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女生勵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曾國藩曾說過:“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舒適區終有一天會毀掉青春

  在大城市裡,搞廢一個人的方式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好了,你開始廢了。

  以自己為圓心,自己的手為半徑,開始畫個圓。你會發現所有需要的東西,都在這個圓圈裡。

  這個圈,叫做舒適圈。

  這一個月我一直在全國各地出差,回到北京,見到一個許久沒見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他剛剛被公司解僱。我問他,一個月沒見,最近忙啥呢。

  他說,沒忙啥,呆著呢。

  我問他,啥叫呆著。

  他撓了撓頭,說,我也不知道,就覺得時間好快,這一個月啥也沒幹就過去了。

  旁邊的朋友在創業,整天焦頭爛額,於是問,啥意思,還能有這種狀態,一個月不知道做了什麼?我要給你點一首歌《時間都去哪了》……

  他說,滾。

  我說,其實我特別能理解你,你這個月是不是覺得自己過得特別無憂無慮,恨不得連電話都想丟了。

  他說,電話還是得要的,不過確實電話每次響起還是有點緊張,總覺得自己安穩的小世界要被打破啦。

  我點點頭,想起了《肖申克救贖》裡的一句話:這些牆挺有意思,一開始你牴觸它,然後你習慣它,最後你不得不依賴它,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

  人有一種習慣,就是總喜歡在舒適熟悉的環境呆著,這種“舒適區”一旦被建立,就會變得無比依賴,慢慢地愛上了周圍的牆,戀上了這舒適的小屋,從而不願意飛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其實舒適區本身沒問題,就像家一樣,溫暖舒服,每個人都有。但如果家的力量太強而放棄了去外面看看的夢想,是挺可惜的。我們都有過想出去看看然後被爸媽叫停的時刻,但大多數堅持出遠門的孩子,也沒有忘記過回家的路,回家後,不過眼界開了,知道世界變大了,明白自己渺小了而已,最重要的是,他們開始著手下一次旅行的計劃了。

  看,他們的舒適區,就這麼變大了。

  我想起另一個朋友,畢業去了一家國企上班,每天朝九晚四,日子像上了發條一樣,有規律無意義,只有週末,才像被賦予了靈魂一樣,穿著打扮逛街約會去了。

  我跟她聊過舒適區,她告訴我,我這才不是舒適區,我可是每天都要按時工作的,而且我從來不遲到不早退,很規律很努力的。

  我說,那工作一年了,感覺到自己有什麼變化嗎?

  她想了想,說,你別說,好像還真沒有。

  其實,舒適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成天無所事事,另一種更可怕,因為很難意識到,就是無意義有規律的迴圈。而後者,更是許多人的生活狀態:看起來很努力,看起來很累很忙,不過是重複無意義的迴圈著,這樣的生活,過著過著只會覺得舒服,卻沒有本質的變化。

  我曾經見到一個在醫院門口收費的哥們,每天擺著一副臭臉,誰也不能多問他一個問題,否則他會大發雷霆。可是他一下班,臉上就露出了笑容。後來,我明白了,只有下班後,他才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開始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所以,只有一個人舒適區被打破,才能見到突破和卓越,從而帶來持久的幸福。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沒有功勞,也就沒有苦勞》,說這個時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無聞埋頭努力的人,而是那些不可替代有創造力的人,所以,那些總是在舒適區中溫水煮青蛙的人,終究會被這個時代淘汰,不過是時間問題。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牆,甚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圍城,就像每個遠行的人,也都記得回家的路。不過,人的區別不過是圍城的大小而已。

  人應該要有一顆願意挑戰的心,有一個喜歡探索的心態,學著做一些沒做過的事,嘗試見一些沒見過的人,試著在生活中埋一些彩蛋。

  我特別怕自己在年輕的日子裡,把日子過成發條,只剩下滴答滴答。於是,從開始工作第一天起,就沒有坐過班,即使是現在創業,董事會非要求坐班,我也斷然拒絕。甚至有一段時間鬧得很僵,他們問我為什麼這麼不願意全心投入這份工作?

