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校慶總結會講話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校慶活動剛剛落下了帷幕,校長召開校慶總結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在社會各界和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援下,經過全院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我院三十週年校慶取得了圓滿成功。

  本次校慶很好地堅持了“簡樸、熱烈、難忘”的原則,突出了“弘揚環保精神,彰顯環境教育特色,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推進學院又好又快發展”的主題,受到了各級領導、兄弟院校及嘉賓、廣大校友和學院老領導、離退休教職工、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通過校慶活動,不僅充分展示了我院三十年辦學取得的成就和良好精神面貌,激發了全院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的責任感和凝聚力,拓展了對外交流的渠道,而且擴大了學院的社會影響,提升了學院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可以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對內凝聚人心、對外提升形象的重要活動,是一次繼承優良傳統、弘揚奮進精神、彰顯環保特色的有意義的實踐。

  校慶期間,全院師生員工以強烈的主人翁精神、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全身心投入校慶活動,在完成學院黨委制定的三項重點活動、九項重點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為三十週年校慶各項活動的成功舉辦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校慶籌備工作委員會,向所有為校慶付出辛勤勞動、做出積極貢獻的師生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總結我院的三十週年校慶活動,我認為其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黨委高度重視,組織措施有力

  20xx年10月,學院正式決定籌辦三十週年校慶。隨即學院印發了第一稿《建校三十週年校慶籌備工作方案》,併成立了“三十週年校慶籌備工作委員會”,由黨委書記韓德才、院長張永利親自掛帥,籌備工作委員會由學院領導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共40人組成,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成立了校慶辦、祕書組、會務組、宣傳組、校慶專場文藝晚會組、學生活動組、校友聯絡組、學報院志編輯組、學術交流活動組、離退休老幹部聯絡組、財務組、後勤保障組、安全保衛組。各工作組在整個籌備過程中都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各組分工明確,又協作配合,高質量的完成了各項工作。

  三十週年校慶籌備工作委員會確定後,在整個籌備過程中,先後8次組織召開校慶專題會議,韓書記、張院長多次參加會議,並親自指導校慶籌備工作。校慶前期,學院領導周例會首先聽取校慶籌備進展情況,可以說,黨委的高度重視、組織機構的完善、各工作組的高度負責為校慶籌備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方案切實可行,職責清晰明確

  校慶籌備工作分兩個階段,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和20xx年7月——9月。在20xx年10月,學院黨委印發了第一稿《建校三十週年校慶籌備工作方案》,《方案》中健全了工作機構,成立了活動工作組,明確了各組的職責分工,初步確定了校慶的時間、地點、主題和指導思想,明確了校慶活動的主要內容,制定了詳細的工作進度表。

  20xx年7月,在圓滿完成了前期籌備工作的基礎上,學院又修訂印發了《建校三十週年校慶籌備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並細化了各組職責分工,重新明確了校慶時間、地點、邀請來賓範圍,並及時在校園網中公開,同時調整了校慶活動的內容,把後期工作進一步細化,明確重點,按工作步驟督促檢查,使得各項工作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與“學院校慶工作方案”配套,各籌備組制定了各自的工作方案,並伴隨校慶籌備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而完善。

  可以說,校慶總體方案與各分項工作方案的科學制定、周密安排、嚴格實施,為校慶順利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校慶辦公室統籌有力,各組各部門協同配合 校慶辦公室作為專門負責三十週年校慶綜合協調部門,從前期廣泛調研、制定籌備工作方案、徵集學院形象元素、建立校慶網站、製作宣傳畫冊、製作學院宣傳片徵集、學報校慶專刊和校慶徵文印製,組織教學科研成果展、專家學術報告會、校友座談會,以及校慶文藝專場晚會籌劃、校慶郵票和紀念品的設計製作,到各級參會領導、來賓、校友的邀請和接待,等等,都做到了認真負責、統籌有力、成效突出,既有巨集觀上的協調,也有微觀上的具體督促、落實。全體同志全心全力投入校慶工作,長期加班加點、高強度工作。特別是米寶昌同志作為校慶辦公室主任,精心組織、高度負責、一絲不苟地做好各項工作,充分體現了老同志的愛崗敬業精神和模範帶頭作用。

  校慶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組各部門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同時三十週年校慶也是對全院師生素質和能力的一次集中檢閱。在整個校慶工作過程中,全院上下主動關心校慶、積極參與校慶、為校慶爭做貢獻,廣大師生及幹部職工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傾力配合,不講條件、不計得失,表現出了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勇於擔當的負責態度,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良好精神面貌,表現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善於打硬仗的優良素質和能力。這是三十週年校慶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四、後勤保障到位,安全措施完善

