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什麼時間種植如何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綠豆是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吃綠豆,那麼綠豆什麼是種植?下面一起來看看綠豆的種植時間及管理吧!

  綠豆種植時間

  綠豆生育期短,播種適期長,在許多地方既可春播亦可夏播。一般在地溫達16~20℃時即可播種。在大部分有灌溉條件的地塊種植綠豆播種期為5月15日到30日,沒有灌溉條件的沙崗地塊大都在6月12~15日播種,一般春播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夏播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在北方適期播期短,一年一作春播期在5月初至5月底,夏播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東北地區春播在5月中旬,夏播6月中下旬。注意,綠豆是喜溫作物,春播如播種過早,個體發育不良,生育期延長,產量降低。夏播綠豆以早播為好,幼苗生長健壯,開花結莢期處在高溫多雨階段,有利於花莢形成,莢多、粒多、粒重、產量高。

  綠豆的播種方法

  1、精細整地:綠豆是雙子葉植物,子葉大,幼苗頂土能力弱。由此,在播前要精細整地,通過翻、耙、壓達到地平土細,上虛下實的目的。有水澆條件的要造墒,無水澆條件的要提早整地,待雨播種。一般在4月上中旬整地。

  2、種子處理:播前要挑除病、雜、硬粒,以保證種子的純度和發芽率。選種利用風選、水選或機選,清除秕粒、小粒、雜質、草籽,選留乾淨的大粒種子播種。晴天將種子薄攤席上,翻晒1~2天,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芽勢。將色暗、皮糙、吸水力差、不易發芽的“鐵綠豆”輕輕擦搓,使種皮稍有破損,易發芽和出苗。在種子上撒少量水,將菌劑撒於溼種子上拌勻,隨拌隨用。根瘤菌肥勿與化肥、殺菌劑混用。常用固氮菌每克固氮菌劑量含根瘤菌3億,每畝用量125克。或用包衣劑、抗旱劑或含鉬、硼等微肥拌種。

  3、播種方法:綠豆一般在地溫達到16~20℃時即可播種。春播在5月份,夏播綠豆播種越早產量越高。以條播為多,穴播、撒播均可。條播要防止覆土過深、下籽過稠和漏播。間作套種和零星種植多為穴播。播種深度一般以3~5釐米為宜。每畝用種量1~2千克,肥地少些,薄地多些。

  綠豆的田間管理

  1、鎮壓補苗:播種後對播種墒情不好的地塊,要及時鎮壓,隨種隨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增加表層水分,促進種子發芽和發育,早出苗,出全苗。在綠豆出苗後,發現有缺苗斷壟現象,應在7天內補種完畢。

  2、間苗定苗:為使幼苗個體發育良好間苗、定苗當綠豆出苗後達到兩葉一心時,要剔除疙瘩苗。4片葉時定苗,株距在13~16釐米,單作行距在40釐米左右為宜。按即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雜苗及雜草,留壯苗。實行單株留苗,利於植株健壯生長。

  3、中耕除草:不僅能消滅雜草,還可破除土壤板結、疏鬆土壤,減少蒸發,提高地溫,促進根瘤活動,是綠豆增產的一項措施。一般是在綠豆第一片複葉展開後,結合間苗第一次淺鋤,在第二片複葉展開後,開始定苗並進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進行第三次深中耕,並進行封根培土,中耕應進行到封壟為止。中耕深度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

  4、灌水防澇:綠豆是需水較多、又不耐澇、怕水淹的作物。綠豆幼苗期抗旱性較強,需水較少,花莢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時,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但綠豆又怕澇怕淹。如苗期水分過多,會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爛根死苗。後期遇澇,植株生長不良,出現早衰,花莢脫落,產量下降。因此,綠豆在雨季要排水防漬。

  綠豆高產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1、選地排茬:綠豆適應性特強,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土、粘土均可生長,常與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穀子等作物間作,也可種于田埂及間隙地等。忌連作,因連作病蟲害多,品質差,更因有害微生物繁衍而抑制根瘤菌的發育。同時,綠豆也是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穀類的優良前茬。所以種綠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實行輪作倒茬,最好與禾穀類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麥倒茬,不宜以大白菜為前茬,一般相隔2~3年為好。

  2、整地保墒:綠豆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出土,幼苗頂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結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斷壟或出苗不齊的現象。因此,播種前要求深耕細耙,精細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鬆,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結,上虛下實,以利於出苗實行輪作倒茬。

  適時播種

  1、選用良種:選用粒大、皮薄、硬實率低、好煮易軟、口感、豐產效能好的品種,品種主要有白綠522、白綠6號、白綠8號。亞蔬中心的中綠1號、中綠2號等,吉林的吉綠9346、公綠1號、公綠2號,這些品種一般要比農家品種增產40%以上。

