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五種包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粽子是中國傳統美食,不同地域包粽子的習俗也不同。那麼粽子應該怎樣包才好看呢?接下來給大家介分享粽子的做法吧。

  

  南方四角棕

  特色:南方四角棕主要是以鹹味粽為最大的特色,餡料相當豐富可以是醃肉、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海米、栗子等。

  包法:

  1、取一片較大的粽葉,對摺。

  2、將雙層的下邊向上折,用手壓實。

  3、將粽葉開啟,填入糯米,儘量將糯米填成一個長條形狀。

  4、將粽葉沒有米的部分折過來。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捏下去,之後的粽葉尖端向一側摺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北方四角棕

  特色: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區非常流行,個頭不是很大,為斜四角形,多以小棗、豆沙做餡,也可以適當放一些果脯蜜餞等。當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後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包法:

  1、取兩篇粽葉,搭在一起疊壓。

  2、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3、在圓錐狀的筒中裝入糯米。

  4、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為止。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捏下去,之後的粽葉尖端向一側摺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牛角粽

  特色:牛角粽在廣東的河源等地比較流行,尖尖的像極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時候叫做“角黍”,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個品種了。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2、用手在圓錐筒中旋轉一下,讓錐筒更加細長。

  3、在錐筒中填入糯米。

  4、將沒有米的那端,將粽葉的兩側分別向內折。

  5、之後順勢將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口為止,多餘的粽葉反覆折收在口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長棕

  特色:這種粽子多見廣西等地,一般用粽葉包裹,粽葉非常寬大,像芭蕉葉一般,這樣可以在其中放入豐富的餡心,之後用繩子捆綁,形狀雖然一般,但味道絕美。

  包法:

  1、將粽葉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個邊,用手壓實。

  2、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用手壓實後,葉子呈長信封狀。

  3、將糯米放入摺好的粽葉當中。

  4、將另外一邊向下折,完全將糯米包裹住。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塔型粽子

  特色:寶塔粽子主要是廣東地區的特色粽子,體型龐大,可以說是粽子中的霸王粽,由於可以裝非常多的東西,因此也形成了甜和鹹兩種口味。甜餡主要是豆沙,而鹹餡則是用醃製好的雞肉或者豬肉來做。

  包法:

  1、取兩片粽葉十字交叉,形成一個窩狀。

  2、將糯米填入其中。

  3、再取兩片粽葉分別加入左右兩邊,完全把糯米包裹住。

  4、再取一片粽葉,將頂部蓋住。

  5、之後將兩邊的粽葉,分別向中心折。

  6、再將另外兩邊的葉尖向內折,用手捏住將整個塔粽翻過來。

  7、用線繩將粽子對角纏好。

  粽子的起源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說文新附 米部》謂"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 夂》:"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 送韻》:"粽,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也就是所謂的竹筒飯。

粽子的五種包法
包粽子的技巧
相關知識
粽子的五種包法
粽子的五種包法
茄子的五種做法
胡蘿蔔餡包子的幾種做法
包子的幾種做法
五芳齋粽子的好吃做法
鹽美白牙齒的方法黃牙變白的五種辦法
牙齒美白最好的技術牙齒美白最新的的五種方法
美白牙齒的種類牙齒美白最新的的五種方法
競選演講展示亮點的五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