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趣事作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1

  熱鬧的春節剛剛拉下帷幕,我們又迎來了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春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因為元宵節在農曆正月十五那一天,古時候把正月叫做元月,又稱夜為“宵”,而十五日那天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人們把那天叫做元宵節。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曆史悠久,所以有很多關於它的習俗。  

  吃湯圓:元宵節必吃的一種食物就是湯圓。因為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湯圓在市場上並不貴。在這天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湯圓的種類有很多:有水果餡的,芝麻餡的,豆沙餡的等等。這些餡都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湯圓吃法也很獨特,蒸,煮,油炸都可以。不過傳統吃法是將湯圓放在沸騰的水中煮。

  舞獅子:中午剛吃完飯,還來不及收拾人們都跑了出來,大街上有很多人群。他們都奔往同一個地方——廣場。因為他們都要去觀看一年一度的舞獅子。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市慶典時都會以舞獅來助興。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在舞法上也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示獅子的溫順,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舞則表現獅子的凶猛,有騰躍,登高,滾綵球等動作。

  賞花燈:看完舞獅子,吃完晚飯,人們還閒不住。他們又去賞花燈。雖然夜幕已經降臨。還有一些寒冷,但這依然抵擋不住人們對花燈的喜愛。大手牽小手,人們結伴而行去觀賞漂亮的花燈。說起賞花燈,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在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所以就令皇宮和寺廟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後來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變成了民間的盛大節日。這種節日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直到現在人們所說的賞花燈。

  “元宵節,月亮圓。圓圓的湯圓黏又甜。觀花燈,舞獅子,大街小巷真熱鬧。寶寶對著月亮笑,又是一年新春到。”祝大家元宵節快樂,讓我們期待下一個元宵節會更好!

  2

  每年元宵節,賞燈、放煙花、舞龍等傳統節目必不可少。我和爸爸媽媽在今年的元宵節晚上,也積極參加了這一次的“鬧劇”。

  在吃過圓圓甜甜的元宵後,我們驅車來到了五蓮廣場,早就聽說今晚要在這裡舉辦燃放煙花活動。還不到七點,寬闊的6車道馬路上,已顯得車流人流擁擠不堪,但並沒有車鳴人喊,更多的是人們臉上洋溢著高興期待的表情。  

  隨著一陣震耳的鞭炮聲和一群嘶叫著飛上夜空的“飛天鼠”,煙花燃放活動開始了。隨著煙花的梯次升空,人們不時的發出陣陣歡呼,特別是那種大煙花,它卯足了勁,飛到高空,在幽黑寂靜的夜空中縱身綻放的瞬間,是那樣的絢爛多姿,美妙絕倫,總能讓人們感受到來自心靈的美的震撼!此起彼伏的煙花,一個個,一束束,拖著長長的尾巴,歡呼著飛快的飛向夜空,紅的、黃的、紫的……交相輝映,火樹銀花,將寧靜的夜空“鬧”的一片歡騰。此時的我早已樂的手舞足蹈,大聲的歡呼著。今晚的月亮圓圓的,亮亮的,空中沒有一點雲彩,它也在那遙遠的地方欣賞著來自地球一年一度的美景。路中央的舞龍隊踩著鑼鼓的節奏,正起勁的舞動著,二條巨龍在嬉戲著龍珠,引來圍觀人們的陣陣掌聲。

  之後,我們又來到了集中展示花燈的芙蓉廣場,這兒可真是“燈的世界”。廣場上、公路兩側,全是五顏六色的花燈,樹上一串串的小燈,遠看就象是一群群小精靈在不停的眨著眼睛。各種造型奇特,迥然不同的花燈紛紛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獨特和迷人之處,有大的、小的,有動的、靜的,圖案鮮豔、喜慶,有龍的飛騰,有馬的跳躍,那令人生畏的蛇此時也變得惹人喜愛。我最喜歡的就是那條會動的小花蛇,它憨憨的樣子,吐著舌頭,在彩燈的上邊轉來轉去。觀燈的人可真多呀!可謂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放眼望去,燈光閃爍,流光溢彩,此時的廣場成了燈的世界,光的海洋,人的天堂。

  在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沉浸在煙花和花燈的美麗裡,不停的和爸媽談論著剛才的趣事。媽媽笑著對我說:你就是那條會動的美麗的小蛇。你們知道嗎?因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3

