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穴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冬至一陽來複,此節氣是一年節氣之重,關係到來年的身體健康。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灸身柱

  身柱穴,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身,身體也。柱,支柱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強勁飽滿之狀。冬至季節,陰極陽生,所謂一陽生,是艾灸貼敷,促進陽氣升發的好時節,今日必灸穴,身柱也!助陽氣初生。同時此穴也適合於兒童,小孩子沒事就灸身柱。灸灸身柱可以讓人家長得高大,而且身體非常壯,不容易感冒。灸法同神闕穴!

  2、灸命門

  命門在脊柱區,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艾灸命門有補腎溫陽之功。是冬至進行艾灸的良穴。

  3、灸神闕、灸關元

  方法: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0.2~0.3釐米厚的薑片,中間用三稜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神闕穴和關元穴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區域性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壯,以面板區域性潮紅不起皰為度。

  冬至選艾灸 灸出好身體

  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冬至保健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艾灸就是不錯的選擇。在冬至時,選取具有強身保健作用的穴位,在此穴位上施行艾灸。將節氣、艾灸和穴位三者結合,冬至艾灸保健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還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冬至的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古代養生修煉均非常重視這一時期,認為人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艾灸是將艾葉經過特殊加工製成無煙艾條,用點燃的艾條灸薰特定的穴位,並且配合外用的中藥,通過經絡睮穴的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韓國、日本以及很多歐美國家都把艾灸廣泛運用於養生、美容及預防醫學領域。

  艾灸的功效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1.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生各種疾病。艾灸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可以滋陰又可以壯陽。2.調和氣血。氣是人的生命動力,血為人的基本營養物質,氣血充足,執行通暢,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血,又可以疏理氣機,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3.溫通經絡。經絡是氣血執行之通路,經絡通暢,氣血才能正常執行,使營養物質正常輸送;寒溼等病邪閉阻經絡,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而艾灸散寒除溼的功效非常顯著。

  艾灸保健雖然效果不錯,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項。首先,在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其次,冬季很多人的衣著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另外,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也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出汗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裡,溫和灸10分鐘左右。

  冬季艾灸保健常用養生要穴——關元穴、中脘穴和足三裡穴來溫補脾腎,有補益腎氣,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功效。

  關元穴功能:該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要穴,長期施灸可使人元氣充足,具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能調治諸虛百損及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足三裡穴功能:該穴位於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簡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從膝蓋正中往下摸取脛骨粗隆,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1寸。常灸足三裡穴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驅邪防病之功效。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中脘穴功能:該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對胃部疾病的全部症狀均有非常好的冬季艾灸保健常用養生要穴——關元穴、中脘穴和足三裡穴來溫補脾腎,有補益腎氣,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功效。效果。

冬至養生保健
黃帝內經冬至養生
相關知識
冬至養生穴位
女性冬季養生穴位有哪些
冬季養生穴位
冬至養生方法
人體養生穴位按摩
冬至養生食材有哪些
冬至養生祝福語
冬至養生食譜有什麼推薦
適合冬至養生吃的菜有哪些
冬至養生要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