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的危害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輸液方法較之吃藥打針的危害很大。吃藥打針,藥物須經過人身體的迴圈系統。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一、降低人體免疫力。

  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賴輸液,久而久之就會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

  三、存在較大風險。

  既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專家提醒,靜脈輸液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在所有藥物劑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

  四、導致人體菌群失調。

  人體的體表及體內寄存著許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後的治療帶來難以想象的不良後果。

  輸液的風險

  引發輸液反應

  輸液需要遵循無菌原則,並受到患者體質的影響,發熱、過敏性休克、靜脈炎等都是常見的輸液反應。輸液的藥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們堵在細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增加迴圈負擔

  輸液需要把藥物溶解在鹽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輸兩袋500毫升的液體,相當於短時間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人,正常情況下全身血量約為4~5升,粗略估算,輸液1升相當於加大了20%的迴圈負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臟病的老人,頻繁輸液的風險更大。

  加速過敏和耐藥

  藥物過敏可能引起休克等嚴重後果,輸液時藥物迅速進入血液,過敏可能更快出現,症狀更重。同時,如果輸抗生素,相當於把抗生素帶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藥。但是,若經過各項檢查,醫生認為確實需要輸液時,不應拒絕,而應遵醫囑輸液並注意觀察症狀。

  輸液藥物不良反應

  打點滴也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如果是口服,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但是打點滴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來媒體頻頻出現患者因為使用了中藥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還曾有媒體曝光某醫院在輸液瓶中發現黑色絮狀物。有醫生表示“藥物不良反應最終還是藥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靜脈滴注導致了這種不良反應的加劇,嚴重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刺五加註射液、茵梔黃注射液引起嚴重不良反應讓人觸目驚心,揮之不去的痛。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不合理用藥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

  輸液的弊端

  1、容易引起感染

  輸液時如果注射器、針頭和注射部位的面板消毒不嚴,有可能使針眼紅腫、化膿,嚴重的還能引起全身感染。

  2、輸液更易引發不良反應

  相比口服藥和肌內注射,輸液時藥品不經過任何屏障直接進入血管,一旦過敏,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輸液速度過快 ,有可能因迴圈負荷過重造成肺水腫。

  3、耗時費錢

  輸一次液,少則一小時,多則四五小時,顯然比口服藥和肌注浪費時間。而相同劑量的同樣藥物,費用比口服或其 他常用的用藥方法要高出幾 倍甚至十幾倍。
 

長期輸液抗生素的危害
輸液的危害性
相關知識
輸液的危害性
輸液的危害性
輸液的危害等於自殺嗎
兩個月嬰兒輸液的危害
兩個月寶寶頭上輸液的危害
經常輸液的危害知識
經常輸液的危害大嗎
減輕兒童輸液的危害
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孩子輸液的危害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