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房地產貸款政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2017年新規的房地產貸款政策你瞭解多少?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下面由的小編來給你們分享吧。

  新規:

  首付最低降20%!

  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以降低至20%。

  對於北京、上海等少數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按原規定執行。首套房首付降低到20%後,如果買一套300萬元房子,月供要增加1818元,整體利息支出多了14.25萬元。

  個人房貸政策再次放寬。昨天,央行和銀監會下發通知,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30%。不過,對於北京、上海等少數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按原規定執行。

  通知稱,央行、銀監會各派出機構應按照“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原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指導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結合當地不同城市實際情況,自主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與之前的政策相比,該政策主要是部分城市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可以最低降低到20%,而之前普遍是30%;二套房貸款,如果首套房貸款未結清的,首付比例可以降為30%,之前政策底線是40%,有些地方執行的是50%。因此,此次政策執行後,不限購地區的居民買房,不論是首套還是二套,首付比例可以降低5%-10%,對某些購房人群甚至可以達到20%。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繼2007年7月之後,商貸最低首付比例首次重回二成。

  浙商銀行昨天第一時間對央行新政作出迴應。浙商銀行表示,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首付款最低比例為25%,總行將根據各分行當地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確定可執行最低20%首付款比例的區域;對已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最低比例為30%。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昨天表示,首付門檻降低,有利於剛需和首改需求入市,尤其是對於那些收入不低,但積蓄不多的年輕人、年輕家庭,可謂是“及時雨”。因此,這一政策刺激普通住宅需求。

  已經在北京周邊看好房下了定金的張先生昨天聽到這個訊息後,格外高興。他看中了一套80萬元的房子,首付必須30%,需要24萬元。可他手裡的資金不到20萬,正發愁上哪裡借錢補齊首付。“有了這個新政策,我這一成首付就不用愁了。就算首付降不到20%,降到25%我也可勉強應付,可以輕輕鬆鬆地過個年了。”

  算賬

  套總價300萬首付降至20% 月供多了1818元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對促進購房者入市的影響可能並不太大,因為首付降低,在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則意味著月供增加,償還銀行的利息總額增加。

  對首套房來說,目前普遍享受85折的優惠利率4.175%,如果100萬元的房子,以前首付30%,需要30萬,每月月供4303元,20年累計支付利息為33.27萬元。現在首付最低能降至20%,只需要20萬,但每月月供增加到4918元,增加707元,累計利息增至38.02萬元,增加4.75萬元,漲幅為14%。如果買一套300萬元的房子,月供要增加1818元,整體利息支出多了14.25萬元。

  對二套房來說,由於房貸利率是基準利率的1.1倍,因首付降低導致月供和利息增長的幅度更大。一套100萬元的房子,以前首付40%,需要40萬元,月供4090元,總利息支出38.17萬元;現在首付降至30%,只需30萬元,但月供需要4772元,多了782元,20年需要支付利息44.52萬元,增加了7.37萬元,增長幅度為17.7%。如果買的是一套300萬元的房子,每月月供要增加2047元,總利息要多支出18.98萬元。

  也正是如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結果看,根本上這一政策並未解決房地產需求的根本,對於購房者來說,貸款的利率並未降低,降低首付帶來的是貸款壓力的增加。從市場現實看,因首付降低刺激入市的購房者數量有限。不過,張大偉同時表示,從心理層面看,會刺激一波需求入市。

  2017年房地產貸款政策的影響

  二線城市將是新政主要影響區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首付降低只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化解房地產庫存的第一步,訊號意義明顯,預計降準降息、財政補貼、稅費優惠等政策將加速落地。

  楊紅旭認為,未來還會有其他寬鬆政策出臺,進一步促進樓市復甦。2017年,全國樓市將繼續回暖。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首套房貸首付比例回到了20%,意味著房地產救市大幕拉開,從這次政策開始,中央各主管部門去庫存的執行落實政策將會相繼出臺。

  “政策持續寬鬆,但效果依然只出現在一、二線城市,雖然一線城市限購,不執行新首付政策,但心理影響大。二線城市將是新政策主要影響區域。”張大偉表示,預計後續各省都將針對房地產庫存出臺不同力度的政策,整體看,房地產市場有望在一季度迎接一輪密集的政策寬鬆。這種情況下,2017年市場分化的趨勢將依然延續。

  民生證券昨天釋出最新研報認為,首付下調將水引入實體經濟,強化金融機構對實體的信用派生。從事件看,央行促進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意圖明顯,除了房地產去庫存,預期後續還有地方債加碼置換、提高赤字等一系列提高資金風險偏好的措施出臺,引導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

  2017年房地產貸款政策關注

  首套房槓桿被放大到5倍?

  那麼,此次央行房貸首付新政的出臺,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意味著2017年新一輪樓市救市大幕正式開啟?

