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見疾病及治療方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媽咪應該多瞭解一些防病、治病的簡單常識,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急性支氣管炎

  [病因]嬰幼兒體弱受各種病毒和細菌感染而發病。

  [臨床表現]

  1.發病可急可緩。大多先有流涕、鼻塞、發熱,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也可忽然出現較多較深的乾咳,以後漸有支氣管分泌物,痰量逐漸增多,嬰幼兒不會咳痰,多經咽部嚥下。

  2.一般症狀或輕或重,輕者無明顯病容,重者有中度發熱,偶可高熱,多2-3日即退。感覺疲勞,影響睡眠與食慾,甚至發生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年長兒可偶訴頭痛與胸痛。

  3.咳嗽一般延續7-10天,有時可遷延2-3周,甚至減輕後又復發,尤其在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佝僂病等患兒中易反覆發作,如不經適當治療可引起肺炎。

  4.特殊型別的喘息性運氣管炎。其特點是:發病年齡較小,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出現哮喘及呼氣性呼吸困難,呈複發性。

  5.24小時後,症狀仍未見好轉,就應該去醫院就診。

  [治療用藥]

  1.解熱:38.5℃以上,可用解熱鎮痛藥***兒童百服嚀、兒童百服嚀咀嚼片、對乙醯氨基酚、泰諾、布洛芬混懸液、美林、對乙醯氨基酚栓或退熱貼***。38.5℃以下可服用中成藥:板蘭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輔仁小兒清熱寧顆粒。

  2.抗生素類***β-內醯胺類、大環丙酯類、磺胺類***,其中β-內醯胺類和磺胺類要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如有則不推薦使用。

  3.化痰類: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吉諾通膠囊***兒童裝***、小兒止咳糖漿、小兒清肺止咳片、博士小兒止咳露***鮮果味***、小眉、右美沙分緩釋混懸液、苑葉止咳糖漿***原名止咳枇杷露***、康童芬、小兒化痰止咳糖漿、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小兒止咳露糖漿,複方桔梗枇杷、可諾賽,小兒清熱止咳糖漿、佐今明百咳靜糖漿兒童裝、聯邦止咳露***小兒***、小兒化痰止咳沖劑、小兒百部止咳糖漿、小兒佩夫人止咳水、海底椰露止咳合劑。

  小兒腹瀉

  [病因]

  1.感染因素:分腸道內、外感染兩方面。

  2.飲食因素:餵養不當也可引起腹瀉。

  3.其他因素:環境條件如氣候突然改變、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異常體質的小兒也是腹瀉的常見因素。

  [臨床表現]腹瀉,嚴重時可造成脫水***眼窩凹陷、無眼淚、口舌乾燥、口渴***。

  [治療用藥]

  1.抗生素類***β—內醯胺類、大環內酯類、磺胺類***,其中β—內醯胺類和磺胺類要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如有則不推薦使用***瀉痢停含磺胺***。

  2.黃連素、思密達、肯特令、媽咪愛、金雙歧、米雅BM片。

  3.用口服補液鹽***ORS***。

  新生兒黃疸

  [病因]新生兒出生後,由於生理性細胞胞破壞過多、肝功能欠成熟等原因,可引起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增加,出現黃閏現象。隨著上述原因的逐漸消除,黃閏亦逐漸消退。這是一個生理過程。

  [臨床表現]

  1.生理性黃疸,黃疸先見於面、頸部,然後遍及軀幹和四肢,鞏膜亦可有黃染。部分新生兒的口腔黏膜也可能輕度發黃。黃疸多為淺黃色。大都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14天內消退。

  2.病理性黃疸可見於溶血病、敗血症、膽汁淤積綜合徵,以及其他肛謝性疾病應立即就醫:

  ***1***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2***足月兒皮膚髮黃時間超過2周,早產兒皮膚髮黃時間超過3周。

  ***3***面板或鞏膜黃染較深,或呈黃綠色,或連同足底面板也明顯黃染。

  ***4***生理性黃染消退後,又重新出現面板黃染。

  ***5***在面板黃染期間,嬰兒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嘔吐、腹瀉、兩眼凝視、尖聲哭叫以及抽搐等異常情況。

  [治療用藥]僅適用於生理性黃疸可喂適量葡萄糖水幫助退黃。

  孩子生病的跡象表現

  1、面色不好

  健康兒童多面色紅潤。急性發熱的病兒則面色發白或者發紫,這常常預示小孩子患肺炎、心臟病或者某些食物中毒等。貧血或失血的小孩除了面色蒼白以外,還常伴有口脣、牙齦蒼白。

  2、呼吸不正常

  正常的小孩呼吸平衡而有節律性,健康的嬰幼兒不超過40次/分,兒童不超過30次/分。

  若發現孩子呼吸時快時慢、呼吸深淺不一,應引起注意。肺炎的小孩常常呼吸增快,伴有兩鼻翼扇動、口鼻周圍發青等;氣管炎的小孩可在喉部聽到咕嚕咕嚕的痰聲;哮喘的小孩則有一種特別響亮的哮鳴聲等。

  3、食慾不好

  健康兒童能按時飲食,食量較穩定。若發現食慾改變,食量減少或拒食,往往是患病的前兆表現,特別是急性病。如急性肝炎,早期多無任何症狀,只是不想吃東西,或噁心、嘔吐。

  4、睡眠不佳

  嬰兒患病前通常夜間睡覺不好,表現出啼哭或煩躁不安,如嬰兒出現發熱、腹痛、肛周瘙癢等。由於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以哭吵不安來表示,一般哭聲尖銳,呈陣發性,哭鬧時伴有面色發青、手足蹬動、頭部後仰、腰部挺抻等。

  當然某些生理狀況如飢餓、過冷、過熱、大小便等,也容易使睡眠不安或哭鬧,但當要求滿足、不適解除後哭鬧和不眠立即就會停止,這些屬生理性哭吵,應加以鑑別。而某些疾病如腦膜炎、中毒等,又能使患兒出現嗜睡,即睡眠時間突然延長,整天昏昏欲睡。

  5、情緒突變

  小兒患病常有情緒改變,若孩子忽然變得不愛玩,愛哭鬧,常是疾病的早期反應,如結核性腦膜炎,在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之前,可先有情緒、精神改變,如性情暴躁或膽小怕事等,然後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

  6、大便顏色

  若不是吃了大量西瓜或西紅柿等紅色食品,紅色便一般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應及時治療;綠色便常出現於三天之內的正常嬰兒,但三天後出現綠色便則多為消化不良引起的;白色便為肝炎或膽道疾病所特有,且小兒皮膚髮黃。
 

老人腦梗塞治療方法有哪些
咳嗽氣喘的原因和症狀
相關知識
兒科常見疾病及治療方式
兒科常見疾病及治療
兒科常見疾病及治療
婦科常見疾病及治療
婦科疾病的常見疾病及治療方法
兒科常見疾病防治方法
兒科常見疾病及用藥
兒科常見疾病防治
兒科常見疾病診治指南
兒科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