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要如何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那麼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對於冬季進補,醫學專家都有著自己的觀點:有著許多的專家持反對態度: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代人的體質與以前大不相同,沒幾個虛的,所以在秋冬進補和預防疾病時,要考慮這種體質變化。"

  但也有持支援態度的:冬令進補,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進補法則,歷經考驗,其效果不用置疑。

  中醫的精華是"辨證論治",因而大多數專家支援"認清體質,辨證進補"。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溼,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蔘、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的重視,藉此之節氣,重筆女士調養之法。本節氣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儘量少出門。

  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涼一些溼毛巾之類以保室內溼度。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

  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堅持臉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以此來增加機體的抗寒能力

  關於大寒的節氣摘要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詩云"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左河水***"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氣溫連續多日出現-5℃以下天氣方可進行,這種活動一般出現在黃河以北地區***。此外,大寒出現的花信風候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生於江南一帶***"。亦可作為判斷大寒的重要標誌。

關於大寒的詩詞
大寒各地有哪些習俗
相關知識
大寒要如何養生
大寒我們要如何養生
大寒我們要如何養生
寒露時節要如何養生
寒露節氣要如何養生
大暑時節要如何養生
大暑時節要如何養生
寒露如何養生_養生要點要知道
寒露如何養生_養生要點要知道
女人經常失眠要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