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幼兒園育兒保健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開始下降,天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寶寶適應能力差,面板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一

  訣竅1 給寶寶多喝水

  秋高氣爽,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在幼兒園裡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

  平時多給寶寶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訣竅2 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儘量少吃。

  訣竅3 呵護寶寶面板

  媽媽在給寶寶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寶寶的嘴脣容易乾裂。媽媽應先用溼熱毛巾敷在寶寶的嘴脣上,使嘴脣充血,然後塗抹潤脣膏。寶寶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乾燥,媽媽可用棉籤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訣竅4 忌食冷食物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寶寶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制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鐘後食用。

  訣竅5 冷水鍛鍊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寶寶對冷的適應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衝淋和游泳。冷水鍛鍊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後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後用乾毛巾擦乾。冷水衝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後用乾毛巾擦至面板輕度發紅為止。

  訣竅6 預防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媽媽一定要把住“***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寶寶有腹瀉症狀,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訣竅7 營養調理

  多給寶寶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麵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祕。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訣竅8 及時打預防針

  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冬春季節高發的傳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寶寶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二

  常有家長反映,孩子上幼兒園感冒現象增多。幼兒園班級中人數多,難免會有個別孩子感冒,從而讓孩子們接觸到不同的病菌,抵抗能力差的孩子就容易引起感冒。畢竟從家庭到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較大的轉折點,不管是情緒、環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如何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1.生活習慣要養成。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制定好生活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等。對孩子來說生活作息非常重要,有的家長晚上自己看連續劇或者打麻將讓孩子自己睡覺,孩子不肯睡反而還埋怨孩子不睡。做家長的一定要準時帶孩子上床入睡,這樣早上他也能按時起床。同時還一定要注意衛生習慣的養成,比如:吃飯前洗手,手髒了要洗手,平時不咬指甲等等。

  2.鍛鍊身體要堅持。

  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幸福一輩子。所以讓孩子從小養成鍛鍊的習慣非常重要。我們每天可以安排半小時的時間陪孩子一起鍛鍊,夏天天氣熱可以在室外,比如:溜冰、騎滑板車、騎自行車等等,冬天天氣冷可以在室內跳繩、拍皮球、跳羊角球等都可以。孩子身體鍛鍊多了體質也會更增強了,自然感冒也就少了。

  3.治療感冒看情況。

  在幼兒園特別是爺爺奶奶帶領的孩子一有感冒、咳嗽想象就帶孩子去吊鹽水。其實孩子的抵抗力需要慢慢增強的,如果經常給孩子吊鹽水,孩子的抵抗力較差。我們要根據情況具體情況具體處理。如果孩子感冒經常咳嗽可以要給他吃點消炎藥和咳嗽藥。比如:頭孢克洛分散片、鹽酸氨溴索口服液、易坦靜等等效果還不錯,或者再加點酮替芬擴充套件器官的。如果孩子發燒精神狀態較好,看情況吃退燒藥;如果精神狀態較差,應該帶孩子先去驗個血,醫生會根據驗血的情況來處理,最好還是能不弔鹽水就不弔鹽水。

  4.穿衣保暖要適當。

  在幼兒園我發現冬天衣服穿得較多的孩子反而經常要得感冒,而衣服穿得較少的孩子反而很少感冒。原因在哪兒呢?主要是有的爺爺、奶奶總是說要給孩子多穿些衣服,以免凍著。孩子衣服穿得少感冒是感冒的導火線,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孩子衣服經常穿得不多,那麼他的抗寒能力反而會很強。當然也不是說要穿的過少,小孩應該比大人要多穿一件衣服差不多。打個比方在溫室裡的小草,又細又長,太陽一嗮就會幹癟,而經常在外面風吹雨打的小草反而不怕太陽嗮,卓壯成長著。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們再忙孩子的穿衣、生病等這些問題還是需要我們來處理的。

