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食療方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2日

  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土茯苓的食療方

  土茯苓烤銀鱈魚

  材料

  銀鱈魚肉400克,錫紙一張。調料1、茯苓25克,香茅草5克,芹菜25克,洋蔥25克,蔥、姜、蒜末各50克,海天老抽15克,海天生抽50克,川湘辣醬25克,李錦記海鮮醬15克,清水200克。2、麥芽糖25克,紅醋10克,黃油10克。

  做法

  1、將調料1中的全部調料入淨鍋中燒沸冷卻調成香料滷,銀鱈魚肉切成0.8釐米厚的大片,浸入香料滷醃漬約5分鐘。

  2、將銀鱈魚肉從香料滷中撈出瀝乾,然後用麥芽糖、紅醋調製皮水,均勻地刷在銀鱈魚表面,放在風口吹約2小時。

  3、烤盤上鋪一張錫紙,均勻塗上一層黃油,放上銀鱈魚肉入烤箱,上火280度,下火150度,烤10分鐘取出裝盤即可。

  綠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綠豆50克,紅糖適量。藥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溼熱,解毒涼血。

  做法:綠豆洗淨,土茯苓洗淨,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可飲食。

  說明:綠豆有解毒清熱作用,加土茯苓祛溼利水,使癤瘡加速愈復。

  土茯苓的作用

  ①《本草拾遺》:"調中止洩。"

  ②《本草圖經》:"敷瘡毒。"

  ③《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④《綱目》:"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溼,利關節,止洩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硃毒。"

  ⑤《本草正》:"療癰腫、喉痺,除廚身寒溼、惡瘡。"

  ⑥《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瘡、疔瘡,炙汁塗敷之,煲酒亦可。"

  ⑦《本草再新》:"祛溼熱,利筋骨。"

  ⑧《陸川本草》:"治腳氣。"

  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心胃氣痛,腎炎。"

  ⑩《江西草藥》;"殺蟲解毒。治瘰癧,小兒疳積。"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風溼性關節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土茯苓的簡介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

  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本草綱目》認為土茯苓能祛風溼,利關節,治拘攣骨痛。

  中醫認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溼、利關節等功效。

  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

  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溼疹等也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草從新》指出,“肝腎陰虧者勿服。”
 

土茯苓的營養分析與功效
土茯苓燉湯的提醒與功效
相關知識
土茯苓的食療方與作用
土茯苓的食療方與功效
土茯苓的食療方與功效
食用菌的食療方與作用
楊桃的食療方與作用
土茯苓的食療作用
土茯苓的食療作用有哪些
土茯苓的食療作用有哪些
靈芝的食療方與藥用作用
土茯苓的治療作用和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