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震知識黑板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地震,聽著就讓人毛骨悚然,它會吞掉人的生命,瞭解一些關於地震的小常識是必要的。下面就隨小編看看地震知識黑板報內容,希望喜歡哦。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地震知識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颳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主要屬於哪幾型別?

  主要屬於構造地震。據統計,構造地震約佔世界地震總數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個基本引數是什麼?

  地點、震級和發震時刻。

  3.什麼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4.地球內部可分為幾層?哪一層常發生地震?

  地球內部由表及裡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據統計約有92%的地震發生在地殼中, 其餘的發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約能發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 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6.根據成因地震分為哪幾類?

  按成因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類。因人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動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動。我們一般所說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7.什麼叫震源深度?何謂淺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的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0 —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

  8.何謂地方震、近震和遠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內的稱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稱為近震; 震中距超過1000公里的稱為遠震。

  9.什麼是震級?影響震級的因素有什麼?

  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10.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哪幾類?

  按震級大小分:7級和7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大震;7級以下、5級和5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強震或中強震;5級以下、3級和3級以上的,稱為小震;3級以下、1級或1級以上的稱弱震和微震。小於1級的稱為超微震。

地震科普知識黑板報
保護眼睛預防近視黑板報
相關知識
關於地震知識黑板報
關於防火知識黑板報資料
關於防火知識黑板報內容資料
關於科普知識黑板報
關於科普知識黑板報分享
關於科技知識黑板報版面
地震知識黑板報圖片
關於安全知識黑板報圖片大全
關於法律知識黑板報
關於安全知識黑板報圖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