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用油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吃食用油,食用油是很常見的食用品。食用油是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它能促進腸胃蠕動,補充人體所需的元素。那麼燒菜吃油的誤區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具體來看看吧!

  燒菜用油的誤區

  油溫太高了

  在炒菜的時候有的人喜歡高溫爆炒,每次炒菜的時候都習慣性的等到鍋裡的油冒煙了才放菜,專家提醒,這樣的做法是極為不科學的。如果溫度過高,會使食用油裡面所含有的一些營養物質遭到破壞,並且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

  建議:

  在炒菜的時候最好是先把鍋給燒熱了再放油,這樣就既可以達到熱油的效果,同時還能達到爆炒的效果,一舉兩得。

  油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炒菜時最好別讓油“冒煙”了。烹飪不得當,再好的油也會變“壞”。

  吃油的種類太單一

  為了方便以及健康,很多家庭通常都長時間只吃一種品種的油,認為這樣可以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一大桶油最實惠

  買一大桶油,然後每天開啟蓋子倒油,這樣做其實並不妥當。油的氧化變質是一個鏈反應,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如果把新鮮的油放在舊油瓶中,新鮮的油也會較快地變質。所以,用一個大塑料瓶來反覆盛裝烹調油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很容易使油加速氧化。正確的做法是,用較小的有蓋油杯或油瓶,過幾天從大油桶中取一次油,平日放在櫥櫃當中,炒菜時才拿出來。小油杯和小油瓶應當定期更換。儘量購買新鮮的小包裝油。如果買回來了大桶油也應該放在陰涼處,把蓋子擰緊。

  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

  很多人為了預防三高問題以及預防肥胖,經常在炒菜的時候都千篇一律的使用植物油,堅決杜絕動物油的摻入。

  專家提醒:

  如果長期不吃動物油,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響人體的健康。並不是說一味的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就能有利於身體的健康了,其實在一定的劑量下,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有益的。

  用油的量太大

  在用油的量上也要做到嚴格的控制,像一些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佔一半。而老年人、血脂異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關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們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建議:

  對於食用油的學問可不止這麼一點,除此之外在挑選食用油的問題上也是有著一定的技巧的,比如同種品牌的食用油,最好是選顏色較淺的那類。還有關於更多的食用油技巧,這就需要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細心的發現了。

  只要是油就可以用於煎炸

  當植物性油經長時間加熱時,不飽和脂肪酸會發生變化,譬如用來炸油條、炸雞、煎蔥油餅所用的植物油,由於重複的加熱作用,會最終變成對血管不利的飽和脂肪酸。因此不宜用小包裝植物油來反覆煎炸食品。

  葷油不能吃,植物油儘量多吃

  很多人認為葷油既然不能吃,植物油多吃也無妨。因此,有些家庭每日每人植物油攝入多達50克甚至更多。其實這是一個大誤區,食用不當,植物油也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經過化驗,食用油用量過大,不僅會影響食品的味道,還會影響到人體對食物的吸收。長年吃這樣的菜餚,對心腦血管極其不利,還易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在一般能量攝入的情況下,一天除去攝入的動、植物食品中所含脂肪外,一個正常人每天植物油的攝入量在25克左右為宜,有肥胖和高血脂的患者,應該再減少,但不應少於15克。

  害怕肥胖不吃油

  提倡少油烹調並非鼓勵無油飲食,適量的油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酸,促進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還能軟化食物纖維,減少食物體積,提供飽腹感,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就算我們要減肥節食,每天也需要至少20克膳食脂肪酸才能維持膽汁正常排出,脂肪酸不足可是會破壞面板健康的。

  橄欖油好就只吃橄欖油好了

  專家建議家庭不要長期食用單一油品。油要變換著吃,可以適時適當地混和食用調和油,這樣才有利於身體健康。調和油是通過特殊的工藝將幾種不同的植物油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製而成的,其營養成分比單一原料的食用油高出很多,口味適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對消費者的食用油調查中發現,由於對食用油健康的認識不夠,多數家庭幾年如一日吃同一種油。

  吃油更健康的方法

  一般來說,煎炸食物建議用高煙點油,如芥花籽油。英國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在通風系統差、燃燒效能極低的炊具上做飯一小時,相當於每天吸兩包煙。這與食用油在高溫下的突變有關。如菜油,當油溫升高到60℃時就開始氧化,升到130℃時氧化物開始分解,形成多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中有些就是致癌物。而芥花籽油具有高耐熱、煙點高的特點,在215℃高溫下無油煙,特別適合煎炸等烹飪方式。

  炒菜用油建議用含多種營養元素的油,如玉米油。玉米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85%,並含有豐富的玉米甾醇。日常飲食如不注意平衡和控制,很容易引起“三高”、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但是玉米油中的甾醇能有效防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膽固醇和脂肪的降解代謝,對心血管、肥胖症、動脈硬化有積極的防治作用。

  涼拌用油建議用天然萃取的植物油,如橄欖油。涼拌菜講求的是新鮮,原生態的食材和純天然的橄欖油是絕配。使用橄欖油製作的涼拌菜不僅口感清新、口味香醇,而且由於橄欖油富含橄欖多酚、角鯊烯等十分稀有的活性物質,長期食用有防止衰老、延年益壽的功效。

  健康吃油的要點

  吃油不超量

  近幾年大家都在關注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益處,卻忽視食用油的本質,從本質上講它富含大量脂肪,因此,少吃油才是控制脂肪攝入的關鍵。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個成年人一天攝入的食用油量應在25克左右。控制這個量,一方面不會有過多的脂肪被攝入,另一方面保證了人體對脂肪酸的基本需求。25克油的直觀概念就是白瓷小湯勺大約兩勺半。

  品種勤更換

  不同的食用油由不同的脂肪酸構成。但是一些家庭的飲食習慣使然,總認準一種食用油進行購買。在採購時,不妨根據自己需求,多關注打折油品,一方面能買到便宜實惠的物品,另一方面還可以起到不同種類的油換著吃的作用,一舉兩得。最後,特殊人群也要遵循“吃油不超量,品種勤更換”的原則,但對於高血脂病人來說,在控制每日食用油量的前提下,應以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為主,其他油為輔。

貓頭骨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好處
炒菜油煙對女性身體的危害
相關知識
炒菜用油誤區
炒菜用油常見的誤區與錯誤方式
廚房炒菜用油的錯誤方式與操作
炒菜用油指南
做菜的時候如何控制炒菜用油量
做菜的時候如何控制炒菜用油量
抽油煙機清洗竅門與使用的誤區
汽車潤滑油使用的誤區介紹
平時炒菜用什麼油好
平時炒菜用什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