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反思4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係,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篇一

  非常倉促的備完課,很緊張的上完課,總算鬆了一口氣。現在靜下心來思考我的這節課,加上教研員的一番指導,頗有感觸。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真正步入審美鑑賞的殿堂。我將《故都的秋》定位為散文鑑賞課,課型為一節。教學時以學過的古詩文感受入題。再總提第一段使學生入境,美讀設定問題:文字描寫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總提五幅秋景圖。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師生互動探究生成開放型課堂,始終以散文的文體特點為基點和生長點,通過品讀聯想、合作探究等方法進入散文的鑑賞層次。最後以第12段的議論提升思想,明確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並引申出寫作背景。

  縱觀整個上課過程,本節課有這樣一些優點:

  第一,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從品味語言入手,去解讀全篇。體現了語文的語言性。評課的教研員老師說我這一點把握的不錯。

  第二,注重了誦讀教學,通過誦讀加深對語言的感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身品味語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課堂提問,激發探討興趣,促進引發多數學生積極的活動願望,有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並能促進人際活動,加強學生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反應。

  第四,注重了合作學習,學生在相互討論評價中共同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能夠以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

  對教學流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為清晰的,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則課前學生基本沒有預習,對文字的內容不熟悉,傷感悲涼,憂鬱孤獨的感情不能較好的領悟。

  二則課堂上品讀時間不充分,教學不循常規,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體體課,學生覺得很新鮮。看來我自得的設計“亮點”──直接進入描寫“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進行瞻前顧後的文字鑑賞,學生不適應,學生習慣了逐段推進的鑑賞模式,這種突出重點段落的方式,學生仍然含混不清。

  據此,我想教學時首先增設了兩個問題:①誦讀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各有什麼特點,先寫南國之秋用意何在?②品讀最後兩段,運用比喻把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有什麼好處?解決之後,再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帶著感情進行品讀,然後,結合前面的四個問題,明確劃分成四組各組一個問題,進行討論探究。

  三則說五幅畫面的時候面面俱到,本來是想詳說三個畫面的,後來時間一緊,都是詳的沒有深入,略的講的有點羅嗦。評課老師也說出了這一點。我想今後上課我想嘗試新的方法,把第一個畫面講透講深,然後分四組讓學生分別討論餘下的畫面。真正能掌握鑑賞散文的方法。

  再則高潮和收尾部分較為倉促,給人虎頭蛇尾之嫌,沒有受到精心設計的功效。發現還是自己太過理想化,“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的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教學是把雙刃劍,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效的整合文字資源和學生資源,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尊重學生的獨特閱讀體驗,再據此設計教學,否則,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出現“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課現象,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方式。

  總之,我嘗試按散文文體規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學思想去組織教學,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一點上有待於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現在靜下心來反觀發現,我的設計不符合職高學生的接受心理,沒有探究透徹,有人為拔高之嫌。

  教育也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決非是一個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著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課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篇二

  《故都的秋》這篇文章講過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著教參跑,一直找不到要點和特色,這次似乎有些新發現。

  對於學生來說,《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文章傳遞的美感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審美經驗有較大的距離。最大的難題在於“悲涼”與“衰亡”如何成為一種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課前就把教學目標定為“體會另一種不同的美,填補學生某些審美經驗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審美、審美修養”為切入點。

  “美”經常主觀的,這就需要從理清寫景狀物散文的“物-我”關係入手。通過作者所選擇的物象及其特點來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點,並以此體察作者心靈世界。方法有兩點,一是巨集觀上的,要“把握結構、理清思路”;一是微觀上的,要“品味語言、領悟感情”。

  巨集觀把握相對容易,因為這篇文章本身結構比較清晰。全文14段,首尾兩段分別互相照應,構成一個圓形結構。中間10段具體描寫秋景,分別寫“秋晨、秋槐、秋蟬、秋雨、都市閒人和秋果”。第12段的議論、抒情是在對秋的具體敘述後自然引發的,歸入前一部分應該比較合理。

