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臘八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你知道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臘八粥,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粥介紹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1] 。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蜡祭的遺存。

  臘八粥來歷

  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會吃臘八粥等傳統的食品來慶祝。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還叫做七寶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後,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12月8日成道,稱為“佛成道節”。佛寺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成道前牧女貢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做粥供佛。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民間流行在臘八節時要喝臘八粥。此後“年味”日漸濃起來。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風俗,在我國已有千年之久了。至遲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粥的做法

  材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乾淨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乾淨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後,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白糖就完成啦。
 

陝西臘八粥材料
什麼是臘八粥
相關知識
什麼是臘八粥
什麼是臘八粥
民間為什麼吃臘八粥
中國為什麼吃臘八粥
什麼是臘八節
中國民間為什麼吃臘八粥
為什麼喝臘八粥
傳統臘八節為什麼喝臘八粥
傳統臘八節為什麼喝臘八粥
中國民間習俗為什麼吃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