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冠心病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大家知道冠心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冠心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歡迎閱讀。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1、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患者還需要控制食糖攝入。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並使血脂升高。

  經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於蔗糖,蔗糖高於澱粉。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的食糖量可佔一日熱能的15~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於其它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4、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也很重要。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並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冠心病的病因

  1、年齡與性別

  40歲后冠心病發病率升高,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絕經期後與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

  除年齡外,脂質代謝紊亂是冠心病最重要預測因素,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險性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LDLC水平每升高1%,則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獨立預測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異常,後兩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3、高血壓

  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關係密切收縮期血壓比舒張期血壓更能預測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縮期血壓比90-94mmhg的舒張期血壓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

  4、吸菸

  吸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與吸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用量-反應關係。

  5、糖尿病

  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佔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

  已明確為冠心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義為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與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關。

  7、久坐生活方式

  不愛運動的人冠心病的發生和死亡危險性將翻一倍。

  冠心病的常見臨床分型

  1、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表現為心臟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為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肌纖維化引起。臨床表現與擴張型原發性心肌病類似,近年有人稱之為“缺血性心肌病”。

  2、粹死型冠心病

  因原發性心臟驟俘而淬然死亡,多為缺血心肌局部發生電生理紊亂,引起嚴重心律失常所致。

  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

  症狀嚴重,由冠狀動脈閉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壞死所致。

  4、隱匿型冠心病

  亦稱無症狀型冠心病,病人無症狀,但靜息時或負荷試驗後有sT段壓低.T波減低、變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心電固改變;病理學檢查心肌無明顯組織形態改變。

  5、心絞痛型冠心痛

  有發作性胸骨後疼痛,為一時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病理學檢查心肌無組織形態改變或有纖維化改變。


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的典型症狀與具體病因
相關知識
冠心病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血壓高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肝炎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腸胃不消化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障礙性貧血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慢性肝炎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少精症患者有什麼飲食原則
肝病患者有什麼飲食注意要點
肝病患者有什麼飲食注意事項
肝病患者有什麼飲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