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如何預防秋燥有哪些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初秋養生別忘了防秋燥,那麼初秋如何預防秋燥?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初秋預防秋燥的相關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初秋預防秋燥的方法

  1、多睡一小時,保持充足睡眠

  增加睡眠一小時,可以讓我們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儲存能量,養精蓄銳。

  2、合理膳食防“秋燥”

  秋季天氣較為乾燥,會出現諸如面板緊繃、起皮脫屑、毛髮枯燥、嘴脣乾燥等秋燥現象。多喝水、多喝粥,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正是預防秋燥的好方法。要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多食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3、少開電扇,關窗睡覺

  秋天晝夜溫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吹電扇,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4、保護臍部,預防疾病

  天氣漸涼,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要及時增添衣物,睡覺時蓋好腹部,還可按摩臍部,將肚臍部位的寒氣驅散。

  5、堅持鍛鍊,但切勿過量

  秋季秋高氣爽,適合戶外運動。因此,我們應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適當得到體育鍛煉。但運動不可過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6、避免過早新增衣物

  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天氣變化無常,過多過早地新增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後吹風,容易傷風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漸新增,不可過早過急。

  7、注意胃部保暖

  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覺時需關好門窗,腹部蓋好被子,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初秋預防秋燥的水果

  1、香蕉

  吃香蕉能有效防秋燥。中醫認為,香蕉味甘性寒,藥用價值非常高,能促進腸胃蠕動,並能清熱潤肺、止煩渴、解酒毒。因此,燥熱人士或者是在乾燥的秋季裡,都適合食用香蕉。秋天氣候乾燥,腸道乾澀,易引起便祕。香蕉含大量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腸內的有益菌生長,維持腸道健康,做好體內環保。堅持晚上睡覺前吃一根香蕉可以有效緩解秋燥而引起的便祕。

  2、無花果

  無花果的果實無論鮮品還是幹品均味美可口。它富含多種氨基酸、有機酸、鎂、錳、銅、鋅、硼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它不僅是營養價值高的水果,而且是一味良藥。它性甘味酸平,有清熱解毒、止瀉通乳之功效,尤其對於痔瘡便血、脾虛腹瀉、咽喉疼痛、乳汁乾枯等療效顯著。

  3、哈密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甜瓜起到“止渴、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團壅塞氣、治口鼻瘡”之功效。《神農本草經》更將它的瓜蒂列為上品之藥。而果肉有利小便、止渴、除煩熱、防暑氣、抗癌等效果,可治發燒、中暑、口渴、小便不利、口鼻生瘡等症狀,假如常感到身心疲倦、心神煩躁不安,或是口臭者食用之,都能清熱解燥。

  4、木瓜

  為什麼吃木瓜會滋潤面板呢?中醫認為,木瓜性溫,不寒不燥,其中的營養容易被面板直接吸收,特別是可發揮潤肺護膚的功能。當肺部得到適當的滋潤後,就能更好地行氣活血,使身體更易吸收充足的營養,從而讓面板變得光潔、柔嫩、細膩,皺紋減少、面色紅潤。

  5、梨

  大家都知道梨不僅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還可以更好的緩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的人群,也可以做成冰糖燉梨水,亦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方法。而且,梨的果皮籽各有所長。如梨果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梨果皮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

  6、柿子

  軟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橙紅到金色的果實的確是這個季節的最好反映。果味甘澀、性寒,入肺、脾、胃、大腸經,清熱潤肺,好好享受吧,過了季節便要等來年。

  7、鮮棗

  與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鮮棗多項營養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維生素C、鉀、鎂、鐵、鋅等。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鉀對控制血壓有利,鎂有助於對抗壓力等。需要提醒的是,棗偏熱,痰多、便祕、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吃。

  8、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現代醫學認為,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憊,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食入過量鹽分時,可吃蘋果來幫助排除,所以吃蘋果或飲蘋果汁對高血壓患者有益。蘋果的營養很豐富,吃蘋果時要細嚼慢嚥,這樣不僅有利於消化,還能防病抗癌。

初秋如何養胃有哪些方法有效
蜂膠的作用與功效和食用方法介紹
相關知識
春季如何預防腎虛有哪些方法
如何預防胃病有哪些方法有效
夏季如何預防感冒有哪些方法
夏季如何預防中暑有哪些方法
新生兒如何預防便祕有哪些方法
女性如何預防衰老有哪些方法延緩
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有哪些方法
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有哪些方法
如何預防脫髮有哪些方法
如何預防脫髮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