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吃鴨子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處暑節氣有俗語稱“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意思是雖然早晚涼快,但中午仍舊有些熱。當處暑來臨時候,不少地區的朋友會吃鴨肉。那是什麼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處暑吃鴨子的原因

  “處暑”到來表示炎熱的暑天就要終止了,在我國許多地方,處暑意味著涼秋的開始。從這一天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溫差增大、晝暖夜涼;但是有的地方也會出現“秋老虎”的短暫高溫天氣。營養人士稱,此時飲食應遵從處暑時節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鴨子是屬於適合處暑之際的潤燥食物。

  處暑吃鴨子的習俗一直流傳。民間吃處暑鴨,有很多種吃法: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五花八門。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到處暑,北京人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自家可以烹製鴨子煲山藥、白斬鴨、清蒸鴨等,並按自己的口味調製些調料汁,鴨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來。如果喜歡泡菜口味的鴨湯,可以買來四川泡菜與鴨子同煮,但千萬不要放醬油,湯的顏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帶鮮,口感特別清爽。

  處暑養生全攻略

  1、調起居解秋乏 增加睡眠一小時

  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增加睡眠一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儲存能量、養精蓄銳。

  2、秋燥易傷津虧陰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度階段,從立秋到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秋雨綿綿,溼氣較重,天氣以溼熱並重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說。

  此時應該多喝水補津液。除了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以補水外,保持居住環境的溼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不然的話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溼拖把擦地等。

  3、適量運動保陰氣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鬆平緩的專案。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如登山是秋季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

  養脾胃祛溼是關鍵

  雖然處暑過後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氣溫上還沒真正進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氣依然較多,天氣悶熱,因此近期還要注意防暑祛溼,養護脾胃,夜裡不要貪涼,不要多吃冷飲,以預防胃腸道疾病。因為胃喜溼不喜寒。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感不強,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現在仍然很溼熱,比較適合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夾餅等。

  處暑養生吃什麼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要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人體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蔘、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蔘、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處暑為什麼要在立秋後面
處暑節氣吃鴨子的原因
相關知識
處暑節氣吃鴨子的原因
處暑節氣吃鴨子的原因
小滿節氣吃苦菜的原因是什麼
小暑節氣吃紅豆的好處有哪些
小暑節氣吃紅豆的好處有哪些
處暑節氣吃什麼菜
處暑節氣吃什麼養生
處暑節氣吃什麼好
處暑節氣吃什麼水果好
處暑節氣吃什麼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