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未來。你可以沒有文憑但不可以沒有文化,你可以沒有學歷,但不可以不學習。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職場的正能量故事篇一:多做一點助你成功

  這是一個最普通的職員的故事。

  他初入職場,新鮮生澀。一天中午,他剛吃完飯,就迎頭撞上老闆。

  老闆微笑著隨口吩咐:“你能不能幫我訂一份盒飯,或者讓王主任回來時幫我帶一份?”

  這是老闆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儘管有幾分隨意。他既緊張又興奮,他給快餐店打電話,盒飯已經賣完了。王主任出去吃飯,沒有帶手機,他也一直聯絡不上。

  他緊張極了,不知道怎麼辦,紅著臉告訴老闆沒有訂到盒飯也沒有聯絡到王主任。雖然沒有受到老闆的責難,但是他心裡很失落。

  這件事給了他深刻的教訓。如果他靈活一點,幫老闆要到一份盒飯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久,他又遇到一件事。老闆打電話來找李助理。

  他回答老闆說:“李助理還沒有回來。”但他意識到自己不應該這樣隨口就推掉老闆的問題,於是接著說:“我馬上讓她聯絡您。”

  老闆說:“我有急事,別人也可以。”

  他立即問道:“這裡有小張、小王還有我,您需要哪一位?”這樣,老闆的問題解決了。

  他工作三年,漸漸變得和別人不同。因為他接電話和別的同事是不同的。“沒有”,“不清楚”,“不知道”不再是他的常用語,他接電話時會給對方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資訊,而不是把所有的時間浪費在一個無法解決的困境中。

  三年後的他是這樣接電話的。一位客戶要找最有經驗的王工幫助他解決產品故障問題,而王工正好外出未歸。他的回答是“他出去了,請問您有什麼事嗎?”他還會補充回答“我們這還有張工、李工和程工,他們都是有經驗的工程師。張工擅長您的產品那方面的故障。”這樣,客戶會選擇另一位工程師,而他也不必因為王工不回來而乾著急。

  他就這樣一點一點變得不同。他總是比別人多做一點,哪怕只是多說幾句話,但是他總能夠及時地解決問題。

  有一天老闆找他談話,希望他出任客服部主管,因為他接電話的方式讓老闆相信他可以領導好一個客服部。他成功升職。

  職場上總有這樣的真理:

  付出一點,便能夠得到一點。點滴的小事往往能造就優秀的職場人才。老闆給出的是命令和吩咐,而能夠真正地做好事情、解決好問題的人,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你的能力決定了你的成績。有時候,你只需要多做一點。

  職場的正能量故事篇二:職場上不需要“玻璃心”

  某公司一個90後男孩辭職了,他是公司一年前剛招來的培訓生之一,身上具備了陽光、聰明、富有激情等優點。在新人中,HR及很多老員工相當看好他。

  他一提出辭職,聽聞的相關人員都極力挽留。但他鐵了心地要離開,表情裡有著一點毅然決然,甚至帶著一些忿恨。

  “我實在受不了他的咆哮,”他說,“他像瘋了一般當眾罵我,太傷自尊了。”

  受不了委屈是職場上的一個絆腳石,“太委屈”成了很多職場新人心頭難以排遣的一種情緒,久而久之就成了心頭一根難以自拔的刺。其實,誰的職場不委屈呢?

  職場的委屈也不是站得越高就會像空氣一樣稀薄。真正站得高走得遠的人,反而都是比一般人更能消化委屈,也是比一般人吃了更多委屈的人。只不過,在委屈面前,他們能更好地消化,將委屈轉化為成長和進步的養料。

  誰的職場不委屈?誰不是一邊捱罵一邊成長呢?仔細想來,哪次捱罵不是事出有因?雖然每個事情在特殊的場合可能被穿上令人尷尬的“外衣”,但是絕大多數時候,本質和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自身確實存在不足和缺失。

  有時候,委屈無非是自認為委屈了。委屈,無非是覺得所謂的自尊被踐踏了,覺得“人為刀俎”,而自己成了那案板上來不及掙扎的魚肉;無非是因為覺得錯的都是別人,自己是被冤枉的;無非是心太小,撐不起自己想凌駕於別人之上的野心。

  當然,職場江湖中也不乏真委屈。如果是無意詆譭,何苦因為別人的錯誤自我懲罰?如果是惡意傷害,你又何苦自我苦悶,得逞了別人呢?所以,即便是真委屈,放下了,就依然內心無恙。

  在職場,如若覺得委屈之情經久不散,那你就敗了。委屈了,難以釋懷,逃離了,這是弱者的自我保護。委屈了,自我反思,改之,盡善盡美,這是強者的人生宣言。你若真無過,也無需辯解,一笑而過,繼續輕裝上陣。

  若把用來體會委屈的時間用來自我反省和提升,那麼受的委屈會越來越少。沉浸在委屈中難以自拔,那麼將會與全世界為敵,與理想背道而馳。委屈是弱者逃避的最佳理由,卻是強者的珍貴養料。

  所以,世界那麼大,一顆“玻璃心”,怎麼走得遠?怎麼奔跑著追趕時間與夢想?

  職場的正能量故事篇三:細節能反映出最深層次的修養

  20多年前,一位知名企業的總經理想要招聘一名助理。這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青年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一時間,應徵者雲集。

  經過嚴格的初選、複試、面試,總經理最終挑中了一個毫無經驗的青年。

  副總經理對於他的決定有些不理解,於是問他:“那個青年勝在哪裡呢?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受任何人的推薦,而且毫無經驗。”

  總經理告訴他:“的確,他沒帶來介紹信,剛剛從大學畢業,一點經驗也沒有。但他有很多東西更可貴。他進來的時候在門口蹭掉了腳下帶的土,進門後又隨手關上了門,這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身體上有些殘疾的面試者時,他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也是乾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教養。”

  總經理頓了頓,接著說:“面試之前,我在地板上扔了本書,其他所有人都從書上邁了過去,而這個青年卻把它撿起來了,並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時,我發現他衣著整潔,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指甲修得乾乾淨淨。在我看來,這些細節就是最好的介紹信,這些修養是一個人最最要的品牌形象。”

  人生感悟: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諾貝爾曾經說過:“要想獲得成功,應當事事從小處著手。”而關注細節的人無疑也是能夠捕捉創造力火花的人。

  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

  看過還:

職場正能量故事分享
職場哲理的小故事
相關知識
職場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職場的正能量故事
職場的正能量故事分享
勵志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關於自信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真實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生活中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經典的正能量故事精選
早會分享正能量故事精選
勵志正能量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