  我跟他們說,不去坐班不是不全力投入,相反,很多人每天坐八小時一週坐五天,也就幹了十個小時的活,搞得自己也鬱悶。而我給我自己安排時間,是主動的,工作十個小時,效率可能是二十個小時的。

  後來,我拿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坐班效率反而更高,我能用大把屬於自己的時間做許多事情,跨了幾個領域,這些領域能互相協作,而且都做得不錯。

  其實,我還有個原因不願意坐班,就是我特別瞭解自己的惰性,一旦我的日子變得循規蹈矩每天都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慢慢地就失去這麼強的創造力和闖勁兒。我怕自己習慣了一種生活模式,換了環境就不適應了。

  不過是想趁著年輕,趁著還沒定型,多去看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想讓自己更強大點,強大到能在任何一個環境都能活得下來。

  至於舒適區,等我老了,拼不動了再回去過吧。

  我其實不贊同年輕人剛畢業就走進寫字樓的一個辦公室參與寫字樓政治,我希望他們能多出去看看,哪怕這個業務很累很忙需要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也最好不要在剛畢業就用青春年華在辦公室建造起了一個舒適區,然後讓這個舒適區一點點的殘害著本應躁動的青春。

  關於走出舒適區,並不是盲目的辭職,相反,你應該有一份保底活下來的工作,除此之外,一定要給自己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去吃一次沒吃過的超辣雞翅;去表白一個只見過一次的姑娘;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書;和閨蜜去一個不是旅遊景點的地方;去毫無保留的爛醉一次;去看一場能喚起回憶的演唱會。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到電影《七號房間的禮物》那隻被監獄防護網攔住的氣球,和那對父親和女兒渴望自由的眼神。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多人奮力去追求著自由,而我們已經有了這麼自由的軀體,為何不去努力拆掉思維裡的牆,自由地飛出去看看這世界的模樣。

  所以,別讓舒適區毀掉青春,相反,應該趁著青春,去圍牆的外面看看,你要相信,固步自封的人,舒適區會越來越小,終有一天,會發現世界早無安腳之處。真正的強者,他們在年輕的時候,經歷了滄桑,化解了迷茫,學會了堅強,懂得了療傷,他們在哪裡都能活,哪裡都是舒適區,哪裡都是自己的天堂。

  願年輕的我們,都是後者,能不顧一切的闖蕩。

  :獨自努力,你將會優秀的很可怕

  如果我成長起來,我將會是什麼樣?

  這是巧某天問我的一個問題,我告訴她:如果你堅持做好一件事五年以上,無論這件事是什麼,只要你肯堅持,那你就是成長,但這僅僅只是成長!

  成長並不代表優秀,優秀也並不代表成功!

  我有這樣一個習慣,當我看到某一位作者的文章寫的十分用心的時候,這個用心也與他的文筆無關,因為寫的很真,我都會在百度上找這位作者最初的文章!

  幾乎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樣,大家都是普通人,並不是含著金鑰匙出身,有的甚至做過地痞流氓,甚至犯罪,但最後大家都選擇用文字將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

  如果說一個人成長起來,那真的很簡單,我在2013年剛畢業的時候,給自己總結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明年你的工資比現在多了一些,那算不上成長!

  這跟年齡是一個道理,今年你20歲,明年你肯定會21歲,你的工資也是如此,基本上沒有人會選擇更低的工資去工作!

  我們都有過學生時代,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兩個朋友,我們或多或少都不會感到孤獨,但隨著大學畢業,大家都變了!

  或許說到獨自努力很不符合現在提倡的團隊合作,但我不得不說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自己都不優秀,那你連團隊的門檻都進不去!

  一個優秀的團隊,必然裡面都是優秀的人才,而不是一個雜亂的團隊,去打造一個優秀的人才,然後組成一個優秀的團隊,優秀的團隊前提是自己也足夠優秀,而自己的優秀並不是別人能給你的!

  我今天沒有提到案例,因為很多案例都有些虛構的成分在裡面,但事實就是如此,否則大家也不會聽到:越孤獨的人越優秀這樣的話了!

