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古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重陽節在中國人的意識裡是一個尊老、敬老、登高、飲酒、賞菊的好日子。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1:《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賞析

  這首

  作於王勃南遊巴蜀之時。這首詩在語言上運用了日常口語,如“他席他鄉”、“那從”等,顯得淺近親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厭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獨在南方思念親人然而卻不能北歸,而第四句則採用反問“鴻雁那從北地來”,與前一句形成強烈的對比,運用了“無理而妙”的寫作手法,雖然看似“無理之問”,卻使詩人的思親之情顯得特別真切動人。前人在評價這首詩時說:“‘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這兩句的確很妙。因為錯詩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的愁緒推到高峰。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2:《九日》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賞析

  今天雲彩飄飄,景色迥然,流水更綠,青山更明亮。

  我手攜一壺流霞酒,採擷一朵黃菊花,欣賞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這裡山石偏僻,松樹古遠,快樂的管絃樂隨風飄灑。

  酒杯當明鏡照耀我歡樂容顏,獨自一個人喝酒,自得其樂。

  望著山月獨自起舞高歌,任帽兒被舞風吹落,哥們,你們在那裡?你們還好嗎?

  3:《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賞析

  此與《九日龍山飲》,同作於當塗。這首詩是李白歷盡人世滄桑之後的作品。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
 

九九重陽節古詩
古人重陽節的習俗
相關知識
九月九日重陽節古詩
九月九日重陽節古詩
九九重陽節古詩詞
九九重陽節古詩
九九重陽節古詩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
重陽節古詩大全
簡單的重陽節古詩手抄報圖片
簡單的重陽節古詩手抄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