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息工作很能鍛鍊幹部的成長。資訊的捕捉提煉過程,就是培養和增強幹部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全域性意識、大局眼光和綜合素質的過程,更是體現幹部政治敏感性和觀察力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這次網路資訊工作座談會既是培訓會,也是討論會,還是講評會,更是再動員再部署會。會議通報了工作情況,學習了寫作技巧,交流了經驗做法,達到了預期效果。各單位都很重視,派分管資訊工作的負責人及資訊員參加了會議。

  近年來,我局無論是政務資訊還是網路資訊工作,年年都被國家統計局評為先進單位。今年上半年,我們報送的網路資訊被國家統計局網站的採用總量排在全國第五名。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同志們艱苦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對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要清醒地看到我局的資訊工作還存在著個別資訊報送不及時、質量不高、個別單位重視程度不夠、資訊員的採寫能力有待加強等問題。

  資訊工作很重要。對於我們統計部門來說,統計資訊是統計工作上傳下達的主渠道,是統計系統內外加強溝通協調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宣傳統計、提升統計社會地位的主要途徑。說實話,業務工作做得好,工作反映及時,資訊被國家統計局採用的多了,我們全域性整體工作的面貌也就展示出來了。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資訊工作,把它作為統計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抓緊抓好。下面,我就如何進一步搞好下一階段資訊工作,提四點要求:

  一是要認清形勢,充分認識資訊工作重要性

  當今社會正處於資訊科技、網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網站已成為服務社會公眾最便捷、最直接的視窗。6月20日,在《人民日報》創刊60週年之際,胡錦濤考察了人民日報社並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民進行了線上交流。國家最高領導人上網與網民交流互動,為中國網際網路政治翻開了新的一頁,也增強了人們對網際網路政治的重視。6月24日,張春賢書記、周強省長先後到《紅網》、《湖南省政府門戶網》考察網站建設執行情況。可以說,目前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對網際網路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有媒體稱:一個官員“網路化生存”的時代正在來臨。

  在新的形勢下,統計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權威性,統計成果釋出的公開性、及時性、全面性,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考驗、新挑戰。統計部門是政府資訊的主體部門,統計網站承載著政務公開、資訊釋出和與公眾互動的重任,也是政府統計部門普及統計知識、宣傳統計工作的重要陣地。在統計工作備受重視的今天,統計網站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們局的網站《湖南統計資訊網》自20xx年創辦以來,在釋出統計資訊、宣傳統計工作、服務社會公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幾屆局黨組、局領導對於網站的各項工作也是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援的。

  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為統計工作提供一個功能更為完整、服務更加便捷的資訊平臺,宣傳中心正組織專門力量,對《湖南統計資訊網》進行第九次改版升級,新的版面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最近,為加大對網站工作的組織領導力度,局裡還專門發了文,重新調整了《湖南統計資訊網》編輯委員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都擔任了網站的編委。大家都知道,網站要發展,資訊是核心。資訊是網站的靈魂,資訊的質量和時效性是衡量網站建設優劣的核心標準。離開了資訊,網站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因此,我們一定充分認識資訊工作重要性,將資訊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來正確對待,認真研究和採取過硬的措施,切實落實好這項工作。

  二是要明確責任,增強資訊工作的使命感

  網站建設,人人有責。資訊報送,全員參與。資訊工作的時效性很強,作為資訊員,要善於觀察,要做有心人,更要明確自己的職責。現在,各個單位都明確指定了一名網路資訊員。關於網路資訊員的職責,我在這裡明確六條:

  第一,組織和協調本單位的資訊上網採集、編寫工作;

  第二,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格式,向網站報送資訊,確保資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第三,指導本單位其他有關人員“網上投稿”,規範報送方式;

  第四,定期瀏覽網站“答疑臺”,負責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網上諮詢答疑。

  第五,每年至少撰寫或組織各類資訊稿件4篇。

  第六,及時收集和反映本單位對網站的意見與建議。

  資訊工作無小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懈怠。全域性各單位要加強領導,各主要負責人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要切實負起責任來,認真把好資訊內容的稽核關,做到不漏報、誤報重要資訊。特別是絕大多數單位在《湖南統計資訊網》上都開設有專欄和站點,宣傳中心、辦公室以及各處室專欄的責任編輯們,要正確處理好資訊和保密的關係,高度重視資訊保安問題。大家要共同把好資訊質量關,確保資訊工作政令暢通,確保網站長治久安。