  我記得我跟許多讀者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尤其是還在讀書的同學,千萬不要小看那些不合群的人,或許有一天,他們會成為其他人嘴裡的名人紅人,而當初他們還跟你是同學!

  在心理學上分為,岸邊,淺水區,深水區,大多數的人在岸邊選擇的是安逸,安逸帶來的不會是優秀,正如大家都在遊戲,你也去優秀一樣,你認為你能優秀起來嗎?

  很多人在網上找優秀的方法,如果真正能讓你優秀的方法,我想自由一個,那就是堅持去做好一件事,並且自己去做,要清楚你名字的優秀,永遠團隊中的你優秀要更光榮!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強迫自己去做什麼,也不是那些逼自己一把當然現在很多人慣性的認為加班都是在逼自己,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更不是那些將來的你會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這些都是以後的話,以後的事與我們無關,我們更關心的是現在的事!

  你胖是因為你懶的減肥,是因為你嘴饞,是因為當別人吃飯的時候你要吃,當別人不吃的時候你還是要吃,如果你真的想瘦,那也只能靠自己;你弱是因為你懶的學習,是因為你貪圖安逸,是因為當別人在努力的時候你選擇嘲諷,當別人不努力的時候你還是選擇譏笑,如果你真的想強,那也只能靠自己!

  那些優秀的人或許就在你身邊,或許是你的同學,是你的同桌,甚至可能就是你,而優秀的人往往都在獨自努力!

  :踏實的走向自己的夢想

  昨夜,聽了小北的電臺,久久無法入睡。

  我喜歡這位主播,14年畢業,在學校的時候便開始主持電臺廣播,併為之努力。現在已是酷我音樂原創電臺“一路向北”知名情感主播,知名人氣獨立播客半島網路電臺臺長。前不久,在人生剛開始大好前景的時刻,從酷我音樂電臺辭職,正式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我不知道也無法想象踏實怎樣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但我知道,這其中的艱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好,而我,想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小北自己的故事,帶給我很到的震撼,說來慚愧,同小北一樣也是14年畢業的,而如今,我卻過的很是徘徊,沒有目標。做著一份自認為不錯,但實際上可以一眼看到將來的工作。當然,有時會羨慕詩和遠方,然而並沒有為之而努力,有句話,用在我的身上很是貼切,你的才華,配不上你的夢想。我想刺客的我,便是如此。

  曾經,我迷茫掙扎過,也埋怨這世界的不公平,為何只有我過的這麼的平凡。一路走來,卻不知是自己過成了自己現在的樣子。多麼的可笑。

  現在的生活,讓我想起入江之鯨的一遍文章,你活的光鮮亮麗,父母卻在低聲下氣。是的,現在大多數的在大都市所謂拼搏,穿著昂貴的可能一個月工工資也不夠付衣服,和一群所謂的需要有交際應酬的人買醉到深夜。午夜時分,頭痛欲裂時,是否有想過,這些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也許,想到了在家鄉的父母為了一毛錢的菜錢和商販討價還價,他們甚至生活不易。而可笑的我們,卻不懂得的他們這代人的艱辛,卻還在奉勸他們,不過。一毛錢而已。但是,物資,看得見的這些東西從來都是聚少成多,夢想,理想,目標亦是。水滴穿石,它教給我們的並不只是一個成語。這些一時帶給我們的放縱,犧牲的是無價的時間、親情、健康等一切換來的。在我的才華還配不上現在的生活的時候,我便知道,我的夢想缺失了我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而現在,我所能做的,便是踏實的實現它、並超越他。

  想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但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很好,你努力了並不一定有收穫,但是你不努力,肯定沒有收穫。

  最後,我想送給自己和你們小北的一句話:路會越走越順天會越來越亮,心會越來越知足,生活會越來越過的像生活。希望所有像現在的我一樣的人兒,一點一點的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一起加油。

  

青春的座右銘名言
大學生創業勵志文章
相關知識
大學女生勵志文章
大學貧困勵志文章
大學晨讀勵志文章
大學夢想勵志文章
復旦大學高考勵志文章
大學夢想勵志文章精選
關於大學夢的勵志文章
大學關於勵志文章精選
大學成長勵志文章
關於大學拼搏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