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農曆八月十五,是人人皆知的中秋節。大街上,小巷裡,都洋溢著歡聲的笑語,充滿著喜氣洋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以及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1】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2】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3】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4】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5】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1:少數民族過中秋節

  壯族在八月十五這天,除了要賞月和吃月餅外,一項重要習俗活動就是“鬧哥孩”,因為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是女性,鬧的物件是男性,所以叫“鬧哥孩”,其實就是對歌,內容一般不涉及愛情,多是有關史實、社會一類的,盡興方散。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這天視為走親訪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獨特習俗。中秋歌節不但要陪客唱,還要集中到縣城去對歌。對歌的時候,男女各站一邊,女的還特別喜歡擠在一起,不參加唱歌的婦女,也要和歌者擠在一起,以壯聲勢。

  朝鮮族則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簫,一起合跳《農家樂舞》。

  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到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對歌,未婚青年趁機尋找未來的伴侶。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團聚後,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吐露愛慕之情。

  臺灣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麗的民族服飾,齊聚在日月潭邊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託球舞”的遊戲。

  瑤族在中秋之日舉行“舞火狗節”,舞火狗意在驅邪避邪。是日,姑娘們叩拜完祖先,然後舞蹈,青年男子則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們玩夠後,男女開始對歌。按照當地習俗,姑娘必須參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動,才能結婚。

  雖然各民族的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嚮往,都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望。

  2:月明中秋

  月明中秋,四季詩卷裡一頁雅緻的風景。古典的窗牖外,桂花香影瀰漫,猶自滿園芬芳;中天月白,風弄蘭香陌;是誰,在這淌淌潺潺的日子裡,拾起一枚禪寂的紅葉,記載童年裡青翠的記憶?每逢佳節倍思親,隔江望,恨路迢迢,道不盡相思,咽淚如澆。漏夜清寒,任枕邊垂淚,數不清多少次午夜夢迴故鄉。

  夢若清蓮,在桑梓的荷塘裡淡愁含露,悄悄綻放;白色、紫色、紅色、黃色,披著自然的綵衣,舒展著細緻的朵兒,訴說著夢的囈語。雨露落在蓮朵上,澄澈的水珠在荷盤裡流溢晶瑩的色調,像是江南女子多情的淚珠,剔透中滲著入股的清涼。荷塘邊,柳條在風中輕舞,纖柔的身姿曼妙著翠綠的年華。木質的水車不知疲倦地吱呀轉動,重複著遠古的歌謠。低頭望水,塵間沾染的浮躁歸於沉靜;拾一枚石子投入水中,看波光漫起一層層螺紋,久久地,直到,了無痕跡。

小學生創衛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小學生手抄報中秋節圖片大全內容
相關知識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模板
如何製作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簡單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內容資料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畫
小學生慶六一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如何製作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
簡單字少的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