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對於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規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我國嚴格的規定了受教育的權利,下面是小編為你解答受教育權法律規定有哪些的疑問,希望對你有用。

  

  未成年人朝氣蓬勃、接受力強,又有敏感、脆弱之不足。讓更多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受到良好的素質教育,有利於未成年人提高競爭力,迎接資訊時代的挑戰,而對減少其接觸不良文化現象的影響、實現預防犯罪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頗有積極意義。我國目前已經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保護未成年人是受教育權。

  我國目前已經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這些法律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都有一定的保護,我國現行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未成年人保護法》更是以大篇的條文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給予保護。在《總則》的第三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特別是第三章“學校保護”這一塊

  第十三條,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第十四條,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五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十六條,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裝置。

  第十七條,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十八條,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送工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讀學校應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工讀學校的教職員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第十九條,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義務教育法》則通篇都有保護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法律規範。各地為積極推進這些法律的實施,也紛紛出臺了相關的實施條例。這些法律有力的促進了我國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法律保護。

  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

  受教育權,是中國公民所享有的並由國家保障實現的接受教育的權利,是憲法賦予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指公民享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和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1、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

  2、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機會和物質條件。如某一個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無法上學,他就喪失了受教育權;如果缺乏教育的物質保障或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也可能落空。"受教育權"是一項基本人權,受教育權是中國公民所享有的並由國家保障實現的接受教育的權利,是憲法賦予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指公民享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和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雖然從憲法方面看,受教育權只是20世紀才出現的憲法權利,但是,隨著世界範圍內人們溫飽問題的逐步解決,它越來越受到關注。

  受教育權的權利內容

  1、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學設施、裝置、圖書資料;

  2、按照國家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3、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平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4、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受教育權的主體有什麼權利
受教育權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相關知識
我國法律對於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規定
我國法律對於未成年人受教育權有何規定
爭取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的辦法
關於進一步對老年人實行優待的規定
華人家長沒看管好孩子被指控遺棄未成年人罪是真的嗎?國外法律對兒童保護是怎麼規定的
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交通違章的
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體現在哪裡
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案例
試論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及其矯正制度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