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成功心路歷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網路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接納網上購物,網上購物也成為一種新的購物方式,網路市場潛力巨大。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金晶妹,***出生在山城重慶,是一位小清新美女。從5月份起,她開始變身網際網路賣家,從32個粉絲起家,利用微信賣起了媽媽親手製作的麻辣小吃,並用“買家秀”、樹“品牌性格”等“怪招”,吸引了近3000個微信粉絲。

  “吃貨”美女辭職創業 從32個粉絲起家

  金晶妹的聲音清脆甜美,穿著一件皮夾克和馬丁靴,長相頗有小清新的感覺,是“第一眼美女”。她的真名叫甘金晶,目前家住重慶市渝北區鄭家院子,從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專業是會計,畢業後曾到珠海一家外資企業工作過半年,回重慶後一直從事會計職業,直到5月才正式辭職。

  “她的性格很開朗,以前是我們班的班長,還常在學生會裡活躍。”金晶妹的閨蜜兼同班同學胡倩表示,金晶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賣小吃之前很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美食,“一般她推薦的美食,我們都覺得挺好吃”。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將自己的特長髮揮出來。”金晶妹說,後來她通過朋友介紹,拿到了自貢一家賣“冷吃兔”品牌的代理權,去年3月便風風火火地做起了銷售,“當時我微博有600個粉絲,微信有32個粉絲”。

  賣媽媽親手做的小吃 月營業額達20萬元

  “賣肉肉啦,不好吃退錢!”這是金晶妹在微博上的第一聲叫賣。隨後,不少買家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去購買。“牛肉35元一包、兔子肉38元一包,一般的人,不會為了這幾十塊錢回來找我退貨的。”金晶妹笑著說。

  “不過,很多吃過的買家,都覺得我賣的產品味道好,又介紹朋友過來買。”金晶妹說,因為自己微信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以她就把營銷陣地全面轉向微信,並對釋出營銷資訊的時間和次數進行鑽研,“早上9點到10點、中午吃飯前、晚上睡覺前發的效果最好,我一天最多發6條訊息,其中營銷只佔2條,其餘都和我的生活有關”。

  幾個月後,只賣“冷吃牛肉”和“冷吃兔”讓金晶妹感覺到銷售的瓶頸。因為金晶妹的阿姨是自貢人,也有製作“冷吃兔”的手藝,於是她讓自己的媽媽和阿姨一起鑽研,將重慶的麻辣口味和“冷吃”手藝結合,研製出了麻辣泥鰍、鴨舌和牛肉,並命名為“冠軍”系列,金晶妹開始賣起了自己的品牌。

  金晶妹的媽媽透露,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親自到農村收購現榨黃菜籽油,而配料都是自貢特產,經過五道工序後才能製成,在製作期間,製作人也會戴手套、帽子、口罩,保證衛生,“我們會根據訂單,每天現做,都是當天賣完,所以比較新鮮”。

  “9月,紮紮實實地破了20萬!繼續努力!感謝每一位肉粉!”去年國慶後的第一天,金晶妹在微信上晒出了支付寶轉賬單,上面赫然寫著“總收入249821.00元”。金晶妹表示,這是她9月份賣小吃的營業額,利潤只佔了其中的20%,“前期主要是做口碑,我對利潤看得比較淡”。金晶妹還透露,現在已租下江北九街一個40多平方的公寓房間,準備將其打造成線下聚會的體驗店,還辦理了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

  金晶妹的三大營銷“怪招” 是否啟發你

  1、“買家秀”顧客幫忙做推廣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喜歡晒自拍照,所以我就把這種方式嫁接到微信營銷上。”金晶妹說,她在微信上推出了“美女買家秀”,就是買家把自己與產品的合影發到朋友圈裡,然後她再截圖發在自己的微信上,“在發每一個‘買家秀’時,我都會配上一段評價的文字,只要有一個買家這樣做,其他人也會跟風”。

