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子小害怕陌生人該怎麼教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孩子在幼年的時候,特別容易膽小,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正確教育和引導,膽小會變成自卑的心理,影響孩子一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孩子膽小怕事教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膽小怕事教育方法

  1、要順其自然,切勿操之過急。孩子膽怯的不良心理行為是隨著年齡增長,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而來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耐心引導。

  2、不要當眾指責、羞辱孩子。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挫折感,使他更加膽怯和退縮。當孩子不肯叫人時,不要當著客人的面強迫他叫,也不要說"人都不會叫,是個啞巴"等責罵和羞辱的話,而應當等客人離去後再耐心教育和鼓勵孩子。

  3、創造條件,擴大孩子的接觸範圍。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廣泛接觸社會,引導孩子與其他人接觸,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遊戲、購物、接待客人等活動中去。對不敢去找別人玩的孩子,可先帶他觀看別的小朋友遊戲,當他被別人的歡樂情緒感染時,請別的小朋友來邀請他,並鼓勵他積極參與。

  4、放手磨鍊孩子。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鍊。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或怕其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說:"你不行","你還小"。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家長應努力不去幹涉他怎麼玩。

  5、樹立正面的榜樣。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孩子內向的引導方法

  首先家長對孩子的害羞不要大驚小怪

  一個害羞的孩子可能在面對陌生人時會顯得有些笨拙。作為父母,你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認為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如果孩子執意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一個勁地要求孩子做,更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是個害羞的孩子”,甚至拿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較。

  然後多讓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經常帶你的孩子走出家門,讓他多和其他人接觸。帶他去公園的人群中看小朋友們放風箏、看爺爺奶奶打太極拳;參加一些媽媽的俱樂部、和小朋友一起用餐,滑滑梯,玩積木等。多帶孩子一起去發現生活中充滿樂趣充滿歡快的地方,孩子會情不自禁地喜歡上它。慢慢地,害羞就會自動消退。

  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做準備

  父母要多花一些時間引導孩子,讓他適應和別人的交往。每次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之前,不要一再催促孩子“今天你可要記得和別人打招呼話”之類的。這樣不但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還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如果臨走前孩子不願意說再見,你可以對孩子這樣說:“媽媽知道你還沒有準備好說再見,是嗎?沒關係,我們下次再說。”這樣會減緩孩子緊張的心理。

  多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家附近有幼兒園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帶自己孩子一起加入。這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樂趣。可能在一開始孩子會寸步不離地跟著你,但慢慢地他就會試著加入孩子們的隊伍。不過如果孩子想走,一定不要勉強他繼續呆下去,只有讓孩子感覺輕鬆自然,才有利於緩解他的羞澀。

  多做社交遊戲

  父母可以經常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做此類遊戲。比如,你們可以模擬一次購物,你做店主,孩子做顧客。又或者做警察和行人問路的遊戲。這樣可以讓孩子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社交場景,孩子也能學到更多社交禮儀,從而變得大膽。

  兒童常見的心理偏差

  膽小敏感的性格

  有些孩子很敏感,他們嬌弱得很,比如碰到陌生人的時候總是忸怩羞澀地躲在媽媽的身後,牢牢拽著媽媽的衣角,探著半個小腦袋看著初次見面的陌生人。此時,父母自然希看自己的孩子能大方一點,可是孩子卻還是如此敏感和緊張。這種性格的主要表現:對外界環境表現出異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變化就使他緊張不安;人際交往的能力比較差,喜歡獨自安靜地玩一些自己比較熟悉的遊戲;行動比較緩慢;情緒比較平靜;依靠性強,不願意表達自己的要求。對於孩子的敏感性格,很多父母會對寶寶發脾氣,希看寶寶能大膽起來。但是這麼做的結果是寶寶更加敏感和膽小。

  膽大冒險的性格

  有些孩子膽子很大,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讓父母汗顏的事情。比如他們會將玻璃製品隨便扔向牆壁,他們會不在乎插座和開關,甚至在家中玩火……對於寶寶的這些表現,媽媽的神經總是緊繃繃的,生怕孩子再做出什麼膽大和冒險的事情來。專家分析,孩子膽大冒險的性格主要有以下的特徵:總是處於一種興奮的情緒狀態,習慣性地動手往摸摸東西,用腳往踢踢四周的物品;按自己的想法往行動,從不考慮後果,也記不住以前得到的教訓;喜歡攻擊、侵犯他人,逆反心理比較強。

  乖而冷漠的性格

  有些寶寶特別乖,父母感到特別省心。他們吃飯穿衣都可任大人擺佈,家中來了什麼人他們從來都不會關心。但是,這種寶寶進進幼兒園時,父母往往開始擔心了。由於寶寶太乖了,即使被小朋友欺負了也不會反抗,被老師批評了也不在乎。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呢?

  專家以為,孩子形成這種性格的原因,多是由於他們從小就有更多的時間一個人自得其樂,而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很少給予關注,養成了一種對外界環境冷漠而不敏感的性格傾向。其主要表現:對外界環境極少表現出普通孩子的愛好,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無論開心與否,都沒有明顯的反應;比較溫順,行為和生活卻很有規律;很少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需要;沒有固訂婚密依戀的人。當今社會是一個誇大情商的社會,冷漠而不敏感的性格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因此,及早改變寶寶的這種性格偏差對寶寶很有幫助。

  衝動多動的性格

  衝動而多動的孩子總是讓父母又喜歡又頭痛,喜歡他們活潑和可愛,頭痛他們太無“紀律”。比如,他們在幼兒園裡總是動個不停,喜歡捉弄其他的小朋友……只有在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前才能安靜一會。專家指出,有多動傾向的孩子,往往表現在喜歡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很難將精力集中於某一件事情上;精神抖擻,行為多動,但有的時候能靜下來。

  家長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引導人,也是自己孩子的教育者,因此,家長必須要關注到孩子的日常活動,讓孩子在內心中養成一種良好的心理健康習慣,減少孩子心理偏差出現的機率,鼓勵孩子的優秀行為和方式。


孩子畏懼自己的班主任該怎麼處理
孩子多少歲可以開始性知識教育
相關知識
孩子膽子小害怕陌生人該怎麼教育
小孩子害怕班主任該怎麼處理
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
小學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小孩子愛哭應該怎麼教育
教育孩子從小培養經商意識怎麼教育
小學生家長該怎麼教育孩子
小學一年級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小學生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才好
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