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小故事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是眾多書法愛好者的心靈家園。你知道怎麼做一份書法家故事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師宜官

  東漢靈、獻帝時人。籍居南陽。後為袁術將。工書,尤善八分書。書跡為時人所寶。晉衛桓《體書勢》雲:“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錢酒家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酬酒值,計錢足而滅之又云:“師宜官每書輒削而焚其拊。樑鵠乃益為拊,而之酒,候其醉而竊其拊。鵠卒以書至選部尚書。”南朝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雲:“《耿球碑》是宜官書。自矜重。”南朝梁武帝《古今書人優劣評》曰:“師宜官如鵬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庾肩吾《書品》列師宜官,為上之中品,雲:“師宜官鴻都為最,能大能小。”唐張瓘《書斷》卷中雲:“靈帝時徵天下工書於鴻都門,至百人,八分稱宜官為最。”列師宜官八分書為妙品。唐續《墨藪·九品書人論》列師宜官正隸草為上之上品傳世書跡有。

  資料2

  蔡邕偶創飛白

  漢朝的蔡邕,字伯喈,官到中郎將,人稱“蔡中郎”,他不但是個文學家,還是一名著名的書法家。“飛白書”就是他獨創的。什麼叫“飛白書”呢?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個閉門讀書、寫字的人,他經常出門旅行,為的是捕捉靈感,豐富閱歷。東漢靈帝熹平年間,皇上旨令蔡邕寫《聖皇篇》,完稿以後,他把寫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書的鴻都門去。那兒的人架子挺大,誰來了都得在門外等上一陣。蔡邕等待接見的時候,有幾個工匠正用掃帚蘸這石灰水在刷牆。他就站在一邊看了起來。

  一開始,他不過是為了消磨一下時光。可看著看著,他就看出點“門道兒”來了。只見工匠一掃帚下去,牆上出現了一道白印。由於掃帚苗比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牆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掃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牆皮來。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寫字用筆蘸足了墨汁,一筆下去,筆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牆一樣,讓黑筆道里露出些帛或紙來,那不是更加生動自然嗎?想到這兒,他一下來了情緒。交上文章,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裡,顧不上休息,準備好筆墨紙硯。想著工匠刷牆時的情景,提筆就寫。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一開始不是露不出紙來,就是露出來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終於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筆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道,使字變得飄逸飛動,別有風味。

  蔡邕獨創的這種寫法,很快就推廣開來,併成為“飛白書”。直到今天,還被書法家們所應用。

  蔡邕喜得素書

  蔡邕進嵩山學習書法,在一石洞發現一本寫在素絹上的墨跡,用筆犀利,八面得勢,很象籀書、大篆,內容是寫李斯、史籀等的用筆法。蔡邕得到它後,高興得三天不吃飯,好像當面得到古人的教導一般。

  他專心讀誦這本素書,整整學習了三年,深得其用筆奧妙,所以他的用筆奇特,書法精深,得到當代書家們的崇敬。

  蔡邕親自在太學***最高學府***書寫了《五經》,令工匠鐫刻在太學門外,觀看的人象趕集一樣多,大家對此讚歎不已。

書法手抄報書法家
書法家園手抄報精美圖片
相關知識
書法小故事手抄報好看
書法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書法小故事手抄報
書法家小故事手抄報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圖片大全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
法制小故事手抄報
數學小故事手抄報圖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