  金晶妹坦言,她還會對“買家秀”進行編號,現在都已經有100多號了,買家還可以自己挑選“買家秀”號數,“這些照片在微博、朋友圈迅速傳開,就可以很快打響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買家有話說:26歲的楊小朵,家住渝北區黃泥塝,不久前完成了第98號“買家秀”。“當時,我也是覺得好玩才決定嘗試一下。”她說,雖然“買家秀”沒有報酬,但是衝著“美女”二字,也願意將自己美麗的一面秀出來。

  2、“三不”原則樹“品牌性格”

  金晶妹還坦言,自己的網際網路營銷也有三個原則,即不打折、不送貨、不自取,因為產品利潤薄,所以一直堅持不打折,而自己是個弱女子,也沒車進行同城配送,所以便選擇了以快遞的方式寄送,“這樣顧客足不出戶,也能收到產品”。

  “我現在的客源中,重慶的佔了60%,外地的有40%。”金晶妹說,這“三不”原則,一方面可以節約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營銷更加條理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樹立自己的“品牌性格”。

  買家有話說:27歲的文雪,家住九龍坡區楊家坪,是一位國企管理人員。“我是金晶妹家的忠實粉絲!”她坦言,收貨非常快,只要在中午之前下單,晚上都能夠收到,而且拿到手的產品也很新鮮,“我覺得‘三不’原則是企業文化的表現,能接受的自然會長期光顧,不能接受的,也可以選擇不買”。

  3、甜美語音秀溫情和顧客成朋友

  在服務上,金晶妹也是做得盡善盡美,她感言,因為自己賣的麻辣小吃油比較多,所以每次給買家寄貨時,都會免費贈送一次性手套、塑料盤子、清涼糖等貼心小禮物,並且還會跟顧客進行一對一售後確認,“如果有沒收到的,我會馬上補發,甚至退錢”。

  此外,金晶妹還會以微信語音的方式,給顧客發溫馨小提示,例如吃不完的放冰箱冷藏等,“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已跟好多顧客成為了朋友,他們對我的產品很放心”。

  買家有話說:家住渝中區的甘露,是70後,目前在上海從事金融工作。她表示,自己是通過朋友介紹瞭解到金晶妹家的麻辣小吃,沒想到一吃就“停不下來”了,“金晶妹的聲音很甜,很好聽,每次聽她的溫馨提示都覺得很親切,不像賣家,倒像自己的朋友”。

  金晶妹坦言,自己在發展網路營銷時,也受到過不少業界前輩的指點。金晶妹是利用網際網路成功創業的典型代表,摸準了顧客的心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對症下藥,網際網路的傳播速度是驚人的,只要有好的互動策略,就能把握傳播的命脈。當微信營銷到飽和程度時,需避免過度營銷,此時應該推出新產品,刺激大家的消費慾望,同時線上、線下應結合起來,進行營銷和傳播。

  二

  最初與鮮花結緣,張家琦只是想利用節假日多賺點零花錢。現在,大學畢業兩年的張家琦已經是一家年銷售額400多萬元的高階網路花店老闆。

  今年25歲的張家琦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大一時他就想著怎麼能賺錢。他做過每天50元工資的兼職,“但給別人打工賺錢太少”,張家琦想找成本低、好入手的創業專案自己做起。

  的情人節,是張家琦的第一個淘金日。當天,他批發了50枝玫瑰花,在長春的商業街上隨意兜售,賺了300元,“這是打工6天的收入”。張家琦嚐到了小本生意的甜頭,於是在當年的七夕他繼續賣玫瑰花。不同的是,這次他不僅批發了大量玫瑰花,還在各網站釋出兼職資訊,招聘賣花人,這一次,張家琦淨賺2500元。

