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臨床表現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那麼帕金森的臨床表現大家知道嗎?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了解吧。

  帕金森的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抑鬱、便祕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主訴,它們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超過運動症狀。

  靜止性震顫***static tremor***

  約70%的患者以震顫為首發症狀,多始於一側上肢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手部靜止性震顫在行走時加重。典型的表現是頻率為4~6Hz的“搓丸樣”震顫。部分患者可合併姿勢性震顫。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的一隻手經常抖動,越是放著不動越抖得厲害,幹活拿東西的時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動的時候也抖得厲害,睡著了就不抖了。”

  肌強直***rigidity***

  檢查者活動患者的肢體、頸部或軀幹時可覺察到有明顯的阻力,這種阻力的增加呈現各方向均勻一致的特點,類似彎曲軟鉛管的感覺,故稱為“鉛管樣強直”***lead-pipe rigidity***。患者合併有肢體震顫時,可在均勻阻力中出現斷續停頓,如轉動齒輪,故稱“齒輪樣強直” ***cogwheel rigidity***。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的肢體發僵發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時肌強直不易察覺到,此時可讓患者主動活動一側肢體,被動活動的患側肢體肌張力會增加。

  運動遲緩***bradykinesia***

  運動遲緩指動作變慢,始動困難,主動運動喪失。患者的運動幅度會減少,尤其是重複運動時。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運動遲緩可表現在多個方面。面部表情動作減少,瞬目減少稱為面具臉***masked face***。說話聲音單調低沉、吐字欠清。寫字可變慢變小,稱為“小寫徵”***micrographia***。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細動作可變的笨拙、不靈活。行走的速度變慢,常曳行,手臂擺動幅度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步距變小。因不能主動吞嚥至唾液不能嚥下而出現流涎。夜間可出現翻身困難。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將運動遲緩誤認為是無力,且常因一側肢體的酸脹無力而誤診為腦血管疾病或頸椎病。因此,當患者緩慢出現一側肢體的無力,且伴有肌張力的增高時應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訴為:“我最近發現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勁,不如以前利落,寫字不像以前那麼漂亮了,打雞蛋的時候覺得右手不聽使喚,不如另一隻手靈活。走路的時候覺得右腿***或左腿***發沉,似乎有點拖拉。”

  姿勢步態障礙

  姿勢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現,患者不易維持身體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訴為 “我很怕自己一個人走路,別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個小石子都能把我絆倒,最近我摔了好幾次了,以至於我現在走路很小心。”姿勢反射可通過後拉試驗來檢測。檢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後,囑患者做好準備後牽拉其雙肩。正常人能在後退一步之內恢復正常直立。而姿勢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後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攙扶才能直立。PD患者行走時常常會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稱為慌張步態***festinating gait***。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經常越走越快,止不住步。”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現凍結現象,表現為行走時突然出現短暫的不能邁步,雙足似乎粘在地上,須停頓數秒鐘後才能再繼續前行或無法再次啟動。凍結現象常見於開始行走時***始動困難***,轉身,接近目標時,或擔心不能越過已知的障礙物時,如穿過旋轉門。患者典型的主訴為:“起身剛要走路時常要停頓幾秒才能走的起來,有時候走著走著突然就邁不開步了,尤其是在轉彎或是看見前面有東西擋著路的時候。”

  非運動症狀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顫和行動遲緩等運動症狀外,還可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症狀。疲勞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症狀。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感覺身體很疲乏,無力;睡眠差,經常睡不著;大便費勁,好幾天一次;情緒不好,總是高興不起來;記性差,腦子反應慢。” [1]

  帕金森的預防方法

  一級預防***無病防病***

  1、對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關基因攜帶者,有毒化學物品接觸者,均應視為高危人群,須密切監護隨訪,定期體檢,並加強健康教育,重視自我防護。

  2、加大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的力度,減少有害氣體、汙水、汙物的排放,對有害作業人員應加強勞動防護。

  3、改善廣大農村及城鎮的飲水設施,保護水資源,減少河水、庫水、塘水及井水的汙染,保證廣大人民群眾能喝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

  4、老年人慎用吩噻嗪類、利血平類及丁醯苯類藥物。

  5、重視老年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腦動脈硬化等***的防治,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級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1、早期診斷。帕金森病的亞臨床期長,若能即早開展臨床前期診斷技術,如嗅覺機能障礙、PET掃描、線粒體DNA、多巴胺抗體、腦脊液化學、電生理等檢查,將亞臨床期帕金森病儘早發現,採用神經保護劑***如維生素E、SOD、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神經營養因子、塞利吉林***治療,可能會延緩整個臨床期的過程。

  2、帕金森病早期,雖然黑質和紋狀體神經細胞減少,但多巴胺分泌卻代償性增加,此時腦內多巴胺含量並未明顯減少,稱代償期,一般不主張用藥物治療,可採用理療、醫療體育、太極拳、水療、按摩、氣功、鍼灸等治療,以維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儘量推遲抗震顫麻痺藥物應用的時間。但也有人主張早期應用小劑量左旋多巴以減少併發症,這要因人而異,擇優選用。

  3、帕金森病失代償期應使用藥物治療。

排卵期的徵兆有哪些
帕金森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帕金森的臨床表現介紹
帕金森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癲癇的臨床表現介紹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介紹
龜頭炎的臨床表現介紹
寶寶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介紹
鼻炎的臨床表現介紹
乙肝大三陽的臨床表現介紹
鼻竇創傷的臨床表現介紹
小兒急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