  進入秋季,早晚溫差較大,加上氣候乾燥,幼兒容易感冒和喉嚨不適,因此幼兒的衣、食、住、行也需要注意。

  1.衣:由於溫差較大,幼兒早晚應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對於好動、易出汗的幼兒,在其玩耍時可在其背後墊一塊毛巾或玩後及時給他更換衣服。同時幼兒的鞋子應以輕便的運動鞋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讓幼兒吃一些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A、C多的食物,它們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幫助。在秋季,大蒜、蘿蔔、生薑、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兒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兒不喜歡吃,但家長可以通過改變食用方法讓幼兒食用,比如在做菜時增加蒜末的新增,平時給幼兒煮點蘿蔔水、生薑水等。對於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兒,家長可以多燉些冰糖生梨水給幼兒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節,蟹屬寒性,幼兒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藥三分毒,不要把服藥作為預防幼兒生病的途徑。

  3.住:雖然天氣會逐漸變冷,但在家時還是要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幼兒的被子需要經常晒太陽,家長可在每個星期五把幼兒的被子帶回家利用雙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秋天最適合戶外運動,家長有時間應多帶幼兒到戶外活動,多晒太陽,晒太陽可以促進提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體質。

  三

  秋季溼度下降,空氣逐漸變得乾燥,忽冷忽熱,尤其是在一天中氣溫溫差比較大,早晚涼風襲人,中午又太陽灼人,幼兒易感冒。但幼兒活動量大,如新增過多衣服,孩子就很容易出汗,血液流動增快,散熱功能加強,加速散熱,由於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迴圈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外界的急劇變化,當秋季的涼風吹來時,幼兒調節失去平衡,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如果抵抗力低或治療不及時,可發展成氣管炎,肺炎等。

  做好感冒、氣管炎、肺炎等秋季易患病的預防工作: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則是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嚴重的多。上呼吸道感染可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護理不當是小兒患呼吸道感染的觸發因素,正因為小兒在生理和解剖上存在著薄弱環節,我們應該倍加註意,科學護理:

  1.秋季不要給孩子新增過多的衣服,睡覺時也不要蓋得過厚。加上後就不好減掉了,因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只能是越加越多,到了真正的寒冷季節,就沒的加了。最好的辦法您與小兒穿一樣厚薄的衣服,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小兒就不會冷,小兒雖然沒有大人耐寒,但小兒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會安靜。在平日的生活中,幾乎沒有哪個父母或老師給孩子凍著了,他們都很會給孩子保暖。

  2.每天為孩子準備長短、厚兩套衣服到幼兒園,讓老師根據天氣變化給孩子增減衣服,當孩子已經出汗時,不要馬上脫掉衣服,應該讓孩子靜下來,擦乾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浹背時,脫掉一件衣服,再放孩子去玩。

  3.秋燥食粥最適宜,粥具有清火養胃健脾之功效,把它與一些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對於改善秋燥症狀大有益處。

  4.應該讓孩子多喝溫白開水,這樣不但可預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對小兒胃腸道和肺部有益。

  5.培養孩子穿衣、穿襪、穿鞋、洗手洗臉、擦汗等自理能力和主動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感受的表達能力。

  6.對孩子進行安全衛生知識教育,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自我防範意識。

  7.讓小兒到大自然中去鍛鍊,有氧鍛鍊是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好方法,可大多數父母都是怕孩子凍著,很少有怕孩子熱著的,早早就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天氣剛剛有些涼意,就閉門閉窗,這無異於剝奪了小兒在大自然鍛鍊的機會。

  8.當幼兒患感冒時,應對症下藥,不要亂服過多的抗感冒藥,抗感冒藥多數是針對流涕、噴嚏症狀的,當服用感冒藥後,症狀減輕了,但呼吸道黏膜卻乾燥,不但不能清除病毒,還可使細菌乘虛而入,發展致下呼吸道感冒,就象不嚴重的咳嗽,尤其是痰多時不宜服用鎮咳藥是一個道理。多休息、多睡眠、多飲水、適當退熱、注意護理、勤看醫生是治療感冒、預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9.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被傳染。

  10.注意休息,保證孩子的午睡和晚上睡覺的時間和質量;運動適量,動靜交替。
猜你喜歡

秋季幼兒園育兒保健知識
幼兒園家長育兒知識三篇
相關知識
秋季養生有哪些保健知識
秋季有哪些養生保健知識
兒童養生保健知識
兒童預防保健知識
保育和保健知識科普
春季養生有哪些保健知識
冬季養生中藥材保健知識
冬季養生有什麼保健知識要注意
夏季有什麼養生保健知識
冬季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