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養生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小寒時節,正處乙未年終之氣,大運金運不及,太陰溼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太陽寒水,寒氣甚重。因此,養生調養方面應注重調養脾腎,溫化寒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小寒節氣物候

  中國古代從小寒起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

  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小寒時節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雁北鄉:鄉,嚮導之義,二陽之候,雁將避熱而回,今則鄉北飛之,至立春後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

  鵲始巢:鵲,喜鵲也;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陽已得來年之節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雊,雌雄之同鳴也,感於陽而後有聲。

  小寒節氣養生要點

  1、冬季養腎要注意起居

  冬季養生養腎在起居上宜堅持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氣新鮮。因為冬季晝短夜長,人們要儘量早睡早起,穿貼身柔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晒晒太陽,以保持人體的體溫、體力及正氣。

  2、按摩養腎療法

  按摩療法是冬季養腎一種很不錯的有效方法。推薦兩種按摩養腎的療法: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後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3、藥食同源補腎

  傳統中醫認為,“藥食同源”,中醫認為五穀可以補腎,歷代養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飲食,需要以“五穀為充,五果為養”,也就是說人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主食和蔬菜水果,平時適當攝入一些益腎、養血的食物,對處於亞健康狀態下的人們是大有裨益的。

  小寒的養生注意事項

  1、不宜喝冷水

  這個時候是一冬最冷的時候,在喝水的時候,千萬不要喝涼水,必須是喝熱開水或者是熱茶,或者是溫開水都行,尤其是來月事的女性和老人及幼兒。另外,很多人夜晚醒來口渴,也不要喝冷水,容易難以入睡,影響睡眠。冬天這個時節喝涼水,是在用五臟暖水,對內臟的傷害相當嚴重。

  2、多鍛鍊

  民諺也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日養生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身體鍛鍊,多鍛鍊身體,特別是在陽光出來時鍛鍊可以強身健體,增強禦寒能力。霧霾天氣請帶好口罩等防護物品,將戶外運動改為室內運動。

  3、預防疾病

  衣物增減有度,預防感冒等常見病。另外,“小寒”節氣是糖尿病病情最易加重和併發症多發的季節,人體血糖水平也最容易升高。寒冬時節,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自我保健,防止各種併發症。

  4、飲食溫補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蔘、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

  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

  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

小寒怎樣養生
小寒的養生知識
相關知識
小寒的養生知識
小寒的養生知識
小暑的養生知識
小滿的養生知識
小雪的養生知識
小雪的養生知識
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孕婦小滿時節的養生知識
小雪節氣的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