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篇1

  “關注心靈,關注健康。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各位同學,大家好!由我校“心泉”社團和校廣播站聯合推出的“心理加油站”欄目,今天和同學們正式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心語”。我們的欄目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如:心理不適現象及預防、自我心理調節方法、青春期困惑等等。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心聲、困惑、疑問等以來稿的方式交給我們的廣播站,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請心理老師解答,你也可以到食堂後面的心理諮詢室進行諮詢,“心理加油站”欄目於每週五準時為大家播出,歡迎同學們收聽。

  本期的“心理加油站”,我們想和同學們談談“中學生心理健康”這個話題。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諮詢?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向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心理諮詢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個體心理健康成長,心理諮詢遵循助人自助的模式,幫助來訪者發揮最大的潛能,為正常發展消除障礙。

  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主要做的是:對同學們的學習壓力、人際交往,不良情緒,青春期煩惱以及親子矛盾等問題給予指導,因此多采用認知理論和途徑,從而將個體引導到現實世界。

  至於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心理學家給出了七個標準:

  ***1***智力正常。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情緒健康,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3***意志健全。行動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和頑強性,行為表現協調有度。

  ***4***人格統一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5***自我認識正確,能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6***人際關係和諧。樂於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保持獨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觀正確的評價別人和自己;寬以待人,樂於助人;交往的態度積極;交往的動機端正。

  ***7***社會適應良好。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沒有人可以先天就有健康的心理,這與後天的生活環境有關,當然一個人的自身心理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現在的我們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為以後踏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以下我們便從學習和生活兩方面,簡單向大家介紹怎樣塑造心理健康:

  一、學習方面:

  ***一***進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適應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需求和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相一致。這就是說,隨著大學環境的變化,要使自己進入“角色”,在新的大學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方位,確立最佳位置。此外,培養自信心,在大學生學習中尤為重要.由於大學是人才雲集之處,“能人”背後有“能人”,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學生過去的優勢變得不復存在,在現實的變化面前,由於心理承受能力差產生了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培養自己的自信心。***二***培養健康心理,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要增強學習動力,主要是確立學習目標。目標能指導人的一切行動。進入大學,等於眼前的理想實現了,新的理想—目標又等待著自己去確立,這種新目標的確立要根據大學的學習規律,結合自己的實際,並且要進行新的努力。在目標的確定中應該注意使個人目標與社會責任聯絡起來,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否則這一目標就難以實現。其次,要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情感的凝聚,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感興趣,那麼,他就會深入持久地去做這件事,力爭達到預期目的。興趣對於大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它是求知的動力,熱情的凝聚,行為的指向,成功的起點。但是,大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實踐活動的豐富,培養和發展的。所以,在學習中,大學生要善於發現激發自己興趣的事情,努力培養這種樂趣。

  ***三***克服學習過度焦慮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期望目標,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觀現實。第二,增強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難與失敗,勇於迎接學習中的挑戰,保持適度的自信心,克服虛榮心理。第三,加強心理調節,保持情緒愉快和穩定,探索、掌握切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遵循大學學習規律,以增進學習效果。

  ***四***預防、消除心理疲勞

  勞逸結合是預防心理疲勞的重要措施。學習一段時間,應該休息片刻放鬆一下;在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身心得到調節和放鬆,應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此外,要學會科學用腦,掌握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如有些人感到早上效率最高,有些人感到晚上學習效果最好,在這種情況下多用腦,就會事半功倍。

  ***五***正確對待考試,提高應試技巧

  要充分認識到考試是衡量學習好壞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成績並不完全、準確、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準,特別是對能力的反映更不全面。所以,大學生應重視考試,但不過分要求高分。要考得輕鬆,學得愉快。提高應試技巧,首先要做好考前準備,即認真複習,有計劃,有安排,有輕重緩急。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使大腦過度疲勞,以免影響學習水平。尤其是臨考前幾天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以清醒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走進考場。其次,要有應付“怯場”的辦法,考試時先做確有把握的題,難題放在後面做,這樣可以消除考試緊張情緒。假如考試“怯場”,可設法轉移注意力,使大腦興奮起來,諸如想一件令自己高興的事,或者是做幾次深呼吸,使情緒穩定後再答題

  二、生活方面

  1、對自己不過分苛求

  人應該有自己的抱負,但有些人的抱負不切實際,根本非能力所及、力求不得,便會認為自己倒運而終日憂鬱;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了消除挫折感,則應該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稍有提前量,不努力達不到,盡心自己盡力能夠趕超,心情自然就會舒暢了。

  2、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

  當我們勃然大怒時,很多錯事或事態的事,都會做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

  3、偶爾亦要屈服

  一個做大事的人,處事要從大處看,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小處,有時亦不必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苦惱。

  4、暫時逃避

  在生活受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睡眠或看電視等,待到心情平靜時,再重新面對自己的難題。

  5、找人傾訴煩惱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範文
小學心理健康校園廣播稿3篇範例
相關知識
中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3篇
小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範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
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
大學生心理健康演講稿3篇
中學生心理健康演講稿
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演講稿4篇
中學生安全教育廣播稿3篇
中學生心理健康校園廣播稿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