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劍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太極劍是屬於太極拳門派中的劍術,具有太極拳和劍術兩者的風格特點。太極劍作為太極拳系列的組成部分,在古代劍術的基礎上,改造發展而成。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介紹

  1、太極劍健身祛病機理

  太極劍是武術拳技與氣功原理的有機組合,太極劍練好了,就是氣功,打太極劍就等於練氣功中的“動功”。太極劍作為有氧代謝運動,它強度適中、節奏分明、連綿流暢,加之意念導引、精神專注、動靜結合,鬆靜自然。

  以及吐納調息,呼吸深、細、勻、長等,因而加強了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防禦功能。用中醫的理論來解釋,就是通過太極劍的鍛鍊。

  使人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精、氣、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標參量達到內在的和諧平衡及自身與自然界外在的和諧平衡,使人進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調控、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2、太極劍健身祛病特點

  太極劍的強身健體以及對慢性疾病的康復治療作用,歸納起來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整體性” 和“全面性”。

  所謂整體性,是指太極劍健身及醫療康復作用,是整體把握生命機能,注重“生命之樹”的培基固本,增益正氣***維繫生命的能量***,而不是針對某些具體疾病或某個區域性起作用的特殊療法。

  太極劍是從整體上發揮作用,通過鍛鍊強化和旺盛生命機能,使之自我調控、對疾病進行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劍健身是一種“整體療法”。

  所謂全面性,是指太極劍的醫療康復作用十分廣泛。對人的神經系統、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感覺系統的許多慢性疾病都有防治效果。

  而且還能增高減肥、健美身形、美容黑髮、延緩衰老,同時還能平和心態、振奮精神、消除抑鬱、開朗性格。

  它對於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疾病都有康復治療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性命雙修”。所以很多學者把太極劍健身說成是“全科治療”

  3、太極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養生太極劍是提高健康本能的自我修煉技術,其基本功法是意氣運動,通過意氣運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過練拳使人體賴以生存之氣沉聚于丹田,使“丹田”之氣充盈。

  然後氣的自然執行和練拳時以意領氣使氣循經執行,以疏通經絡,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祛除疾病的作用。

  中醫認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氣為百病之先"、"百病生於氣"之說。氣機失調、氣鬱、氣滯、氣虛、氣陷、氣逆、元氣虧虛、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等等,都是常見病因。

  而且因"氣"之病,又可導致"血"分的疾病,即氣血不和的疾病。如氣滯可以導致血瘀,氣虛可以導致血虛、血不當經而出血等,因氣血之病進一步發展又可導致陰陽失於平衡而發生內分祕失調、血壓高低等疾病,說明了很多疾病是先由"氣病"發展來的。

  古代醫家李東垣說:"養生當實元氣",通過練功能使內氣充盈,可以"實氣",使虛者強之,鬱者通之,逆者順之,陷者升之,從而達到治病養身的目的。抱朴子雲;"善養氣者,內以養身,外以祛病"。

  人以氣為本,所以練氣是治病的關鍵之一,"以意領氣"又是練氣之法,意氣運動是養生太極劍的核心。"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這是中醫的氣血理論之一,氣壯則可以帥血以執行,又是生血之力,血氣旺則是氣化之物質基礎,只要氣血充沛,血脈暢行,營衛調和,人體就可以"陰平陽祕",百病可防,已病可愈。

  養生太極劍的身正、體鬆、心靜、氣勻的狀態,以及意、息、氣、勁的功法之核心是意氣運動,意氣運動是達到療疾健身以及練成太極內功、健康長壽的基礎功夫。

  練習42式太極劍的好處

  一、常練太極劍對於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習練太極劍,要求習拳者全身放鬆。所謂全身放鬆,就不僅僅是肢體放鬆。尤其要求思想、意識放鬆。思想、意識放鬆不是空洞無物,不思不想,而是要求思想、意識集中,使意、氣、行有機結合。

  這樣就使大腦皮層內的興奮點集中於某一區域。根據生理學中的負誘導現象,大腦皮層其一區域興奮的加強。勢必使其他區域的興奮減弱,起到抑制的作用。

  從這個線索開始,我們會發現經常練習太極劍的人,可以抑制大腦皮層中某些慢性病灶的興奮,起到對慢性病的積極康復和治療作用。

  現代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現代生活的一大特點:快節奏,效率高,許多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身心長期處於超負荷的緊張狀態,甚至於出現體力透支現象,長此以往勢必會危害身體健康。

  因為當人們的精神負擔處於極限狀態時,血液及內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便趨於消失。這種狀態會持續好幾個星期,直到緊張狀態完全鬆弛才能恢復。正是這一時期人體的免疫力很低,各種傳染病、腫瘤等就會乘虛而入。

