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有哪些禁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該怎麼養生呢?那麼大暑養生禁忌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大暑養生的相關禁忌吧。

  大暑養生的禁忌

  1、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2、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洩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3、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飲食不潔

  大暑溼熱交蒸,細菌、病毒繁殖快,面板病發病增多,此外也易致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注意滅蠅,不吃不乾淨的飯菜,最好當天的飯菜當天吃,隔夜飯菜要煮沸、熱透。

  5、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6、忌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痺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7、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8、勿食過多冷飲

  很多人喜歡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反而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

  9、不要熬夜

  時下暑性炎熱,容易耗氣,正常人都會覺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夠早休息,儘量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睡眠,中午應午睡0.5~1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

  10、切勿急躁

  大暑節氣,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常常會覺得心煩意亂、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就是典型的“情緒中暑”症狀。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大暑養生吃的食物

  1、荷葉山楂茶

  原料:鮮荷葉1張***幹品10克***,山楂15克,薏苡仁10克,陳皮5克。

  做法:將荷葉洗淨,與山楂、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0分鐘即成。代茶,頻頻飲用。有清熱化溼消暑,健脾開胃的功效。

  2、胡蘿蔔鯽魚湯

  原料:鯽魚約350克、豬瘦肉100克、胡蘿蔔500克、紅棗10克、陳皮5克。

  做法:胡蘿蔔去皮洗淨,切厚片,紅棗***去核***、陳皮***浸軟、去白***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鯽魚去鱗、鰓、腸臟,洗淨,抹乾水,下油起鍋稍煎黃。把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調味供用。用法:溫服,早晚各服1次。

  3、熗拌什錦

  原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均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別焯透***西紅柿略燙即可***,撈出淋幹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再將蔥末、鹽、西紅柿、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大暑養生有哪些禁忌
清肺有哪些方法
相關知識
大暑養生有哪些禁忌
大暑養生有哪些禁忌
大暑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大暑養生有哪些飲食原則
性白領養生有哪些禁忌
老人春季養生有哪些禁忌
貧血患者春天養生有哪些禁忌
肝病患者養生有哪些禁忌
中醫按摩養生有哪些禁忌
老人秋季養生有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