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動員會講話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切實解決好 扶持誰誰來扶和怎麼扶的問題。精準脫貧是一項艱鉅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動員會講話,僅供參考。

  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動員會講話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大會的安排,我在這裡發個言,若有不妥之處,請批評。大家都知道,“三農”工作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貧困問題又是“三農”工作的突出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黨的“”以來,將扶貧開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上任後,先後十六次深入到農村、貧困山區調研、看真貧,在不同的會議場合闡述精準扶貧工作,明確提出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著名論斷,今年6月18日在貴州調研時,針對扶貧開發專門做了系統講話,提出了“四個切實”、“六個精準”、“四個一批”的重要論述。重視扶貧開發,不但極大地調動了全國各級各部門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更是對扶貧戰線所有人員的鼓勵和鞭策。因此說,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甩掉貧困落後的“帽子”,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是全黨、全社會、各級、各界共同的任務,更是扶貧戰線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縣扶貧辦公室,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謀劃全域性,當好縣委政府的參謀。扶貧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縣截止到去年底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7000人,縣委、政府遵照中央、省、市要求,審時度勢,研究確定我縣到2019年年底,完成脫貧任務、甩掉貧困落後“帽子”,時間緊迫、任務艱鉅。要完成這項任務,扶貧辦必須站在全域性的高度,從目標任務、工作內容、產業型別、工作措施、發展年度等各個方面認真謀劃,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將脫貧任務規劃到戶、到人、到產業、到專案、到年度,以便準確地指導全縣的工作。這次會議後,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藉助“十三五”規劃的制訂,狠抓落實。

  二、強化政策指導,服務好縣鄉各單位。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12月印發了《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扶貧開發六大機制,其中精準扶貧機制是核心,主要含義是改變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貧模式為“精準滴灌”模式,至此,各項扶貧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老思路、老做法已經遠遠不適應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扶貧辦將適應新形勢、新常態,積極主動學習、研究、宣傳好各項政策,創新工作機制,尋求最佳突破口,狠抓落實。這次會議結束後,辦公室將加大扶貧業務知識、政策規定宣傳、培訓力度,讓所有參與扶貧的單位和個人都熟練掌握精準扶貧的政策規定,領會精神實質,找準工作的發力點,力爭取得明顯成效。

  三、建設好專項扶貧專案,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國家財政專項扶貧專案重點是中省財政資金支援的專案,每年的資金總量有限、專案類別具體明確,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專案的實施,示範帶動各行業將資金投放到貧困村、貧困戶,形成消除貧困的合力。“十二五”以來,我縣的扶貧專案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精準扶貧的要求有較大差距,示範帶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為此,在今後的五年裡,扶貧辦要在專案管理上加大工作力度,嚴格按政策辦事,結合實際篩選論證專案,把發展產業作為資金投放的重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國家財政資金的作用,引導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向貧困“開戰”。

  四、帶頭做好駐村幫扶工作。駐村幫扶措施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如果說各類資金的投放是“精準滴灌”的“水”,那麼駐村幫扶工作隊就是“精準滴灌”的“管道”。如何運用好這個“管道”,將財政資金準確地投放給貧困人口是精準扶貧的關鍵,為此,扶貧辦將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帶頭責任。首先是將駐村幫扶作為單位重要任務,列入議事日程,研究出具體工作方案;其次,指定一名班子成員和一名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同志進駐所包貧困村,按照6月18日講話提出的“四個一批”,調查摸底,澄清貧困人口底子;其三,加大各類專案資金、尤其是行業部門資金的爭取力度,按照講的“六個精準”,制定好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四是,廣泛宣傳動員,號召貧困群眾積極參與扶貧專案建設。在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基礎條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同時,集中精力發展扶貧產業,擴大增收渠道,提高現金收入水平,力爭一年打基礎,年年見成效,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

  各位領導、同志們,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艱鉅又光榮,時間緊迫,時不我待,縣扶貧辦決不辜負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一定牢記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貧開發事業中去,貢獻出自己的最大力量。同時,我相信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努力,有省市領導、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我縣2019年甩掉貧困落後帽子、2020年如期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一定能實現。

  我發言完了,謝謝!

