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怎麼做時間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進入小學階段後,孩子的身心發展慢慢進入到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的“具體運思期”,孩子能藉由具體的操作經驗,做簡單的邏輯思考。從孩子小的時候,教會他們時間管理,對他們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極有幫助。父母在這個階段需要作出引導,下面小編分享一些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做引導的事。

  培養孩子實踐管理父母需做的引導

  在這階段,可以比較具體的教導孩子時間規劃,慢慢地給予他自主權,並且練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幼小銜接的時間安排

  從幼兒園跨到小一,孩子會從一個較鬆散的上課方式,進入到一個非常結構的上課方式,孩子對時間的概念,就變得更重要。父母在孩子快上小學前,可以讓孩子逐漸進入到小學的時間節奏。

  例如,練習在早自習時到校。開始拉長孩子能夠坐在位子的時間。因為小學一堂課大約持續三十至四十分鐘。讓他感覺一下,下課十分鐘有多長,這段時間,足夠做哪些事?上廁所時間夠不夠?玩多久,上課鐘聲響起?

  二、練習收納生活用品

  時間管理很糟的孩子,通常有一個狀況,就是花很多時間在找東西,永遠都找不到作業本在哪裡,或是聯絡簿老是忘了帶回家。當孩子上了小學,為了避免孩子整天花時間找東西,要開始教導孩子把東西做好收納。包括孩子的書包、課本、餐盒、文具、雨衣等,都有固定擺放的地方,這是時間管理上的基本訓練。一旦減少了找東西的時間,生活可以過得悠閒許多。

  三、練習做計劃表

  孩子上了小學,可以開始和他一起做計劃表。剛開始可以粗略、有彈性一點。孩子剛放學回家時,如果可以的話,建議父母陪他輕鬆聊聊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聊完後可以和孩子討論接下來要做什麼。

  你們可以一起看看學校聯絡簿,確認每日回家的功課或需準備的事項。然後讓孩子自己安排接下來他要花多少時間寫功課,或其他活動,你只需要給他一個簡單的提示,例如,八點鐘你要籤聯絡簿,功課要在那之前完成。或是,功課寫完,才能看電視之類。從計劃一日功課開始,慢慢的可以讓孩子安排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學期的計劃。

  可以給孩子一個專屬的月曆,在學期的開始,就教他在重要的日子做上記號,例如:他自己的生日、期中考、期末考、校慶、比賽、運動會、社團活動等。你可以教他一些顏色管理的技巧,例如,考試日期用紅字表示,藍字代表比賽、交報告的日期,綠色代表好玩的活動等。

  四、順應孩子身心狀態調整作息

  現在的父母、孩子都忙,一放學不是急著送孩子去上晚託班,就是急著督促孩子寫功課。大人常習慣要孩子趕快,卻可能忽略掉孩子的生理狀況。其實,孩子每天從學校回家,就如同大人剛下班一樣,身心上都需要放鬆、調整一下。

  如果時間允許,孩子放學之後,可以先帶孩子到戶外跑跑,不用急著趕往下一個行程。或是讓孩子先吃點點心、洗洗澡,在開始寫功課。當孩子從學校回來有了一個轉換心情的空間,身心放輕鬆了,他反而會比較容易進入好的學習狀況,可以專心念書、寫功課。

  每個人轉換心情方式不一樣,爸媽可多瞭解孩子的狀況,給他一點放空充電的時間,但要提醒的是,研究顯示,電子遊戲類都是屬於“耗電”而非“充電”的活動,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通常會讓人覺得更累,需要有所節制。

  如果爸媽因為工作關係,孩子不得已一下課就得送往晚託班,也請父母關心孩子在晚託班的作息,看看晚託班的活動安排,是否有讓孩子在身體與大腦上,都能獲得喘息、充電的時間。

  五、給孩子創設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給孩子創設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家長不要做分散孩子專注力的事,如看電視、大聲議論或哈哈大笑等。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不能自覺,在孩子做功課時問這問那。 “做幾道題了?還有幾道?”看似關心孩子,殊不知卻是在干擾孩子,使得他無法集中注意力,思路總被打斷。在安靜的環境中,孩子才能夠專心學習,減少拖拉和馬虎出現的機率。

  六、培養孩子專注的狀態。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跟時間比賽。例如,今天寫作業用了多長時間,跟昨天所用的時間比是增長了還是縮短了,是什麼原因?

  讓孩子意識到因為自己不夠專注導致花了更多時間做作業,這樣他再次做作業時,就會讓自己儘量更專注一些。

  七建議孩子把時間分為不同的階段,做時間的小主人。

  多問孩子關於時間的問題,比如“現在幾點啦?”“現在是做什麼的時間啊?”,讓孩子有時間概念。幫助孩子瞭解每段時間的特點,根據孩子的習慣來做規劃,從小事著手,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小學生時間管理有哪些問題與對策
引導學生做時間管理的對策
相關知識
小學生怎麼做時間管理
創城小學生怎麼做作文
大學生怎麼做小生意
引導學生做時間管理的對策
小學生怎麼寫學習計劃表
小學生怎麼背單詞
小學生怎麼學英語最快
小學生怎麼學英語口語才好
學生怎麼做自我介紹
大學生怎麼做個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