  三是要勤學苦練,努力提高資訊的採編水平

  要營造一種“網站建設,人人有責。資訊報送,全員參與”的氛圍。要多學習、多借鑑,要注意把握好資訊的角度,要精心提煉資訊的標題,要注意突出資訊的亮點內容。資訊的採寫、編輯與報送是一門學問。剛才,辦公室對政務資訊的寫作辦法和素材構思進行了很好的講解,宣傳中心對網路資訊採寫、編輯和報送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作了明確的規範。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做資訊工作的有心之人,多學習、多借鑑、多挖掘、多動筆、多思考,不斷強化責任意識、政治意識和精品意識,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我局的資訊工作在質和量上都將會有一個新的突破。同時,也將會培養和造就一批具備較強調研能力、文字綜合能力、資訊編輯能力的統計幹部。

  四是要開展考評,促進資訊工作上新臺階

  這次會上,大家談了很多好的建議和措施,以前我局各單位在這方面也有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要按照資訊工作有關檔案的要求,年終對資訊工作開展得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並對優秀的資訊文章進行講評。要注意資訊的及時更新,所有在網上開設的專欄要實行動態管理。我相信,通過一系列制度措施的逐項落實到位,通過全體資訊員和全域性同志們的共同努力,我局的資訊工作一定會邁上一個更新的臺階,取得更大的成績。

  二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商丘歷史上第一次資訊化工作會議,也是我市進入資訊化時代、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近年來我市資訊化工作,安排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進一步認清形勢、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強化措施,在新的起點上加快資訊化建設,提升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資訊化水平。會上下發了《關於加快我市資訊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電子政務發展規劃20xx~2020年的通知》,一些部門、單位和企業也作了典型發言,希望大家相互借鑑,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加快推進資訊化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理解內涵,深化認識

  首先,要認識到資訊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資訊理論的創始人夏農認為:“資訊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資訊與人類認識物質世界和自身成長的歷史息息相關,人類社會之所以如此豐富多彩,都是因為資訊一直持續進步的必然結果。當今社會,資訊已成為除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力以外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對資訊的認識上,通俗地講,大家既熟悉,又陌生;既親近,又遙遠。既熟悉,又陌生,主要是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當中,我們處處都在享受著資訊帶給我們的便捷,遠隔萬水千山通過視訊電話如在眼前,在享受資訊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我們對資訊和資訊化的瞭解少之又少。既親近,又遙遠,主要是資訊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但卻看不見、摸不著,感覺離我們非常遙遠。當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全球性科技革命,資訊化、網路化、數字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電子政務、行動電話、數字化電視節目、網路教育、網路購物、電子支付以及住宅小區智慧化管理等已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致力在新的國際競爭格局中贏得先發優勢,佔據有利地位。資訊化浪潮既使我們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但同時也為我們高起點推進工業化提供了可能,為我們大量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創造了條件,為我們更多地利用資訊化來推動自身發展打開了通道。所以,我們要明確資訊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主動認識資訊、掌握資訊、應用資訊,熟悉資訊化工作,真正學以致用、學以致遠。

  其次,要認識到資訊社會的主要特徵是速度。目前,我們已經進入到了資訊社會。資訊社會,也叫資訊化社會,又稱為後工業社會,是以運用資訊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處理實踐問題為主要特徵的社會。從社會進步的角度來說,我們經歷了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階段。當前,我們所處的資訊社會是後工業化社會階段,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的最大區別就是規模和速度。工業化時期誰的規模大,誰的競爭能力就強,“大魚”就可以吃“小魚”。而資訊社會的最顯著的標誌是速度,在資訊社會中,“大魚吃小魚”不再是一般規律,出現了像“蛇吞象”、“快魚吃慢魚”的反常現象。誰反應快,就會在競爭中佔得先機;誰反應慢,就會被社會淘汰。在資訊社會,資訊量,資訊傳播的速度,資訊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資訊的程度等都在飛速增長,資訊傳播形式已經不再受到時間、地域的限制。資訊量小、傳播速度慢的社會,發展速度緩慢,資訊增長的停滯,就是社會的停滯;而資訊量大、傳播速度快的社會,發展速度就快,可以說資訊就是技術,資訊就是財富,資訊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力。今後一個時期“物聯網”將在我國重點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雲端計算”技術應用將加速資訊產業的發展。誰搶佔了資訊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發展的先機,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融入世界發展格局,要求我們必須加快資訊化建設,否則,就會與時代脫節,就會被歷史淘汰。

