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早產兒護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所謂的早產兒就是指胎齡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早產寶寶的體重一般都是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他們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與足月出生的寶寶相比較差,因此要給予早產寶寶特殊細心的護理。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沐浴:

  2000克左右的早產兒,早幾天採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後可用溫水浴,過多的操作、搬動易使之疲勞,增加心臟負擔和消耗熱能,還會引起吐奶甚至顱內出血,因此,動作應儘量輕柔。

  2、保暖:

  保暖是減少早產兒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溫應保持在26—28℃,溼度維持在55%—65%,夏季可經常用溼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內燒一壺啟蓋的沸水,充分的溼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乾燥。體溫維持穩定在36—37℃之間為正常,觸控手腳指***趾***端暖和,面色紅潤,呼吸均勻,吃飽了能安靜入睡為正常狀態。過度保暖可發生高熱甚至燙傷,熱水袋的水溫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讓熱水袋直接貼挨寶寶的肢體,要隔被放置。

  3、居室衛生:

  由於室內溫度較高,溼度較大,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衛生清潔,空氣新鮮,每日通風兩次,每次15—20分鐘。

  4、預防感染:

  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更差,應儘量減少探視,對患呼吸道感染、發燒、腹瀉、面板感染等疾病親屬的探訪,要婉言謝絕,不讓其進入早產兒的居室,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定時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5、測體重:

  每週可測體重1—2次,如體重不增,應請保健醫生協助查詢原因。

  6、餵養:

  保證母乳餵養。如發現寶寶有頻頻嗆奶,氣促,面色難看或脣周發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寶寶可能生病了。早產兒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過程中,會有幾次含乳頭休息的正常現象。

  把握三點讓早產兒更好成長

  正確評估

  父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矯正月齡***實際月齡減去早產月份,如早2個月出生則減2***,用頭圍、體重、身長三項指標,及時衡量寶寶的發育速度是否合適。

  剛出院時,最好一兩週就要複查一次;若寶寶生長穩定,出生2個月後,可改為一兩個月複查一次。矯正月齡達6個月時,要加入對行為發育的評估,看看寶寶對外界刺激,如聲音、移動物體是否有反應;10個月時,檢查其爬行和運動協調能力,預防腦癱。1歲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主要觀察語言發育和運動發育;2歲後可每半年複查一次。

  科學餵養

  對胎齡小、體重低的早產兒來說,純母乳餵養可能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餵養後,最好新增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可以將其加入母乳中,調和後餵給孩子。

  矯正月齡到4個月時,可以給寶寶新增米糊等碳水化合物,這有助於增強飽腹感,睡得安穩。矯正月齡達五六個月時,可以加蛋黃、肝泥等。需要提醒的是,純吃母乳容易出現生理性貧血,要注意適當補充一些肝泥、肉泥等,嚴重時補充鐵劑。

  合理看護

  早產兒體溫調節較困難,看護時要特別注意溫度調節,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4℃—28℃,每4—6小時測一次體溫,保持體溫恆定在36℃—37℃。若寶寶體重低於2500克時,不要洗澡,可以每2—3天用食用油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

  此外,運動干預能促進早產兒的正常發育。在出生後,可以讓寶寶多練習俯臥,訓練抬頭;校正月齡達4個月時,可以練習翻身、坐;校正月齡達6個月,訓練爬行;12個月時,開始學習站立。還可以幫助寶寶平躺在大球上,前後、左右、順、逆時針搖晃大球,以增強寶寶的平衡能力。

  早產兒要怎麼護理會更好

  早產兒先天不足,家庭護理很重要

  早產兒由於全身各個器官都未發育成熟,難以適應子宮外環境的驟然變化,易發生各種併發症甚至死亡。一般來說,在醫護人員和父母的幫助下,早產兒必須要闖三關。

  第一難關:保暖

  早產兒在一出生的時候,基本上都要進暖箱。因為早產,寶寶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只能給他***她***一個溫暖的環境,保證其始終處於適中溫度。在此溫度下,身體耗氧量最少,蒸發散熱量最少,新陳代謝最低。等到孩子的體重達標,能夠適應外界的溫度才能出溫箱。

  但是不少早產兒出院之後,回到家裡,經常因為保暖措施做得不好,導致受涼感冒、發燒來就診。

  專家建議:

  由於早產兒對溫度十分敏感,在出院之後,爸媽要注意保持孩子的體溫及室內的溫度適宜,不能過冷或過熱,在夏季,室內溫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則室內溫度保持在24℃左右為宜。這樣的溫度不僅有利於早產寶寶“追趕”生長,同時也能減少其感染的機會。

  第二難關:清潔

  早產兒回家之後,即便沒有出汗最好也天天洗澡。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孩子感冒,不大敢給孩子洗澡。所以,經常可以發現不注意清潔的早產兒,脖子、大腿等面板皺褶的地方出現糜爛的現象。

  早產兒本身皮膚髮育不成熟,很容易感染,給他洗澡不僅是簡單的衛生問題,更是預防寶寶面板感染的重要手段。

  專家建議:

  給寶寶洗澡,最好在餵奶後一個小時。洗澡的時候室內溫度要適宜,特別在冬季,室內溫度一般要保持在26-28℃之間。水溫控制在40℃左右,媽媽可以用自己的手腕內側測試水溫,以不燙為宜。洗澡的時候,注意別把寶寶的肚臍部位弄溼了,如果弄溼了要用酒精消毒,再用棉籤擦乾,保持臍部清潔乾燥,以免引起感染。

  第三難關:餵養

  由於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嚥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很重要。家長在衝調配方奶的時候,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溫度也要適中,媽媽可以把衝調好的奶汁滴在手背上以不燙為標準。餵奶速度要慢,避免寶寶吃得太急而導致嗆奶。

  專家建議:

  奶瓶應定期煮沸消毒,居室定期開窗換氣,保證空氣新鮮。由於孩子的免疫力低下,避免腸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這是提高早產兒生存率的關鍵。

 

  各位新爸爸新媽媽,初為人父人母肯定是不容易的,點滴喜悅在心頭,照料寶寶心也愁,小編就帶著大家來學習,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哦!

早產兒智力低下的原因
早產兒餵養與護理全攻略
相關知識
如何做好早產兒護理
如何做好一名兒科責任優秀護士演講稿
銷售員如何做好房產銷售
節假日如何做好客戶維護
初創公司如何做好商標保護
如何做好房產經紀人
早產兒奶粉使用注意事項如何挑選早產兒奶粉
上班族如何做好視力保護
如何做好冬季兒童的保健工作
如何判斷早產兒腦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