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治慢性腸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腸炎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疾病,一旦發作起來,疼痛難忍,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治療腸炎刻不容緩。那麼,治療腸炎的中藥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旱蓮當歸治腸炎

  【功能主治】燮理陰陽,祛邪厚腸止瀉。主治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等***。證見腹瀉經久反覆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夾赤白粘液,腹痛隱綿,按之不減,形體消瘦,四肢不溫,神疲倦怠,納谷不馨,脘腹不適,口乾粘或苦,不甚喜飲,舌質淡紅或暗紅,多細裂紋,苔薄白微膩,脈虛濡或細弦略數。

  【偏方組成】旱蓮草20克,當歸、毛薑、阿膠、白朮各10克,黃連、木香、防風、炙甘草各6克,乾薑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頭煎2煎藥液合併約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膠應另燉烊化,分2次兌入藥液中。症狀緩解取得療效後,可按上方劑量比例,研末***阿膠烊化***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資鞏固,以2~6個月為宜。

  【加減】溼熱偏盛者,加馬齒莧30克;便血或赤凍多者,加地榆10克、鴉膽子***每服15粒,去殼吞服,日2次***;陰虛偏甚,瀉下量多者,加烏梅20克。

  黨蔘白朮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健胃,止瀉固腸,促進脾胃運化。主治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證見脾胃虛弱,時溏時瀉,脘悶腹脹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組成】黨蔘、秦皮、炒白朮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烏梅、黃連、炮乾薑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製成丸劑服用。

  【加減】如因久作瀉痢,氣虛下陷,導致脫肛者,可加黃芪、升麻;若兼見晨起則瀉,瀉而後安,或臍下時痛作瀉,下肢不溫,舌淡苔白,脾腎陽氣不足者,加補骨脂補命門火,輔吳萸、肉豆蔻暖腎溫脾,五味子澀腸止瀉;如年老體衰,氣虛於下久瀉不止愈,加訶子;因氣鬱誘作痛瀉,症見胸脅痞悶者,加枳殼、白芍、防風以洩肝益脾。

  其他藥方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一:熟地15克,山藥12克,炒扁豆12克,炮姜9克,吳茱萸6克,炒白朮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腹瀉久治不愈,進食生冷物則瀉,腹部怕冷,飲食不香等。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二:黨蔘12克,焦白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炒防風9克,陳皮9克,白芍15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秦皮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大便稀薄,便前腹痛,便後痛減,大便挾有粘液,情緒波動則病情加重。

連翹有什麼作用與功效
夏天吃什麼最開胃開胃食物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醫中藥治慢性腸炎
中醫怎麼治慢性鼻炎
中醫怎麼治慢性前列腺炎
中醫怎麼治慢性支氣管炎
中醫偏方治療結腸炎
治慢性腸炎吃什麼藥
治慢性腸胃炎的中藥有哪些
治療慢性腸炎的中醫方法
中醫治療慢性肝炎藥方慢性肝炎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慢性肝炎藥方慢性肝炎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