加上四川境內少有鹿場。”引進梅花鹿後,範蝶就一天都沒有消停過,每天需準備足夠的無汙染青飼料;清理場內的衛生;特別是鹿病的防治和繁殖,在一年多的養殖過程中,他慢慢地摸索出在仁壽本地養鹿的經驗,去年他又從東北運回了90頭梅花鹿。

  “在南方飼養梅花鹿飼草豐富,飼料成本低,由於氣候的原因,鹿子的長勢要比北方高出近一半,在北方鹿茸一年只能收割一季,在南方可以收割兩季。”範蝶自信地介紹:“一頭3年齡的公鹿,通過產鹿茸、鹿血一年有3000多元的純收入,一頭母鹿一年下一次仔,飼養半年就有2000多元的純收入。今年上半年,我的90多頭梅花鹿取鹿茸,產量很不錯。按照市場價格來算,鹿茸每公斤6000-10000元、鹿茸血每公斤2000-3000元,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養殖梅花鹿還是挺賺錢的。”

返鄉農村創業致富經歷
返鄉養殖創業致富事例
相關知識
返鄉養殖創業致富事例
返鄉養殖創業致富事例
返鄉養殖創業致富事蹟
返鄉養殖創業致富例項
返鄉養殖創業致富故事
回鄉養殖創業致富事蹟
返鄉農民創業致富事例
返鄉農民創業致富事例
返鄉農村創業致富事例
返鄉農村創業致富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