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環境衛生日簡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環境衛生整治是為了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過的更加的美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環境衛生綜治簡報,希望能幫到你。

  篇1

  自從開展環境衛生整治以來,在梅山街道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在書記薛強的帶領下中山社群居委會,積極倡導、配合,認真開展責任區垃圾清理和環境衛生保潔等工作。現已取得初步成效,使天官嶺溝口髒、亂、差等現象得到有效改進。為了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成果,使這項工作逐步向日常規範轉變,我社群工作者、統一思想打好環境衛生治理攻堅戰,務必全力以赴完成好環境衛生整治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 健全組織,落實責任。成立了環境衛生工作小組:由主任方碧琴任組長;書記周金蘭任副組長;陳美、陳銳、鄭夢婕為成員,具體負責責任區環境衛生的監管工作,保證該區域內衛生清潔。

  二、注重引導宣傳教育。充分向周邊居民及商戶進行深入的宣傳教育,促使環境衛生整治的目的、意義滲透到各個角落,深入人心,讓居民群眾普遍意識到整治城區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進而改變生活、生產中的不良行為習慣,自覺自願地配合、參與環境衛生治理的行動上來。形成全民動手的強大聲勢,不斷提高廣大居民的參與意識,引導居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營造出全民動手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濃厚氛圍。

  三、工作成效。經過十來天的集中治理,天官嶺溝口的環境衛生取得了一定成效。清理陳年垃圾7處、成堆垃圾12處、零星垃圾17處、破傢俱6處、亂堆放10處、亂貼小廣告3處等。並定時組織工作人員沿路巡查,有垃圾隨時清理,發現隨意扔垃圾者及時上前勸阻。通過我們這幾天的努力,使該路段髒、亂、差等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改進,路面變得更加整潔,交通更加順暢,店面整齊有序。 雖然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居民思想認識不高,二是宣傳教育力度不夠,三是工作時危險性較大***沿路車輛較多***,這些都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以便於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篇2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開展以來,牛車河鄉努力探索,建立“行政推動、榜樣帶動、上下聯動、群眾互動”模式,全員動員、全民參與,合力攻堅、強力推進,達到“衛生狀況改觀、村容村貌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村民素質提高”的效果。目前,牛車河面貌煥燃一新。

  一、創新宣傳教育形式,營造氛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資金不是決定因素,關鍵是培養群眾的意識,一種像保護自己家園的意識。牛車河鄉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利用“三抓”促宣傳,營造氛圍。

  一抓宣傳發動。下發《牛車河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牛車河鄉集鎮區臨街戶門前“三包”責任書》明確工作職責和整治要求,投入40萬元在全鄉範圍內張貼、懸掛宣傳標語60餘條,增設固定性標語96塊,發放各種宣傳資料1600餘份,與集鎮及人口集中區居民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1000餘份,安排宣傳車在全鄉範圍內連續30天進行大密度、高頻率地廣播宣傳,做到標語鋪天蓋地,聲勢驚天動地。

  二抓投入促動。除了標語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外,該鄉籌集資金80萬元在集鎮近三公里範圍內安上了路燈,一併安上了天網監控及及廣告燈具箱,使整個集鎮為之一“亮”,該鄉還投入30萬元,建標準垃圾池80口,簡易垃圾池200多口,村配備垃圾斗車15臺,鄉更換垃圾車一臺,灑水車1臺。

  三是抓清掃活動。全鄉佈置了清掃日、評比日,用固定日期來促進環境衛生整治,使得村民形成每家每戶比清潔,視“髒、亂、差”為醜事的良好風氣,同時,通過宣傳,形成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為村級常抓不懈的一項主要工作,作為各組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各戶的一項日常工作。“人人講衛生,戶戶愛清潔”在牛車河已蔚然成風。

