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的介紹海藻的功效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海藻”是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等海洋藻類的總稱,什麼是海藻?海藻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海藻的資料,歡迎閱讀。

  海藻的介紹

  海藻

  海藻,中藥名。為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 Sargassum pallidum***Turn.***C. Ag. 或羊棲菜 Sargassum fusiforme ***Harv.***Setch. 的乾燥藻體。前者習稱“大葉海藻”,後者習稱“小葉海藻”。海蒿子分佈於遼寧、山東的黃海和渤海沿岸;羊棲菜分佈於遼寧、山東、福建、浙江、廣東等地沿海。具有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於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入藥部位

  乾燥藻體。

  性味

  味苦、鹹,性寒。

  歸經

  歸肝、胃、腎經。

  功效

  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

  主治

  用於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相關配伍

  1、治頸下卒結囊,漸大欲成癭:海藻1斤***去鹹***清酒2升。上2味,以絹袋盛海藻酒漬,春夏2日。一服2合,稍稍含咽之,日3。酒盡更,2升漬,飲之如前。渣暴幹,末服方寸匕,日3。盡更作,3劑佳。***《肘後方》***

  2、治頜下瘰癧如梅李:海藻1斤,酒2升。漬數日,稍稍飲之。***《肘後方》***

  3、治蛇盤瘰癧,頭項交接者:海藻菜***以蕎麵炒過***、白殭蠶***炒***等分。為末,以白梅泡湯,和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米飲下,必洩出毒氣。***《世醫得效方》***

  4、治疝氣:海蒿子,昆布各15g,小茴香30g。水煎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5、治身上生贅肉:海藻為末敷,仍煎海藻酒服之,則去。***《普濟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或搗敷。

  禁忌

  不宜與甘草同用。脾胃虛寒者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二季採撈,除去雜質,洗淨,晒乾。

  二、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稍晾,切段,晒乾。

  形態特徵

  1、海蒿子:藻體黃褐色,高30-100cm。初生1-2個直立主幹,圓柱形,逐漸增長,兩側的羽狀分枝相互呈鈍角或直角生出,分枝的腋間又生小枝,幼枝和主幹幼期都生有短小的刺狀突起。葉的形狀變異很大,初生葉為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一般長5-9cm,寬3-18mm,有不明顯的中肋狀突起,及明顯的不育窩斑點,但此種葉生長不久即脫落;次生葉為線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羽狀分裂;次生葉的葉腋間生出小枝,枝上又生出多數狹披針形或線形的葉。氣囊多生在末枝腋間,幼時為紡錘形或倒卵形,長成後為球形,先端圓滑或具尖細突起,直徑為2-5mm,生殖託單生或總狀排列於生殖小枝上,圓柱形,一般長約3-15mm,直徑約1mm。雌雄異株。固著器扁盤狀或短圓錐狀。

  2、羊棲菜:藻體黃褐色,肉質,高20-50cm,也可達2m以上。幼藻於基部具初生葉2-3枚。早期脫落。主幹直立,分枝,圓柱形,直徑2-4mm。葉的變異很大,形狀較多,長短不一,呈線形、細匙形、卵形或棍棒狀,匙形葉的邊緣有鋸齒或淺裂;葉先端時而膨大,成氣囊,形狀很多,有球形、梨形、紡錘形等。生長於暖海的藻體,葉多數為線性,但在冷水的葉為棍棒狀。帶紡錘狀氣囊,長約5-10mm,多數具短葉尖及短圓柱狀的柄。生殖託叢生於葉腋或小枝間,圓柱形,鈍尖,5-15mm不等,具短柄,偶有分枝。雌雄異株,一般雄託長4-10mm,直徑1-1.5mm;雌託長2-4mm,略粗。藻體固著器為圓柱形假根狀。

  生長環境

  1、海蒿子:生長於低潮帶的石沼中和大幹潮線下1-4m深的岩石上。分佈於遼寧、山東的黃海和渤海沿岸。

  2、羊棲菜:生長於經常有浪水衝擊的低潮和大幹潮線下的岩石上。分佈於遼寧、山東、福建、浙江、廣東等地沿海。

  性狀鑑別

  一、藥材性狀

  1、大葉海藻***海蒿子***:皺縮捲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長30~60cm。主幹呈圓柱狀,具圓錐形突起,主枝自主幹兩側生出,側枝自主枝葉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狀突起。初生葉披針形或倒卵形,長5~7cm,寬約1cm,全緣或具粗鋸齒;次生葉條形或披針形,葉腋間有著生條狀葉的小枝。氣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圓形,有的有柄,頂端鈍圓,有的具細短尖。質脆,潮潤時柔軟;水浸後膨脹,肉質,黏滑。氣腥,味微鹹。

  2、小葉海藻***羊棲菜***:較小,長15~40cm。分枝互生,無刺狀突起。葉條形或細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氣囊腋生,紡錘形或球形,囊柄較長。質較硬。

