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黃疸的病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作息規律紊亂和飲食的不合理等因素而容易患上黃疸,黃疸有其獨特的症狀,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溶血性黃疸:凡能引起紅細胞大量破壞而產生溶血現象的疾病,都能發生溶血性黃疸:①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血紅蛋白病等;②後天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如自身免疫性貧血、異型輸血後溶血、新生兒溶血癥,遺傳性葡萄糖一6-磷酸脫氫酶缺乏、惡性瘧疾、藥物及蛇毒引起的溶血等。

  2、肝細胞性黃疸: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破壞,均可因肝細胞攝取、結合和排洩膽紅素能力障礙,血中非結合膽紅素與結合膽紅素濃度升高而發生黃疸。常見病因有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性傳染病如鉤端螺旋體病、傷寒;敗血症;化學藥品和藥物中毒,如乙醇、異煙肼、利福平、6-巰基嘌呤等。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指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及排洩有先天性缺陷所致的黃疸。臨床上較少見,可發生於出生至成年期,以青年多見。

  黃疸的症狀

  1、基本症狀:面板、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尿和糞的色澤改變。消化道症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祕等症狀。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症狀有:面板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瀉、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2、伴隨症狀:黃疸伴發熱見於急性膽管炎、肝膿腫、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症、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發熱而後出現黃疸。

  3、腹部體徵:腹部外形 肝佔位性病變、巨脾、腹膜後腫瘤和盆腔內腫瘤均有相應部位的區域性膨隆,大量腹水時呈蛙腹狀,臍部突出,也可發生腹壁疝和臍疝。腹壁靜脈曲張見於門靜脈高壓、門靜脈或下腔靜脈阻塞。

  黃疸的治療

  1、如考慮黃疸系溶血所致,則應積極消除引起溶血的病因。溶血嚴重者可適當輸血治療。

  2、若黃疸系肝細胞變性、壞死所致者,應積極進行護肝治療,但由於多種護肝藥的療效並不確切,故只需選用1~2種,而不應使用過多的護肝藥,否則還會加重肝臟的生理負擔;如系中毒性肝炎所致,則可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以加速肝細胞的解毒功能。

  3、如已明確肝外梗阻性黃疸系因膽道結石所致,則應及時行十二指腸鏡下乳頭肌切開取石術或行外科手術治療;如系癌性梗阻或膽管外新生物壓迫所致者,應早期行手術治療。

  4、肝內膽汁淤積的治療,除可應用強地鬆或強地鬆龍或苯巴比妥、熊去氧膽酸等藥物治療外,如療效不理想,還可選用或加用。

  5、面板瘙癢的治療:肝外或肝內膽汁淤積常導致面板瘙癢,對面板瘙癢可選擇或試用下列治療方法。

  黃疸的檢查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主要見於各類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於35%。

  除上述檢查外,還應進行一些有關溶血性疾病的輔助檢查,如紅細胞脆性試驗、酸溶血試驗、自身溶血試驗等。

  2、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見於各類肝內、肝外阻塞使膽汁排洩不暢,直接膽紅素與總比值大於55%者。

  3、肝細胞損傷混合性黃疸 見於各類肝病,表現為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均升高,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為35%~55%,檢查肝功能可獲得異常結果。


缺鉀要多吃的食物
咳嗽有痰吃什麼藥好
相關知識
造成黃疸的病因
造成耳鳴的病因有哪些
黃疸的病因有哪些黃疸的病因分類
黃疸的病因和預防方法有什麼
黃疸的病因和預防方法有什麼
導致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不孕的原因
造成磨牙的原因
嬰兒黃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