  初步瞭解鮮花市場後,對網購還一無所知的張家琦嘗試註冊了一家淘寶店鋪——摯愛鮮花,“換一種方式賣花,做鮮花速遞專案”。

  “專案想做大,一個人單打獨鬥肯定不行”,張家琦想到了當時正在經營兩家網店的大學好友郭祥博。

  郭祥博的兩個淘寶店鋪,一個銷售東北土特產,一個銷售韓國進口小食品。不過在他看來,同類網店市場上很多,而長春和周邊城市的鮮花速遞市場空間卻很大,“每逢節假日,在外的孩子向家人傳遞想念或異地情侶表達愛意,送鮮花是個不錯的選擇”。郭祥博很樂意與張家琦一起聯手。

  張家琦說,當時在長春,網路上的同城鮮花速遞店他們是第二家。

  “想賺錢,就得多辛苦,凡是自己能做的就不用他人。”張家琦說,網店開業之初,進貨、包裝、送貨都是他和郭祥博兩人來做。

  最初,有客戶在網上下單,張家琦就到學校附近的花店買好一束花,再坐公交車給客戶送去。後來,他想自己學包裝花束,進一步降低成本。於是,他和花店老闆商量免費在店裡打工,和花藝師學習如何搭配鮮花和包裝花束。

  從網店運營之初,張家琦就特別注重客戶體驗和評價。

  他在淘寶店鋪首頁的顯眼位置上標註了“三不簽收”:不滿意不簽收,不漂亮不簽收,不新鮮不簽收。客戶簽收後,他會打回訪電話。

  為了積累和維護客戶,張家琦還會根據客戶留下的訂單資訊進行分組,通過在阿里旺旺、微博、微信、QQ群,在節日或特殊日子做營銷。例如,客戶要求製作的卡片上的祝福話語,他會記錄下來,到第二年的這天,不論客戶是否訂花,他都會給當時的收花人發信息送祝福。“送祝福是做營銷的好時機。”張家琦說。

  在他看來,在個人微信朋友圈釋出動態時,不要總髮廣告資訊,否則很容易被拉黑或遮蔽的。適當發一些買家秀、分享一些開心的事能有更好的效果。

  為了吸引老顧客,張家琦還制訂了一套等級制VIP優惠政策,即累計消費越多,折扣力度越大。目前,客戶中有50%是回頭客。

  憑藉降低成本,注重細節的營銷方式,網店經營第一年就賺了20多萬元。

  訂單越來越多,張家琦和郭博祥已經不滿足於只做長春市場。他們想把“網上接單,給花店下單,讓其派送”的模式擴充套件到全國。

  想拓寬市場,就必須保證其他城市的花店可以提供配送服務。張家琦和郭祥博開始走訪全國各地的實體花店,談合作。他們提供客戶和包裝樣式,實體花店提供鮮花和配送。

  張家琦的思路是:主攻二三線城市。他了解到,一線城市,尤其是南方發達城市,鮮花速遞已經處於飽和。二三線城市的客戶不多但競爭壓力小。這樣,需要合作的花店就必須在二三線城市尋找。

  確定了想法之後,張家琦從長春鄰近城市吉林市開始突破。他讓吉林市的同學幫忙打聽當地哪幾家家花店規模大,然後就去與花店談合作。“最初很難,不少傳統花店還不瞭解網店,經過多次溝通和談判,終於有吉林市當地的花店同意合作。”這之後,張家琦又接續談下了通化、遼源、白山、延吉等吉林省各地花店的合作。如今,摯愛鮮花與全國300多個城市的4200多家實體花店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不少花店主動找上門來。

  按照銷量和綜合排序的方式在淘寶搜尋鮮花速遞,摯愛鮮花排在了前幾位。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摯愛鮮花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400萬元。

  現在,摯愛鮮花不再只是張家琦和郭博祥兩人,而是組建了20人的團隊,更環節分工明確。最近,摯愛鮮花團隊正忙著設計天貓店鋪的定位。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2017名人名言作文素材精華
青年網際網路創業的故事
相關知識
網際網路創業成功心路歷程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事蹟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案例
在網際網路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網際網路創業成功者的經歷
你認為網際網路創業成功的因素
小老闆在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小老闆在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