  就限購而言,目前,中國僅有四個一線城市,即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及一個旅遊城市三亞仍執行限購措施***本地居民家庭不得購買第三套住房、非本地居民繳稅滿一定年限方可購房***,其餘曾經同樣自2011 年開始執行限購措施的40個城市在去年7、8月份先後取消了該政策。

  對於這次出臺的新政策,市場的看法並不一致,有分析人士稱利率不降低,光降首付難以刺激樓市,況且首付的降低也帶來了槓桿的提升,這意味著,人們購買首套房的槓桿比率從原來的1:3.3升至1:5,為了“去庫存”,相關部門一邊讓企業和資本市場去槓桿,一邊給房地產行業加槓桿。

  財經專欄作家、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稱,整個經濟在調整,房地產市場不可能獨善其身,去產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付比例持續降低利弊參半,利在於刺激需求,但弊在於增大了購房者還款壓力。長期看拯救房地產市場在於降息和減稅,以及創造更多就業,而不是加槓桿。本質上看,20%首付款購房,實際上就是將“炒房”槓桿放大至五倍,跟配資炒股道理一樣。

  研究股市“嬰兒底”的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罕見關注樓市:這是支援合理住房消費的利好政策,對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正面影響,對於穩定房地產市場和去庫存有正面作用,對於房地產股票有重要支援,對於股市穩定也有重要意義。

  【2017年房地產貸款政策的相關資訊】

  2017年房貸新政的新意在哪裡?

  2017年2月2日,中國央行及銀監會發布了2017年的房貸新政。該檔案指出,為進一步支援合理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按照國務院有關部署,釋出了2017年的房貸新政。

  其核心內容就是,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30%。

  而2014年的930房貸新政相比,一是降低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以往的30%下降到25%。不過,這次首付下降又分為再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非限購城市可以下降,而對仍然限購的城市則不下降,出現了首付城市的差異化;一種情況是首付的下降,並非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5%彈性,具體的情況則由商業銀行自行確定。

  所以,這次房貸新政的核心可能就是把以往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由以往千篇一律改為由商業銀行決定,增加彈性,也就增加了按揭貸款首付比例的市場化程度。也就是說,如果房地產市場好,銀行覺得承擔風險的能力高,那麼就可能降低首會比例,反之就會提高首付比例。同樣,這也能夠增加商業銀行風險定價的能力。不過,在當前利率市場化程度較高,銀行不良貸款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更強調會緊。

  二是擁有一套以上住房的家庭購買住房,如果沒有還清住房貸款,其首付比例不得低於30%。這次房貸新政為何會強調這點呢?其實最大問題就在於,不要讓市場造成錯覺,即在930檔案中,強調的擁有一套以上的住房如果還清住房按揭貸款,再購買住房時,可以享受購買首套住房貸款的優惠,估計這一點這次還是不會變化。所考慮的要強調,還沒有還清銀行貸款的擁有一套住房的居民不可享受這種優惠,以此來減少住房的投資投機需求進入,降低銀行面臨的風險。

  那麼今年的房貸新政對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影響會多大,是不是對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化會起到較大的作用?可以說,作用會有一些,但是其作用不用高估。一是對目前住房需求旺盛的一線城市來說,如果這些房貸新政對這些城市不限制,從而降低了這些城市的購買住房者市場準入,當然有利於這些市場投資投機需求增加。但是房貸新政對這些城市不適用。對於那些住房供應較為過剩的城市來說,降低市場準入,讓一些購買住房者降低進入住房市場的門檻,可以會增加那些臨近支付邊界的住房購買者進入市場。比如購買住房者本來有25%首付,就是相差這5%的首付款而無法進入。現在這個首付款下降,從而可以進入了。但是這種事情是極端的情況。購買住房者是否能夠進入還得看房價。房價是投資投機者是否進入的核心的。如果一些城市的住房市場開始在上漲,住房銷售開始好起來,這才是引誘投資需求增加最為重要的因素。

  還有,這次房貸新政為何要強調有一套住房而沒有還清貸款的改善性購買住房的首付比例不能低於30%,估計這是政府並不強調要讓住房市場發展成了一個投資投機市場,更強調的住房消費需求。這與以往推出改善型住房時的觀念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一定會關注。這種強調住房消費需求的政策是不是會繼續往前推進,是不是會成為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流意見。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觀念是這樣出現重大的改變,那麼這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會產生不少的影響。

  還有,就目前中國市場的情況來看,住房的嚴重過剩仍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面對這個事實,僅是降低首付能夠達到效果十分有限。首付的降低僅是把購買住房者進入市場的准入降低了,並沒有降低購買住房的成本,只不過這些成本延後支付而已。這對收入前景不是太好的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來說,當然會吸引力不會太大。不過,具體情況只有購買住房者自己才知道。


2016房地產發展方向
房地產銷售轉正自我鑑定書
相關知識
2017房地產貸款政策
最新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
房地產貸款申請書
我國各地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
2017年農業銀行貸款政策
殘疾人貸款政策有哪些優惠
將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納入支援貸款政策支援範圍
房地產的推廣策劃方案
2017房地產銷售經典廣告詞
複合權重與理想點法在房地產投資決策中的應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