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兒的症狀體徵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大家都希望自己出生的孩子健健康康的,但實際中不少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患有足月小樣兒,身體的發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那麼小樣兒的症狀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凡胎齡滿2 8周至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為早產兒;胎兒在3 8-42周而體重<2 500g者為足月小樣兒。

  臨床表現大多呈“老練”外貌反應好,消瘦並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約佔59 %,呼吸窘迫缺氧者,硬腫幾乎沒有, 顱骨軟化變形者少, 無肝脾腫大發現, 神經反射大多良好, 有畸形者佔6. 5 % ,

  足月小樣兒的特點是面板薄,乾燥脫皮,胎毛少,胎脂多,頭髮細齊,軟骨發育少,耳舟已形成,指,趾甲軟,乳腺可有結節,足底有紋,陰囊皺襞多,但男嬰睪丸已下降,女嬰大***能遮蓋小***,生理性黃疸不明顯,生理性體重下降不明顯,產熱反應較好,出汗較好,較活潑,哭聲大,吸吮力較強。

  小樣兒的預防護理

  組孕母妊娠時高危因素主要是妊高徵及雙胎, 這二者均會引起相對性胎盤功能不良而導致宮內生長障礙, 胎兒營養不良,如果進一步加強產前保健措施, 及時處理孕母合併症, 定會使本病有所改觀。

  足月小樣兒的後遺症

  胎盤種植位置不佳、無血管絨毛膜、胎兒染色體異常都可引起足月小樣兒。由於上述原因引起後,新生兒出生後會伴有明顯畸形,大***遮蓋小***、陰囊皺裂多、面板呈黃綠色、面板鬆弛多皺紋、四肢皮下脂肪缺乏、頭相對大等。出現症狀應及早採取有效方法治療。治療方法有飲食療法,換血療法、一般療法等。若治療有效,臨床症狀會明顯緩解。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留下後遺症。足月小樣兒的後遺症有肺炎、紅細胞增多症、低血糖、顱內出血等。

  低出生體重兒的護理方法

  低出生體重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所以保暖是關鍵。箱溫隨低體重兒的體重決定,一般體重越輕,胎齡越小,箱溫越高。阿氏評分7分以上,無宮內感染或缺氧史,一般情況好的低出生體重兒可採取與母親面板接觸取暖法,母親的體溫可讓低體重兒的體溫慢慢升至正常,並且比較恆定。臨床觀察發現低體重兒在母親的懷抱中享受的是一種自然的溫暖,比人為靠溫箱取暖更適合低體重兒生活;有的低體重兒在溫箱內溫度升得快,但抱出溫箱體溫就會下降,造成低體重兒體溫不恆定現象。

  低體重兒每天進行一次溫水浴,可促進血液迴圈,促使血管擴張,產生熱量,用溫度適宜的水***38℃~40℃***,水中加入百艾溶液,將嬰兒放入水中,水浸至頸部,頭露在外面,浸泡10min,並按摩四肢,可預防硬腫症的發生。

  低出生體重兒每4h測體溫一次,直到體溫正常並恆定3天后改為每天2次,體溫保持在36.5℃~37.5℃。

  足月小樣兒的餵養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暢:足月小樣兒娩出後, 立即清理呼吸道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患兒取右側臥位, 由專人看護, 必要時給予吸氧, 防止發生窒息。

  合理餵養:因足月小樣兒消化器官功能發育不完善,應合理餵養,最好生後30min 內開始哺餵母乳,無法母乳餵養者可用低體重配合奶餵養。每日記錄出入量,準確測量體重,為掌握營養狀況提供可靠依據,確保合理餵養。

  預防感染:足月小樣兒抵抗力低下,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定時開窗通風, 確保室內空氣新鮮, 環境整潔, 接觸小樣兒前後要洗手, 防止交叉感染。

  面板護理:保持面板粘膜完整,促進血液迴圈, 定時檢查面板, 給患兒穿鬆軟的衣服, 保持床鋪平整、乾燥, 及時更換尿布, 避免大小便刺激,每日沐浴1 次。

  臍部護理:臍帶是引起感染的主要途徑, 每日檢查臍帶1~2 次。區域性塗0175 %碘酊, 保持臍部乾燥、清潔,防止發生感染。


小樣兒的症狀體徵
甲亢的臨床表現症狀
相關知識
小樣兒的症狀體徵
小樣兒的症狀體徵
肩周炎的症狀體徵與護理措施
月子病的症狀體徵
頸椎病的常見症狀體徵
常見的頸椎病症狀體徵
食管炎最典型的症狀特徵
宮外孕早期症狀體徵
肺炎常見的症狀特徵
腸胃感冒的症狀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