  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動員會講話篇二: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等中央領導對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結合國家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全面啟動我省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剛才,省扶貧辦、省委組織部的同志作了很好的發言,我都贊成。會後,省扶貧辦還要開展專門培訓,大家要一併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全面貫徹落實等中央領導對扶貧開發的重大部署

  以同志為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對扶貧開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去年1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佈實施了《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實施改進貧困縣工作考核機制、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等“六大改革”,這是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一個重大調整。國家提出科學扶貧、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為我省深入推進扶貧脫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指明瞭方向。

  一推進精準扶貧是落實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十分關心我省扶貧開發工作,今年3月7日,在貴州代表團參加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特別要求貴州把扶貧開發工作抓緊抓緊再抓緊、做實做實再做實;特別強調要推進精準扶貧,對扶貧物件實行精準扶持,對扶貧資源進行精確配臵,要瞄準扶貧物件,進行重點施策,不能眉毛鬍子一起抓,用手榴彈炸跳蚤;要求各級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汪洋副去年到我省考察時,特別強調扶貧開發工作要改“大水漫灌”和“滴灌”,對扶貧物件實行精準扶貧。各地在深入貫徹實施中辦發25號檔案中,尤其需要統一思想,處理好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的關係。國務院扶貧辦劉永富主任在最近召開的全國扶貧辦主任會議上,明確提出各地要堅決實施科學扶貧、精準扶貧方略,要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要求,既要突出重點,瞄準貧困村、貧困戶,確保做到精準扶貧到村到戶;又要統籌扶貧規劃,通過區域發展改善貧困地區發展條件和環境。區域上堅持以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戰術上堅持扶貧到村到戶,做到扶真貧、真扶貧。一句話,各地在開展工作中,要突出精準扶貧到戶和片區規劃實施兩個重點,兩個“輪子”一起轉。

  二推進精準扶貧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克志書記、敏爾省長親自到威寧、丹寨等地調研精準扶貧工作。省委、省政府專門成立了省扶貧開發改革專項小組,由李軍同志和我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克志書記專門明確要建立精準扶貧體制機制改革專題組,強調今年一定要做出特色、做出亮點。如何“特”起來和“亮”起來呢?我想,當前應該突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抓好建檔立卡工作。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做好扶貧物件建檔卡工作是推進精準扶貧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是精準扶貧的基礎。二是落實幫扶措施。省委、省政府針對我省實際,作出了幹部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決策部署,並且得到了的充分肯定,這也是全省下步幫扶貧困群眾發展的主要工作重點,做好了,就會“特”起來和“亮”起來!

  三推進精準扶貧是順應基層同步小康需求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省率先在全國推進集團幫扶、“減貧摘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工作,得到國務院扶貧辦的充分肯定,有的經驗還在全國推廣。但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的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專案指向不準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雖然多年來,我們也為建立精準扶貧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全國8249萬農村貧困人口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全國74000戶住戶調查得出的一個抽樣調查的資料測算出來的,我省2013年底745萬貧困人口也是國家測算後反饋給我省的。這個資料對於我們研究、掌握貧困人口的規模、分析判斷貧困的發展趨勢,是比較科學的,而且也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誰是貧困人口”、“致貧原因何在”、“如何針對這些致貧困的原因進行幫扶”、“幫扶的效果又如何”的問題,離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漫灌”現象,與基層實際還有脫節的地方。

  二、推進精準扶貧的的主要工作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宣佈,要向貧困宣戰,提出了年內再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的目標;敏爾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全省今年要減少150萬貧困人口,實現8縣95個鄉鎮“減貧摘帽”,這是向人民立下的軍令狀,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推進精準扶貧就是重要抓手。各地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必須按照習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關於“加快轉變扶貧開發方式,實行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貧困戶、貧困村進行識別並建檔立卡,並根據扶貧單位越具體越精準,扶貧內容越實在越精準的要求,突出抓好“扶誰的貧”、“誰去扶貧”和“怎麼扶貧”三個環節,力求首戰必勝。

  一關於“扶誰的貧”的問題。實質是建立精準識別機制。就是要準確找出扶貧物件並建檔立卡,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省市有資訊平臺,在此基礎上建成全省精準扶貧資訊平臺,並與全國扶貧資訊網路系統銜接,最終形成國家、省、市、縣、鄉、村六級互聯互通的扶貧網路。按照3月24日汪洋副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的重要指示,各地在開展工作中,要根據國家統一制定的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突出抓好規模分解、初選物件、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資料錄入、聯網執行、資料更新等九個步驟,切實做到程式公正透明、資訊真實可靠、群眾認可滿意,為精準扶貧打好基礎。在這裡,我主要強調 4個重點。