  據美國醫學專家調查發現,有60%的患者所患疾病與生活緊張有關,其中尤以胃腸病、動脈硬化、心臟病、偏頭痛和精神疾病為甚。

  練習太極劍要求放鬆,全神貫注,使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消除大腦疲勞,從而保持內分泌平衡並且提高身體免疫力,對疾病產生抵抗力。

  二、常練太極劍對於運動系統的影響

  人老從腳上開始,許多老人說自己老了。口頭禪就是“腿腳不靈便”。這就說明,腳是這一人體的運動器官之一,是一個奇怪的器官。它雖然被人們踩在下面,但卻與人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們全身206塊骨頭,一隻腳就有26塊;它還有33個關節,20條肌肉,一百多條韌帶。更令人驚訝的是,《黃帝內經》就曾記載了中國古代傳統醫學有“觀趾法”,即通過對人的一雙腳的觀察來診斷人的健康與否。

  足部本身是一個小宇宙,每一個細胞也是一個小天地。通過足部反射區的按摩,刺激位於足部的神經末梢,能對細胞之活動產生重要及直接的影響,也影響人體各組織系統的活動,甚至影響消化吸收、生長髮育、內分泌、胃腸蠕動、神經反射、生殖等功能。

  簡言之,即通過足部反射區之按摩,使神經系統得到調節,從而達到體內各器官系統之功能平衡。

  腳的狀況標誌著一個人的健康狀況,人到中年,步履開始蹣跚,行動也逐漸遲緩,特別是現代人物質條件好,交通方便,步行機會很少,腳趾活動的減少已成為許多“文明病”的病因。

  除了腳,運動系統最主要的器官之一就是膝關節。人在四十歲左右,肌肉開始萎縮,與膝關節有關的肌肉力量也跟著弱化。由於重力作用,膝關節上下關節面上的軟骨遭到破壞,關節間隙狹窄,骨刺形成,有時還有關節積液,即發生關節老化。

  人在走路時,膝關節要承受相當於2至3倍體重的力量,上下臺階時更要大些。如果是已經發生病變的關節就會產生劇烈疼痛。疼痛時使人不願活動,而活動減少又會使肌肉進一步弱化,肌肉弱化又促進關節進一步老化,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

  太極劍要求腳五趾抓地,氣降湧泉的同時還要分清虛實,腳步穩健,動作輕靈,邁步如貓行等,在鍛鍊過程中全身大小肌群和關節都參加活動。每招每式,骨骼、肌肉和關節都得到靈活運動。

  一套拳打下來,骨骼、肌肉、關節都在無意識中得到運動,從而改善關節韌帶彈性,增強肌肉堅韌和伸縮力。

  如果按照足道養生闡述的觀點,我們在習練太極劍過程中,要求五趾抓地,經常是獨立支撐全身,對雙腳反射區是一種良性刺激,因此,不僅可以鍛鍊腳部力量。提高關節、韌帶的靈活性、柔韌性,而且對全身其他臟腑等組織也會產生良好作用。

  科學家們指出,比較之下,動作舒緩、注意平衡的太極劍或許能幫助老年人意識到自己的體能、靈活和耐力的極限,使其在行動中更為小心,達到防止摔倒的目的。

  經過我們調查發現太極劍組發生脊柱畸形有25.85%,對照組為47.2%,太極劍組人員彎腰時手能觸地者佔77.4%,對照組只有16.6%,常練太極劍的人摔倒和骨折率都遠遠低於不練拳的老人,相對於不練拳的人來說其拳腳比較輕盈、靈活。

  體育協會專門做過這樣的研究,分兩組老年人,一組練健身房的器材,另一組練太極劍,兩組比較,練拳這一組,平衡能力強,腦子好,走路不會摔跤,骨折的發生率減少50%。

  最後美國人得出結論:結合中國東方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錢的太極劍比現代的器械效果好得多。

  三、常練太極劍對迴圈系統的影響

  迴圈系統是一個封閉的管道系統,按管道內流動的物質不同,分為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我這裡著重談談心血管系統。美國心臟協會稱:患心臟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吸菸和血液中膽固醇過多。

  目前人類的“第一殺手”是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除了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手段是運動。而太極劍是最有效的運動專案。

  因為太極劍要求“用意不用力”,其勢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用勁如抽絲,連綿不斷,每招每式勁達四梢,這種緩慢柔和的運動,會促使血管彈性增加,毛細血管增強。

  加強心肌的營養,同時使血管神經穩定性增強,更能適應外界的刺激。醫學科學家證實,運動可以增加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簡稱HDL***,它是血液中的良性膽固醇。

  可以幫助身體除去或降低惡性的低密度脂蛋白***簡稱LDL***,進而降低動脈硬化以及心腦血管梗塞的危險。科學實驗證明,柔和緩慢的運動可以稀釋血液。因此,太極劍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無疑是理想的手段。