  二、創新衛生整改措施,力求效果。對於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鄉黨委、政府始終予以高度重視,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首先清理五堆,治理三亂,美化三口。“五堆”即“柴堆、糞堆、土堆、垃圾堆、雜物堆”;治理“三亂”即“垃圾亂倒、汙水亂流、建材亂放”;美化“三口”即村口、路口、家口。至目前為止,全鄉完成組建35人組成的保潔隊伍,每天清掃街道垃圾,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組成了5人日常管理隊伍,集鎮區域內秩序井然;清理了330方的河道和衛生死角垃圾;各村主幹道兩側的各種生活垃圾、廢棄物得到了徹底清理、清運;河道清理,禁投養魚,水源地保護得到有效落實。其次是強化包保。將全體鄉村幹部分成10個小組,落實包路段、包任務、包農戶責任制,將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再次是加大禁違拆違治違力度。多次召開相關戶的拆違動員大會,並月6月5日開始,拆除違規棚戶80戶,使街道更寬、更整潔也更美了。第四是強化榜樣力量。對集鎮經營戶以及農戶採取每月評比一次,並張貼“最清潔”以及“文明經營戶”標識牌,並將評比物件名字張貼在創先爭優公告欄內進行表彰,並對環境衛生整治做得好與不好的單位或個人進行階段性公示,用榜樣來帶動全鄉環境衛生整治。

  三、創新長效管理機制,立足長遠。為真正實現“旅遊新鄉、產業大鄉、幸福家鄉”的目標,牛車河鄉把環境衛生放在工作重中之重,2013年,在認識上加深,措施上加力,利用一切資源,動員一切群眾,大整治,大投入,大評比,高起點謀劃,進位爭先。利用三項機制促長效。

  一是管理機制。建立“鄉考核、村負責、組為主、戶落實”的長效機制,健全垃圾“分類、分戶、分散”處理體系,全面實行垃圾桶裝化收集處理,確保垃圾日產日清。

  二是保潔機制。集鎮實行市場化保潔模式,配有保潔員6個,實行全天侯保潔;每個村至少配有3名保潔員,每週至少全面清掃一次。

  三是考核機制。把環境衛生整治納入各村年度績效考評,實行“一票否決”,並實行每月一督查、二月一獎評、獎懲及通報,每村從轉移支付經費中拿出5000元作考核,鄉財政另拿10萬元,獎優罰劣,嚴格獎懲。每次獎1—6名,倒數一、二名的村書記談話。

  通過半年的努力,現在牛車河的街道更寬了,水更綠了,天更藍了,環境也更美了。

  篇3

  xx社群張則村在社群環境衛生整治大會召開後,張則村能積極響應社群號召,在村委會主任郭剛的帶領下,發動群眾全面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

  村主任郭剛早晚利用廣播宣傳這次活動的時間及要求,安排人員刷寫固定標語8條,發動全村男女老少參與到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中來,通過宣傳教育,村幹部和群眾思想上高度統一,群眾對各自門前及排水溝內的垃圾和“三堆”進行了徹底的清掃和轉運,並把排水溝表面用樓板覆蓋;村上安排保潔員對廣場及全村道路進行了全面清掃;村上出動垃圾車對全村的數處垃圾堆放點進行了集中轉運和填埋,並做無公害處理;轉運清空空莊基內的垃圾和糞土,並用彩鋼瓦對其進行圍欄。此次整治共轉運垃圾18車。村內建立5座垃圾臺,以保證群眾傾倒垃圾有地點,不再出現垃圾亂傾亂倒現象。

  通過幾天的辛勤工作,現在全村環境衛生面貌煥然一新,水泥道路乾淨整潔,村內垃圾再無亂堆亂倒,為了鞏固整治效果,村上又建立健全了專職保潔員定期清掃和幹部群眾共同監督的環境衛生長效機制。對照縣上的環境衛生示範村驗收標準做好了驗收前的準備工作。

社群世界衛生日小結
全民環境衛生日簡報
相關知識
全民環境衛生日簡報
全民環境衛生日簡報
全民環境衛生日活動方案
小學生環境衛生日標語
學校環境衛生總結報告
環境衛生手抄報
環境衛生手抄報內容
小學環境衛生手抄報
環境衛生手抄報圖片
愛護環境衛生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