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學生疾病預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春天的腳步近了,正是踏青相聚的好時節,然而春季也是流行性疾病的高發期,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預防流感,春季氣溫溫差較大,乍暖還寒,老幼病弱者應隨時增減衣服,不宜過早脫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腦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鍛鍊身體。睡眠不足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動生火,招致外感內傷。

  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處事勿過於急躁,要時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菸、少喝酒及咖啡。吸菸最易損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誘發疾病發作。菸酒及咖啡都會刺激神經興奮,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緊張和疲勞”,其實反而削弱了人體的抗病力。

 

  5、遠離過敏源,遠離人群密集場所。

  春季疾病易發的兒童疾病

  手腳

  易發疾病:受涼感冒,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常見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發,以5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

  預防方法

  保暖:冬去春來,當孩子受涼、過食、過勞或驚恐之後,身體抵抗力降低,病毒和細菌會乘虛而入。因此,家長應該在乍暖乍寒的春季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注意手腳的保暖,抵禦寒冷,防病保健康。

  勤洗手,戴口罩: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家長儘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出門最好給寶寶帶上口罩,降低受感染的機會。出門回來、飯前便後要勤洗手,經常讓孩子用淡鹽水漱口,清潔口腔。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

  一旦發現寶寶有發燒、有皮疹等症狀,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寶寶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肚子和腸胃

  易發疾病:腹痛腹瀉

  俗話說“病從口入”,春季病毒細菌滋生,寶寶的腸胃也會變得異常敏感。寶寶飲食不當或者受到病毒感染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拉肚子的症狀。而腸胃敏感的寶寶也很容易在春天發生過敏症狀。如果保暖不小心,小肚肚著涼,很容易引起春季腹痛、腹瀉。

  預防方法

  暖胃:如果寶寶是因為小肚肚著涼而引致腹瀉、感冒。那麼家長就應該做好寶寶小肚肚的保暖工作了。腹部的保暖,建議家長給寶寶戴個棉肚兜,既能維護寶寶胃腸道的功能,促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涼而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注重寶寶的飲食衛生:食物講究衛生飲食不規律,或者不注意清潔衛生,很容易招致胃腸道感染。不要讓孩子直接吃生的或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玩具與食具定期煮沸消毒。哺乳期的家長更要當心寶寶的飲食衛生,給寶寶餵奶前最好用溫開水洗淨乳頭,奶瓶和奶嘴等食具都要及時清洗乾淨並消毒。

  春季流行病及其健康處方

  一、肺結核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和緩發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是痰中帶菌的開放性病人。主要是通過飛沫和塵埃傳染,帶菌的痰汙染物具和食物也可傳播。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良者,過度疲勞的人易感染此病。近年發病有上升之勢,對學生群體健康有較大影響。

  症狀體徵:病人初期僅有全身不適,疲乏,食慾下降。午後體溫升高,自覺臉發燒,下午4~8時最高,清晨降至正常,夜間大多數有盜汗。大約半數病人咳嗽、咳痰或咯血。

  健康教育處方

  1.開展健康教育,不隨地吐痰,搞好環境衛生。

  2.有疑似症狀的學生應積極到衛生機構進行胸部X線透視、痰液檢查等以明確診斷。

  3.嚴格管理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對結核病人的痰和餐具、茶具消毒處理。

  4.加強營養,注意休息,使生活規律化。

  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亦稱為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腸道病毒70型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游泳池水被病毒汙染後傳染性強,可經手、眼科器械、毛巾、昆蟲等傳播。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很快,發病集中。

  症狀體徵:潛伏期一般24小時內,少數可達6天。起病急,迅速出現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眼痛、流淚。2~3天后可出現典型表現為結膜下出血,出血程度不等。亦可出現一過性上皮性角膜炎。兒童病程較短,一般2~3天,成人可長至1~2周。

  健康教育處方

  1.確診患者應隔離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

  2.禁止去公共浴池及游泳池,患者用過的毛巾、手帕等煮沸消毒。

  3.接觸患者後應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春季小學生疾病預防
胃炎吃什麼藥好得快胃炎患者的日常調養方法
相關知識
春季小學生疾病預防
春季小學生疾病預防
春季呼吸道疾病預防
春季小學生健康知識
中小學生暑假預防中暑視訊
中小學生暑假預防溺水安全教育視訊
中小學生如何預防家庭火災
小學生怎樣預防地震
小學生如何預防地震
學校疾病預防管理制度範本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