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和環境等多種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群。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由於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持續高血糖是基本特徵。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及心腦血管、下肢等器官的慢性併發症。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代謝紊亂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脅生命,常易併發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結核等。糖尿病分型***1999WHO標準***: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型別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四種類型。

  典型症狀:多飲、多尿、多食、消瘦。但臨床許多病員症狀不典型,如表現為:乏力;反覆生癤長癰、面板損傷或手術後傷口不癒合;面板瘙癢,尤其是女性外陰瘙癢或泌尿系感染等。

  1、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體檢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疾病的出現是沒有明顯的徵兆和前奏的,正因為這樣,糖尿病患者更不能鬆懈對疾病的關注,應當堅持不懈的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體檢。尤其是對尿微量白蛋白進行嚴格的檢查。

  2、安撫高血壓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腎病一旦發生,就會出現高血壓這種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應對高血壓的措施。平時要限制食鹽、糖分、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的攝入量,要做到適量即可。同時患者也不能偷懶,要堅持適當的鍛鍊,積極補鈣。對於已經出現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降壓約!

  3、控制高血糖

  根據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得出,糖尿病患者應當在疾病發生時及時的積極對高血糖進行控制。對高血糖控制的越好、越理想的話,患上糖尿病腎病的概率就越低。所以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高血糖,不能鬆懈!

  4、保護泌尿系統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保護泌尿系統避免其受到感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泌尿系統受到感染的話,很大程度上就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這樣就會加重病情的惡化和蔓延。所以保護泌尿系統,防止泌尿系統受到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務。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昏迷。

  1、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科學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麼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也許令你驚奇,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後。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2、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餘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後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於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

  3、與妊娠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激素異常:妊娠時胎盤會產生多種供胎兒發育生長的激素,這些激素對胎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卻可以阻斷母親體內的胰島素作用,因此引發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週期是這些激素的高峰時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發時間。

  遺傳基礎: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將來出現2型糖尿病的危險很大***但與1型糖尿病無關***。因此有人認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與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關。

  肥胖症:肥胖症不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樣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4、高血糖症

  高血糖症:引發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腎病發生與高血糖密切相關,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腎病發生髮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顯延緩其發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終產物生成增多後引起系膜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增多,系膜擴張,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糖尿病的症狀

  1、糖尿病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如果父母有一人患糖尿病,其子女發病率比普通人高2.5倍。

  醫學家認為,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及晶狀體病變很早就已發生,因此對患有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的人要注意檢查是否患糖尿病;經常飢餓、常有空腹感、乏力,查不出其他原因的排尿困難者,都應及時檢查是否息糖尿病。

  2、反覆發生低血糖 早期糖尿病患者,也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島素,但分泌過程緩慢,當血糖高峰已經過去,胰島素分泌才達到高峰。而這恰恰是血糖濃度降低的時候,於是會出現低血糖,表現出飢餓感、心悸、流汗等。因此,反覆發生低血糖者,應警惕是否患了糖尿病。

  3、面板病變 面板病變是潛伏著的糖尿病在體外唯一的明顯症狀,除糖尿病早期可同時存在面板病變外,也可能是糖尿病繼發或反覆發生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面板病。主要表現為毛囊炎、癤、癰、癬症以及丘疹、水皰、脫屑、浸漬、糜爛等。約有30%----40%的患者會發生周身面板瘙癢,同時伴有面板乾燥、色素沉著、脂溢性皮炎等。

  4、難於控制的肺結核 糖尿病人併發肺結核比正常人多3~5倍,這是由於糖尿病人的抵抗力差,高糖環境更有利於結核茵的生長繁殖,藥物治療效果也不顯著,症狀難以控制。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結核久治不愈,更應考慮併發糖尿病的可能。

  5、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 早期表現為對稱性遠端感覺障礙,下肢比上肢重,雙下肢發麻,伴有刺痛或燒灼感、蚊行感;有的手足疼痛,夜間加重,甚至蓋棉被,接觸衣服也會引起疼痛:手足面板色素變深,指甲變厚;因顱神經發生病變而出現眼球運動障礙,眼後或眼球上方疼痛,面神經麻痺或神經性耳聾。


適合糖尿病的藥膳食療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藥
相關知識
預防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兒童預防糖尿病的基本方法
兒童預防糖尿病的基本方法
春季如何預防糖尿病有哪些措施
預防糖尿病的相關藥物
可以預防糖尿病的藥物
預防糖尿病的飲食
可以預防糖尿病的食物
預防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預防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