  第三,要認識到資訊化的關鍵是對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資訊化是指以資訊科技廣泛應用為主導,以資訊資源為核心,以資訊網路為基礎,以資訊產業為支撐,以資訊人才為依託,以法規、政策、標準為保障的綜合體系。在資訊量的掌握上,不同的國家、地區和個人對有關資訊的掌握和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資訊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資訊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這就是著名的“資訊不對稱理論”。資訊不對稱理論告訴我們,在以生命科學、超級材料、航天技術等新知識和新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時代,只有及時掌握比較充分的資訊,才能胸有成竹,變不確定為確定,認準方向,加快發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目前,世界上經濟發達國家都把佔有、開發和利用資訊資源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對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十分普及。資訊業就業人數佔全社會就業人數比重,美國、歐共體國家已經超過50%,澳大利亞、日本也接近50%。相比之下,我們尚處於起步階段。為此,我們要積極採取措施,促進資訊市場體系的構造和形成,大力扶持資訊服務業的發展,把重點放在資訊科技的吸收應用上,通過資訊化來帶動工業化,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通過資訊化服務農業現代化,通過資訊化促進城鎮化發展,以資訊化引領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共同發展。

  二、瞭解現狀,增強責任

  幾年來,我市資訊化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我市已經實現了光纖進行政村、電纜進自然村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完善的資料網、都會網路等大型網路接入平臺,實現了資料專網、網際網路等多種形式的組網,固定電話和寬頻已覆蓋到全部自然村,無線通訊網路覆蓋率達到100%,20xx年行動電話使用者突破400萬戶,固定電話突破100萬戶,寬頻使用者達到30萬戶。二是電子政務網路建設初見成效。全市政府系統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入口網站,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的開通,對提高我市行政效能、改善投資環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遍佈整個鄉村的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系統,已成為黨員幹部遠端教育、農民獲取資訊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臺。三是電子政務應用穩步推進。市監察、財政、公安、交通、電力、工商、環保等部門建立了預算執行、綜合業務管理、安全生產、交通運輸GPS網路、環境自動監控等專業應用系統,在上述網路平臺上開發了諸如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OA、視訊電話會議、車輛監測監控等業務。神火集團和永煤集團等企業也建立了企業的管理資訊、生產管理、綜合排程和安全生產等系統,通過完整的資訊系統達到企業資訊資源的共享,消除資訊孤島,在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高度整合的前提下,實現企業在生產、銷售、採購、倉庫、綜合報表等內容的管理一體化。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資訊化發展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差距。突出表現在:一是體制尚未理順。在電子資訊化建設方面,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監察等系統各自為戰,多頭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嚴重,基礎網路整合和資訊資源共享步伐有待加快。二是發展相對滯後。我市資訊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起點低、發展慢、規模小,在全省處於落後位次,還不能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三是資金投入不足。市、縣兩級財政均未設立資訊化建設專項資金,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和外資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融資體系尚未形成。四是安全管理薄弱。一些地方網路安全、保密意識淡薄,對網路與資訊保安保障和密碼認證技術缺乏深刻認識,安全機構不健全、崗位職責不清、監管力度不夠。五是資訊化人才較為匱乏。軟體工程師、網路工程師、系統整合專家還比較少。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認清看準、正確面對,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意識,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完善解決。

工商聯換屆會議領導講話
資訊工作領導講話範文
相關知識
政務資訊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資訊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消防安全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文聯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衛生系統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衛生計生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地名普查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全市統計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全縣檔案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年初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