  要辦好校慶,就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撐。在學院建設新校區、辦學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本著節約的原則,發揚“少花錢多辦事,花小錢辦大事,不花錢也辦事”的精神,反覆計算,精打細算。校慶籌備的九項活動和專案,預算為40萬,實際支出66.8萬元,各項籌資、捐助27.4萬元,達到了學院預期的與社會各界加強溝通聯絡的活動目標。

  校慶活動涉及環節多,所需物資種類多,數量大,從校慶籌備時期的辦公用品、宣傳品製作、紀念品採購,到校慶期間的紀念品發放、慶典用品的製作、採購,校友來賓的食宿安排,材料袋的分裝發放,捐款捐物的接收登記,等等,各組工作人員都發揮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保障了校慶物資的供應。

  舉辦建校三十週年慶典,接待領導級別高,參會人員眾多,對安全保衛工作是個極大的考驗。為此,學院制定了《安全保衛工作預案》,從組織領導、現場指揮、力量調配、崗位設臵、突發事件處理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和具體要求。慶典大會和文藝晚會當天,白塔嶺派出所安排多名民警協助慶典現場和文藝晚會現場的安保工作,學院還組織安保人員、志願者全力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確保了慶典當天交通暢通,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為校慶營造了祥和、有序、穩定、安全的環境和秩序。

  在整個後勤保障和安全保衛過程中,校慶辦公室、祕書組、會務組、宣傳組、財務組、後勤保障組、安全保衛組和黨政辦公室、組宣部、財務處、後勤處、後勤集團、保衛處等部門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在此一併提出表揚!

  三十週年校慶活動收到的主要收穫或成效,體現在以下五方面:

  一、擴大了學院的社會影響力

  9月28日上午,學院舉行了建校三十週年慶典大會和新校區開工奠基儀式,隨即秦皇島晚間新聞就在第一時間報道了學院建校三十週年慶典大會和新校區開工奠基儀式,時長達46秒。9月29日7:00,河北人民廣播電臺早間新聞對學院建校三十週年慶典大會和新校區開工奠基情況進行了全面報道。

  9月30日,《中國環境報》在第1版“報眼”位臵刊發了學院建校三十週年慶典大會和新校區開工奠基儀式的情況,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入口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入口網站***今日頭條***、中國環境網、人民網、湖南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入口網站、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入口網站、天津市環保局保護局、和訊新聞網、民主與法制網等11家入口網站對學院建校三十週年慶典和新校區開工奠基儀式進行了轉載報道。文章對我院建校三十年的主要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3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部艱苦創業的歷史,是一部改革探索不斷創新的歷史。30年的勵精圖治,見證了中國環境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將永遠載入中國環境教育的史冊。”這樣的評價對於我院在全國環境保護和高等教育領域以及學院的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本次慶典活動的來賓層次也非常高,曲格平先生、環保部楊朝飛總工、中共河北省委副祕書長王國發、河北省人民政府李靖副祕書長、河北省環保廳姬振海廳長、河北省教育工委郭樹良副書記、秦皇島市副市長張峰、唐山市人大魏文娜副主任、環保部北戴河技術交流中心龍任欽主任等省、部、市有關單位領導都應邀參加了本次慶典活動。因此,為做好接待工作,學院制定了細緻、周密的接待工作方案,實行重要領導“一對一”的接待辦法,使得接待工作熱情、有序。從9月26日開始,到9月28日的3天時間裡,共接待外來嘉賓260餘人,其中接待各級領導50餘人,兄弟院校嘉賓50餘人,友好單位嘉賓40餘人,各級環保系統來賓40餘人,各類校友80餘人。整個接待工作做到了熱情周到、耐心細緻。慶典大會和校慶招待會舉行的圓滿成功,受到與會領導、嘉賓、校友、離退休老同志的一致好評。志願者們熱情大方的言語表達,耐心細緻的服務態度,端莊得體的舉止動作給來賓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了在校學生的精神風貌。在整個慶典大會、校慶招待會和接待過程中,校慶會務組和黨政辦公室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在此一併提出表揚!

  二、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校史資料

  在校慶籌備過程中,形成了一批高質量和具有史料價值的校史資料。經過校慶辦和組宣部近一年的辛苦工作,學院徵集形成了新校歌和校樹***銀杏樹***、校花***玉蘭花***、校慶徽標、校風、教風、學風,特別值得我們珍藏的是曲格平先生重新為我院題寫了校訓,周鐵農副委員長為我院題寫了校風,龍莊偉副省長為我院題寫了教風,新校歌也在校慶文藝晚會上成功演唱;錄製編輯了《建校三十週年建設與發展宣傳片》、《新校區景觀規劃設計規劃宣傳片》、《建校三十週年慶典文藝晚會光碟》、《建校三十週年慶典大會光碟》和《新校區開工奠基光碟》。編撰出版了《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校慶號外專刊》、《建校三十週年校慶文集》。印刷了《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校友通訊錄》。製作設計了建校三十週年校慶宣傳畫冊和紀念郵票。此外,學院《院志》編寫工作也已經完成。這些作品,充分挖掘了學院辦學的歷史,全面梳理了學院的發展歷程,進一步提煉了學院的校園文化和校園精神。在以上資料的徵集、製作、編輯過程中,宣傳部、教務處、學報編輯部、招生就業處、培訓部等部門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在此一併提出表揚!同時,對耀華集團宣傳部的給予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也表示衷心的感謝!