  高血壓的病因。除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症狀性高血壓即某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外。大約90%的患者都是查不出原因的原發性高血壓。

  一般認為這類高血壓系長期的精神緊張刺激和情緒激動,致使大腦皮層功能減退,導致皮層下神經中樞功能紊亂,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收縮***所致。

  因此,除了遵照醫囑服藥外,通過練習太極劍,使精神放鬆,恢復神經中樞的功能,使全身小動脈避免痙攣是有效的辦法。

  據北京運動醫學研究對此觀察,經常打太極劍的老人平均血壓為134.1/80.8mmHg,動脈硬化率為39.5%;而對照組一般正常老人,平均血壓為154.5/82.7mmHg,即高壓比練太極劍的老人高出20mmHg,動脈硬化率為4***%,比練太極劍的老人高出約七個百分點。

  四、常練太極劍對於呼吸系統的影響

  氧是人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成人每分鐘耗氧量至少在0.25立升以上,人體內氧的貯量僅約為1.5立升左右,因此生命活動所需氧氣就只有靠呼吸空氣中的氧獲得。吸入人體的氧氣經過肺臟,通過血液,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

  組織細胞利用氧將攝入人體內的脂肪、蛋白質、糖等氧化分解,產生可供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供給人在勞動及生命活動中的應用。與此同時,身體中還會產生二氧化碳,它在人體內不能長時間逗留,通過血液被輸送到肺臟,再由肺臟通過呼吸排除。

  這是氧在人體內參與生物氧化的正常生理過程。正是這種頻繁的不間斷的呼吸及氧參與能量轉化的過程,才維護了人體生長髮育和代謝過程。

  工作繁重,學習緊張,生活節奏加快,均可造成缺氧。缺氧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輕者頭暈乏力,心悸氣短,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思維難有條理;重者頭痛惡心,嘔吐,四肢動作欠協調,意識喪失,血壓下降,甚至死亡。

  慢性長期缺氧,表現為疲乏無力,心煩急躁,可帶來全身各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

  對缺氧者可以使用氧保健,如氧吧,微小型行動式製氧器等等。但是最有效的補氧方式是堅持鍛鍊。太極劍要求採用腹式呼吸,“濁氣去而清氣來”、呼吸保持深、長、細、勻,並且與動作協調,這就使呼吸肌***橫膈肌和肋間肌***得到很好的鍛鍊。

  長期習練,可以加強呼吸深度,增大肺活量。這樣,當人們負擔較重的工作時***如負重、爬山***,只要調整呼吸深度,就不會感到“上氣不接下氣”了。同時,由於腹式呼吸。

  使橫膈肌的運動範圍增大,使胸腔的體積變化增大,腔內的負壓和腹壓變動也就增大,使靜脈血更快地迴流心臟,從而加快了血液迴圈,促進了新陳代謝。

  五、常練太極劍對於消化系統的影響

  太極劍活動以腰為一身之主宰,能鬆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腰的轉動幅度大,帶動胃、腸、肝、膽、胰做大幅度轉動。

  同時,深、長、細、勻的呼吸。橫膈肌活動範圍的擴大,對於肝、膽起按摩作用,可以消除肝臟淤血,改善肝功能,甚至治癒肝炎等疾病。

  同時,加強胃腸的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進而改善整個消化系統,治療胃腸方面的慢性疾病,效果非常明顯。陳氏太極劍在練習過程中要求氣沉丹田和長久練習後的丹田內轉,使人體的臟腑得以自我按摩,尤使小腹內的性腺系統的功能得到改善。

  氣沉丹田其重點是修煉下丹田,即臍下一寸三分處,久煉此部位,使性腺的功能得以改善,性激素分泌增加。生理機能增強,特別是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重要過程,實現還精補腦的功能。

  從而使大腦洗心滌濾,氣血平衡,陳氏太極劍這種獨特的丹田內功與整體運動結合起來,就可以使人體生命力旺盛,起到祛病延年,養生健身,健康長壽的效果。

  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也沒有包治百病的醫療體育,太極劍也不例外。但凡用練太極劍輔助醫療的患者,是必須持之以恆的。

  常見為療病而練拳的人,有的往往急於求成,企圖在短時間痊癒疾病,練了一陣子,在達不到目的時,就不再練了。

  有的經過較長時間的太極劍鍛鍊,並依靠綜合療法***如配合藥物等各種療法***治好了疾病,達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堅持練拳了。但這種人獲得的也僅僅是小效、近效,而不是大效、遠效。
 

太極拳防治老年痴呆的功效
太極拳步法在實戰中的應用
相關知識
太極劍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太極拳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太極拳的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太極拳的中醫原理及祛病機理與特點
太極拳健身治病的原理
趙堡太極拳的身法及其拳架特點
太極拳各流派的起源與特點
太極拳健身運動的醫療保健作用
太極拳健身的四大妙處
打太極拳健身的好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