  正月十五那天晚上,華燈初上,月亮像個圓盤,早就高高的掛在天上,好像在催我們:趕緊去看燈啊。

  公園裡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燈。有“鯉魚”燈、有大大的“春”字燈、有“大船”燈、有轉動的“八仙過海”燈…,五顏六色很漂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荷花燈”,因為她象徵著和和美美,她的直徑大約有六米,上面有一位菩薩,仙風道骨,很逼真,爸爸說:那是觀世音菩薩,專給人間送福來了。蓮花在轉動的同時,菩薩也在不斷的稽首,再加上音樂,就像到了仙境一般。其實,今天這麼熱鬧,人們都洋溢著笑臉,和真的仙境又有什麼區別呢?路的兩邊有賣玩具的、有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聲,小朋友的叫聲,不時的鞭炮聲,再加上瑰麗的煙花,很是熱鬧。爸爸說:這叫國富民強、太平盛世,我們趕上了好日子,要好好珍惜啊。我不明白什麼意思,但是我知道,人們都那麼高興,那麼快樂。所以我也很快樂,我趁此機會,向爸爸要了一隻閃閃發光的“龍”掛在我的胸前,心裡很得意。爸爸把我高高地舉過肩頭,只見四周人頭攢動,我大叫了一聲:中國人口真多啊。旁邊的人和爸爸媽媽都笑了。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說:燈很漂亮,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做不出來的。知識真好,可以給大家帶來快樂,元宵節真好,明年我還要來看燈。

  4

  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同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百花齊放,共同裝點了紛繁的中華大地。不必說西方的什麼聖誕節、復活節,也不必說傣族的潑水節,單單是漢族自己傳統的節日,就已經讓我們眼花繚亂了。

  我自幼長在江南水鄉,自然難以體會到北方安塞腰鼓的壯闊與豪邁,但江南卻以她自己的方式,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一個普遍的習俗,就是每逢過年過節,要舞龍燈、舞橋燈,根據各地習俗不同,燈的樣式也不同。我最不能忘懷的,是外婆家的橋燈。  

  每年元宵節前一天,外婆所在的那個鎮子上就會舞橋燈。橋燈是元宵節前製作的,由於橋燈很長,從二三十節到五六十節不等,一家人是斷斷不能在元宵節前完成的,於是分派到很多戶人家,每戶人家負責其中的一節,等到臨近元宵的時候,各家把所有的龍身連線起來,再添上龍頭、龍尾。龍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是由有經驗的師傅製作,且這種手藝絕不外傳,往往是從祖輩一代代傳下來。龍頭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條龍的外形,倘若龍頭沒有精神,縱使龍身舞得怎樣賣力,也沒有多少人看了。

  龍頭是提前半個月就要做好的,等到龍頭做好,便放在社群的戲臺上,人們可以提前去看。但看的往往是孩子居多,就是圖個新鮮。記得小時候,我和妹妹在外婆家完,便常常跑去看龍頭。幼年的印象裡,龍頭彷彿是有點嚇人的。用紙糊成的花白的鬍鬚一直拖到地上,很大一片,倘若一個小孩子藏在底下,也不一定能被發現。龍的眼睛是由兩個嵌在臉上的電燈泡做的,燈泡點亮的時候,彷彿一個凶神惡煞的妖怪瞪著銅鈴大的眼睛。我向來不敢與龍的眼睛對視,尤其在晚上,我總覺得它會活過來似的。龍角上粘著各色的紙花,亮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到了元宵這天晚上,什麼都不能平復我激動的心情。只等夜幕降臨,抓一大把煙火,聽著喧鬧的鼓聲,跟著遊行的人群一起看橋燈。小孩的的頭上戴著發光的犄角,手上是五色的熒光環,坐在大人的肩上,佔據風水寶地。

  看著舞動的龍,人們放飛孔明燈,放飛對新年的希望。在一年又一年的鼓聲中,孩子長大成人,老人白髮新添。不變的,是對傳統習俗的傳承,對生活的熱愛。

元宵節趣事作文範文
部隊迎中秋慶國慶標語
相關知識
元宵節趣事作文範文
元宵節趣事作文範文
描寫有趣的元宵節高中優秀範文
小學一年級作文春節趣事優秀範文
元宵節記事作文
以歡樂元宵節為題精彩範文
元宵節日記優秀範文賞析
元宵節放假通知範文
元宵節營銷方案範文
幼兒園元宵節活動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