  二、飲片性狀

  1、大葉海藻***海蒿子***:為不規則段片,捲曲。表面黑褐色,幼枝和主幹具短小的刺狀突起,葉緣偶見鋸齒,氣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圓形,有的有柄。質脆,潮潤時柔軟,水浸後膨脹,肉質,粘滑。氣腥,味微鹹。

  2、小葉海藻***羊棲菜***:為不規則段片,捲曲。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主幹圓柱形粗糙,無刺狀突起。葉呈紡錘形或球形,中空成氣囊,囊柄較長。質較硬,氣腥,味微鹹。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

  2、抗血凝作用

  3、降血脂作用

  4、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5、抗腫瘤作用

  6、抗感染作用

  7、抗放射作用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此物有馬尾者,大而有葉者,《本經》及注海藻功狀不分。馬尾藻生淺水中,如短馬尾,細,黑色,用之當浸去鹹。大葉藻生深海中及新羅,葉如水藻而大。《本經》雲,主結氣癭瘤是也。《爾雅》雲:綸似綸,組似組,正為二藻也。海人取大葉藻正在深海底,以繩繫腰沒水下,刈得,旋繫繩上,五月以後當有大魚傷人,不可取也。”

  海藻的功效作用

  海藻

  【中藥名】海藻 haizao

  【別名】海根菜、鹿角尖、大蒿子、海藻菜、烏菜、海帶花。

  【英文名】Sargassum

  【來源】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C.Ag.或羊棲菜Sargassumfusiforme***Harv.*** Setch.的藻體。前者稱“大葉海藻”,後者稱“小葉海藻”。***右圖為小葉海藻***

  【植物形態】海蒿子:多年生褐藻,褐色。固著器盤狀。主幹圓柱形,單生,小枝互生凋落後於主幹上殘留圓錐形跡。單葉,互生,葉形變化甚大,初生葉倒卵形、披針形,全緣,具中肋;次生葉較狹小,線形至披針形,中肋不明顯。小枝末端常有氣囊,圓球形,生殖託單生或成總狀排列於生殖小枝上。羊棲菜:固著器假根狀。葉狀突起長棒狀,先端盾形,有時膨大,中空成氣泡;氣囊紡錘形。

  【產地分佈】均生於低潮線下海水激盪處的岩石上。主產山東、遼寧等地。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撈,去淨雜質,洗淨,晒乾。

  【藥材性狀】大葉海藻:捲曲皺縮,黑棕色,有的被有白霜,長30~60釐米。主幹呈圓柱形,具圓錐狀突起。主枝自主幹兩側生出,側枝自主枝葉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狀突起。初生葉披針形或倒卵形,全緣或具粗鋸齒;次生葉條形或披針形,葉腋間有著生條狀葉的小枝。氣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圓形,有的有柄,頂端鈍圓,有的具細短尖,質脆,潮潤時柔軟;水浸軟後膨脹,肉質肥厚,粘滑。氣腥,味微鹹。小葉海藻:較小,長15~40釐米。分枝互生,無刺狀突起。葉條形或細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氣囊腋生,紡錘形或球形,囊柄較長。質較硬。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鹹。歸肝經、胃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軟堅散結、消痰、利水。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浸酒和入丸散。用治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藥理研究】能影響甲狀腺功能,有縮肝脾、抑菌作用;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具有肝素樣抗血凝作用;有降血脂作用,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並減輕動脈硬化;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尚具有抗腫瘤及抗感染等作用。

  【化學成分】含藻膠酸、粗蛋白、甘露醇、灰分、脂肪、粘液質、果糖、巖藻糖、褐藻澱粉***即海帶澱粉***、馬尾藻多糖等成分。此外,提取出一種抗凝血成分,作用類似肝素。

  【使用禁忌】脾胃虛寒者禁服,不宜與甘草同用。

  【配伍藥方】①治癭瘤:海藻***洗去鹹汁***240克,貝母60克,土瓜根0.6克,小麥面***炒***0.6克。上四味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外臺》崔氏海藻散***

  ②治肉癭、石癭:海藻、貝母、陳皮、昆布、青皮、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獨活、甘草各3克,海帶1.5克。水煎服。***《外科正宗》海藻玉壺湯***

  ③治肝經癭瘤:海藻、昆布各60克,小麥120克***醋煮炒幹***,龍膽草60克。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白湯送下,並噙化咽之。***《證治準繩》海藻軟堅丸***

  ④治疝氣:海藻、昆布各15克,小茴香30克。水煎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⑤治腎炎蛋白尿:海藻、蟬衣、昆布各適量。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⑥治身上生贅肉:海藻為末敷,仍煎海藻酒服之,則去。***《普濟方》***

夏季護膚美顏的食物有哪些
海燕的性味及功效
相關知識
路邊菊的介紹_有哪些功效作用
沙棘的使用方法介紹有哪些功效作用
節瓜的營養價值及功效作用介紹
海米的營養價值及功效作用
百香果花的花語含義及功效作用介紹
毛豆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作用介紹
葫蘆的營養價值及功效作用介紹
海苔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作用
海蔘的營養價值及功效作用
鎖陽的介紹與泡水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