  2、適期播種:綠豆可以春播和夏播。春播在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夏播在6月中、下旬,要力爭早播。綠豆喜溫,適宜的出苗和生長溫度為攝氏15至18度,生育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在8至12度時開始發芽。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溫度一般在18至20度最為適宜。溫度過高,莖葉生長過旺,會影響開花結莢。綠豆在生育後期不耐霜凍,氣溫降至0℃以下,植株會凍死,種子的發芽率也低。因此,夏秋播綠豆必須注意適時早播,以便在低溫早霜來臨之前正常成熟。畝播種量一般在1.5~2.0千克,播種深度在3.0~5.0釐米為宜。

  3、合理密植:綠豆的種植密度應隨著品種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應掌握早熟品種密,晚熟品種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種稀,晚種密的原則。綠豆一般早熟品種,低水肥地塊的適宜密度為18~20萬株,米間保苗11~15株,中熟品種,中等水肥條件的適宜密度為15~17萬株,米間保苗8~10株,晚熟品種,高水肥條件的適宜密度應為12~14萬株,米間保苗7~8株。

  田間管理

  1、鎮壓補苗:播種後對播種墒情不好的地塊,要及時鎮壓,隨種隨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增加表層水分,促進種子發芽和發育,早出苗,出全苗。在綠豆出苗後,發現有缺苗斷壟現象,應在7天內補種完畢。

  2、間苗定苗:為使幼苗個體發育良好間苗、定苗當綠豆出苗後達到兩葉一心時,要剔除疙瘩苗。4片葉時定苗,株距在13~16釐米,單作行距在40釐米左右為宜。按即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雜苗及雜草,留壯苗。實行單株留苗,利於植株健壯生長。

  3、中耕除草:不僅能消滅雜草,還可破除土壤板結、疏鬆土壤,減少蒸發,提高地溫,促進根瘤活動,是綠豆增產的一項措施。一般是在綠豆第一片複葉展開後,結合間苗第一次淺鋤,在第二片複葉展開後,開始定苗並進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進行第三次深中耕,並進行封根培土,中耕應進行到封壟為止。中耕深度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

  4、灌水防澇:綠豆是需水較多、又不耐澇、怕水淹的作物。綠豆幼苗期抗旱性較強,需水較少,花莢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時,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但綠豆又怕澇怕淹。如苗期水分過多,會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爛根死苗。後期遇澇,植株生長不良,出現早衰,花莢脫落,產量下降。因此,綠豆在雨季要排水防漬。

  合理施肥

  1、綠豆的施肥原則應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有機肥和有機肥混合使用,施足基肥,適當追肥的方針。綠豆的生育期短、耐瘠性強,其根系又有共生固氮能力,生產上往往不施肥,但為了提高中、低產地塊的綠豆產量,應該增施肥料。一般畝施種肥磷酸二銨或氮、磷、鉀複合肥10千克左右。綠豆追肥最好是在開花期結合封壟一起進行。每公頃可追施硝銨、尿素等氮肥40~60千克,硫酸鉀100~120千克。

  2、較瘠薄的地塊,在結莢期可進行根外追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富爾655、綠風95、邦爾一遍豐等植物生長劑,增產效果較明顯。在肥力較高的地塊,苗期應以控為主,不宜再追肥,氮肥過多,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旺,莖葉徒張,田間廕庇,植株倒伏,落花落莢嚴重,降低綠豆的產量。

  3、綠豆根瘤菌雖有固氮能力,但增施農家肥和磷、鉀肥,有明顯增產效果。施農家肥可在播種前一次施人,施後耕翻人土。如來不及施底肥,在生長前期即分枝、始花期,要施人一定數量的氮、磷肥,以增強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加花芽分化。增施有機肥,接種根瘤菌,改進施肥方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據有關報道綠豆根瘤菌能供給的氮可達綠豆所需要總氮量的50~70%。所以接種根瘤菌是非常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之一。

  及時收穫

  1、一般植株上有70~80%的莢成熟時,應趁晴天適時收摘。

  2、對於大面積生產的綠豆地塊,人工採摘有困難,則應選用熟期一致、成熟時不炸的綠豆品種如豫綠3號等,待70~80%的豆成熟後,在早晨或傍晚時收穫。

  3、豆莢有三分之二以上變黑時收穫為宜。

  4、由於不同部位的豆莢成熟不一致,所以易裂莢的品種應分批採收,不裂莢的品種,當全田豆莢有2/3以上變黑時,應一次收穫。


綠豆什麼時間種植如何管理
楊梅種子怎樣種植_楊梅種子種植方法
相關知識
綠豆什麼時間種植如何管理
綠豆什麼時間種植如何管理
一般綠豆什麼時候種植
鬱金香什麼時間種植
沙棘種子什麼時間種植
南方土豆什麼時候種植
早土豆什麼時候種植
葡萄什麼時間種植
白花菜什麼時間種植最好
小西紅柿什麼時間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