  微觀的文字細讀主要兩個層次,一是語言形式與情感關係方面的,一是景物與情感的關係方面的。

  語言形式和情感關係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不同的語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種隱喻或表徵。比如首句“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是一個變式句。常式句表述為“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樣的變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強化。再如“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一句。這裡有一種強烈的對比在裡面,一方面“從杭州至青島”、“更要從青島上北平”把他的行蹤敘述得很“囉嗦”;費盡周折無非是“不過想品味秋”。費盡周折的行程,原來只為了一個小小的目的。強烈的對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對於“秋”的極大嚮往,極大的嚮往也就傳遞出作者對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還有其它諸如此類的表達,引導學生體會這種表達對於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處的。

  “景物與情感的關係”是寫景狀物散文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點、個性化的景物與感情的關係就不好理解了。這篇文章寫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個性鮮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蟬聲”等等。所有這些景物不僅僅如作者自己說的是“悲涼”,它們更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衰亡”或“即將衰亡”。現實的景物是連續不斷的,之所以要選取這些景物,肯定是這些景物與“我”的內心有某種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們普通人都會讚美生命的生機蓬勃。可是,這裡卻是嚮往“悲涼”和“衰亡”,“悲涼”、“衰亡”倒成為一種美了!對於學生來說是個大問題。

  從道理上說,我們對於美的體會,或者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某種外物是“美”的,肯定是這種外物引起了我們內心的某種滿足和愉悅。前文說過,一般情況下“美”是主觀的。但這種主觀是表面的,實則是客觀的。這種客觀性說明,文章所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與全人類的某種情感相契合,否則這篇文章也就不會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孫紹振教授分析這篇文章時有一句話:“凡屬於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價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發內心歡愉的體驗,直面生命的衰敗,啟示生命的週期,逼起悲涼之感,也是一種生命的感受。”這的確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種生命的啟示,讓我們去體會生命的存在。但我覺得似乎還不夠,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學說。他認為人有兩個基本的源動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還有“求死”的本能。也就是說,在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著某種“求死”的傾向,而這裡的外物的衰敗恰恰激發了人的這種意識,讓我們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種程度的滿足,也就引發了美感。當然,這一點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是太難了。

  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困難。我們可以用三種層次來判斷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內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體驗。前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也是一堂語文課要求全體同學都應該達到的目標;但第三方面卻非常不容易。隨便從文章中挑了幾個詞,我相信很多同學都不能深切體會***是“體會”,不是“理解”***到那種感覺。比如什麼是“清”,什麼是“悲涼”,什麼是“落寞”?為什麼這些感覺是一種美?曾經體會到這種美感嗎?能不能假設一個情境來體驗體驗?確實好睏難,我相信一般人都覺得不容易。而這些地方恰恰是最為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一種文化的、藝術的感覺。我總認為,語文難的地方不在那些“實”的知識與能力,而在於這種“虛”的思想與情感。當然,這種虛的藝術感覺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與能力的奠基,是不斷“薰染”出來的。所以得一天一點積累,一天一點感悟,得慢慢來,急不得。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篇三

  雖然《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以寫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難度就變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貫穿著“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學理念,採用由“感受”到“領悟”這種漸進發展層次,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散文的語言,並通過語言感知作品中呈現的物象,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首先我讓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

  接著設定五個總綱性問題:①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②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說說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③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⑤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定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創新是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賦予教育的品格與內涵。它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挑戰,它要求我們關注每個生命質量的提升,關注每個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我們重新定位教育的價值追求,從教育方式到學生的學習策略,從師生關係到同伴關係,都需要有助於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精神與品格的人的充分發展。

  確立這一新的教育觀念,將有助於我們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自覺反省、檢討我們以往的教育,有助於我們只爭朝夕地克服應試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壓抑,對創新能力的摧殘,對創新型人格的蔑視,有助於使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確的方向,有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篇四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係,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

  但作為經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

  首先我先和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接著設定五個總綱性問題:①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②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說說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③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⑤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定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否則,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絕非是一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著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能成為活的課堂。”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在備課中多設想學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傾聽學生的意見, 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看過"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的還看了: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4篇
找駱駝教學反思4篇
相關知識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4篇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4篇
我的畫教學反思三篇
六年級數學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4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4篇優秀範文
初一數學教學反思4篇
李廣射虎教學反思4篇
李廣射虎教學反思4篇
找駱駝教學反思4篇
找駱駝教學反思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