  三、奉獻了一場綠色和諧的文藝晚會

  通過300多名演職人員和組織策劃人員近一年時間的準備和加班加點的反覆排練,經過4次反覆彩排,學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親自把關,認真審查每一個節目,最終為來賓奉獻上了一臺由19個節目組成的以“夢想與期待”為主題的高質量文藝晚會。文藝晚會得到各級參會領導和嘉賓、校友和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特別是學院老院長曲格平先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

  在校慶文藝晚會整個準備的過程,很多老師和學生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專心、精心投入工作,付出了辛勤和汗水,值得表揚、值得尊敬;很多領導親自參與其中,令人感動、令人難忘。同時,通過此次活動,我們也發現了一批可堪大用的人才。

  在文藝晚會籌備過程中,文藝晚會組、學生活動組、後勤保障組、宣傳部、團委和各系部、各處室積極配合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在此一併提出表揚!

  四、成功舉辦教學科研成果展和學術報告會

  校慶期間,學院邀請了環境保護部核安全總工程師楊朝飛和飲用水源處處長石效卷為我院師生做了兩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學院為前來參加校慶活動的來賓準備了教學科研成果展,展覽分“科研課題”、“科研論文”、“自編教材”、“科研獎勵”及“專利”五個部分,除了科研成果展牌外,另有科技成果宣傳片、科研實物、科研軟體系統,吸引了來賓的目光,充分展示出了我院教師近年來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在成功舉辦教學科研成果展和學術報告會過程中,學術交流活動組、學生活動組、校友聯絡組、圖書館和教務科研處做了大量細緻的準備工作。在此一併提出表揚!

  五、加強了聯絡,增進了友誼,促進了交流

  校友是學院發展的重要資源,是學院為社會服務最重要的載體,更是學院寶貴的財富。密切與校友的聯絡,充分挖掘校友資源是校慶主要工作之一。建校至今,學院共培養各級各類學生4萬名,他們遍及全國各地,聯絡難度極大。自20xx年10月校慶工作啟動後,學院便組織人員收集校友資訊,為彙編《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校友通訊錄》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做了大量細緻的校友聯絡工作,完成了《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校友通訊錄》的編輯,並印刷成冊,使之成為校友聯絡的寶貴資料。此外,學院還組織了一場知名校友座談會和學術交流會,為廣大返校校友進行充分的交流搭建了平臺和橋樑,很多校友為學院今後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整個校友聯絡過程中,校友聯絡組、學生活動組、離退休老幹部聯絡組和招生就業處、培訓部、學生處、教務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併提出表揚!

  這次校慶活動我們取得的主要經驗和存在不足:

  一、主要經驗***形成的校慶精神***

  一是通過校慶使社會各界和全院師生看到了一個集體科學決策,書記院長帶頭、成員分工負責、團結堅強的領導班子;二是鍛造了一批服從大局、團結協作,工作精細嚴謹、主動承上啟下的中層幹部和工作骨幹;三是培養了一支善於學習、努力工作、聽從指揮、別能吃苦,善於打硬仗的師生員工隊伍;四是形成了一套事前完善方案、事中狠抓落實、事後科學總結,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標。

  這些既是校慶工作經驗,也是通過校慶凝練出來的校慶精神。這是我們學院的財富,也學院建設與發展的資本和動力。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個別部門和單位的領導站位不高、重視不夠,存在互相推諉,工作不利的問題;二是有部分師生環保意識不強,使我們的校園環保特色沒有很好的彰顯,不和諧的現象時有發生。例如,校慶文藝晚會結束後地面一片狼藉,學生志願者和後勤保障組清理了幾個小時。以上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堅決糾正。

  總結成績是為了繼續發揚,明確不足是為了更大的進步。總體來說,本次校慶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全院廣大教職員工,在校慶籌備和慶典活動期間,默默奉獻,辛勤工作,迸發出巨大的熱情,真正體現了主人翁的姿態,很好的完成了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毋庸臵疑,校慶的圓滿成功是全院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功勞,讓我們繼續發揚校慶精神,以更高的熱情、更強的信心和更紮實的作風投入到學院的各項工作中,為實現學院邁上新臺階的奮鬥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再一次謝謝大家!

校長星期一講話稿範文
校長校慶總結會講話稿
相關知識
校長期末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校慶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校慶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年終總結會講話
校長年終總結會講話***2***
集團公司董事長年終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期末教師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教師會總結會講話稿
校長期中考試總結會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