  第—,明確識別物件。主要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四個層次。識別工作的核心是貧困農戶的逐戶確認。從我省實際出發,本次建檔立卡主要搞好貧困戶和貧困村識別,具體工作,剛才葉韜同志已作了安排,我不再贅述。

  第二,明確識別標準。對貧困戶,按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準為識別標準;對貧困村,按照國家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科學合理確定。

  第三,抓好規模分解。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統一制定的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考慮我省實際,初步確定全省貧困人口規模為900萬人左右、貧困村9000個左右。省扶貧辦要商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結合各地減貧情況、發展基礎等因素,將貧困人口和貧困村規模分解到縣,各縣要按要求將貧困人口和貧困村規模再分解落實到鄉鎮和村,各地不能隨意擴大規模。此項工作要在2014年4月底前完成。

  第四,嚴格識別程式和完成時限。貧困戶和貧困村的識別工作要嚴格按照工作流程進行,縣級扶貧、民政等相關部門要認真做好資料銜接。貧困戶識別要做到“兩公示一公告”,貧困村識別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要全程公開,接受監督,確保結果公開、公平和公正。嚴禁優親厚友,嚴禁提供虛假資訊,嚴禁拆戶、分戶和空掛戶,杜絕平均分配。

  二關於誰去扶貧的問題。總的要求是,按照省負總責、市州協調、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持到戶的扶貧開發管理體制,鞏固發展扶貧攻堅合力。一是明確職責。省級主要負責建立扶貧開發目標責任制,組織制定貧困縣、村脫貧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整合省內資源予以支援;市州主要協調實施本地區扶貧攻堅工程和重大事項推進行動;縣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是本縣扶貧開發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是具體責任人。各地要採取措施,切實做到結對幫扶幹部、產業發展、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六個到村到戶”,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扶真貧、真扶貧。二是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按照全省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總體部署,要著力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扶貧工作機制,強化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隊,一戶一脫貧致富責任人”的要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將分期分批向全省貧困鄉鎮、貧困村派駐工作隊和幫扶幹部。今年的工作隊已全部到位,首次實現了貧困鄉鎮、貧困村和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實行定點定人定時定責幫扶,做到不穩定脫貧,隊伍不能撤。各級駐村工作隊和駐村幹部主要幫助和配合幫扶村開展貧困人口識別,做好貧困人口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和動態管理等工作,幫助幫扶村制定科學的規劃,協助基層黨組織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按照“六個到村到戶”和“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幫助幫扶村和貧困戶協調並落實幫扶措施,幫助幫扶物件發展生產、提高素質,在規定時限內幫助幫扶物件穩定脫貧致富。三是藉助外力。充分發揮對口幫扶、定點扶貧和社會扶貧的作用。

  三關於怎麼扶貧的問題。就是落實幫扶措施問題。一是開展“六個到村到戶”。要在準確找出扶貧物件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其致貧原因,以村為單位制定脫貧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因戶施策,全面開展“六個幫扶到村到戶”。二是建立健全扶貧物件進退機制。對因病因災等返貧的農村居民及時認定為扶貧物件。對識別出來的有勞動能力的扶貧物件,及時納入幫扶範圍,落實幫扶責任人並按規定享受扶貧政策;屬於民政救濟範圍的,及時給予救助。對脫貧的扶貧物件,取消享受的扶貧政策待遇。三是實行考核評估。把考評結果作為幫扶和受幫扶單位和領導班子及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三、切實加強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確保今年各項扶貧開發工作起好步、開好局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是一項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事關我省扶貧開發成效。各地要堅持扶貧開發到村到戶與區域發展相結合,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的原則,省裡資金分配將與扶貧瞄準及成效掛鉤,各地對貧困戶、貧困村進行識別和建檔立卡情況,將作為今年扶貧開發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州、縣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要牽頭抓好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具體抓、抓具體,民政、財政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要加強領導,成立由縣委或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扶貧辦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和資訊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級扶貧部門要設立相應機構,一把手親自抓,精心組織部署,加強指導協調,抽調一批專業水平高、責任感強的人員從事此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第二,強化宣傳培訓。各市州、縣市、區、特區要以縣為單位召開動員會,加大宣傳培訓力度,認真組織各類業務培訓,要把建檔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識別標準、識別程式等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個農戶和每個行政村,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第三,明確責任分工。省扶貧辦負責省級規模分解,協調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開展結對幫扶,負責市州、縣市、區、特區兩級工作人員培訓、專項督查等工作。市州級負責協調服務和對縣級相關工作的督促檢查。縣級負責貧困戶、貧困村的確定並組織鄉鎮、村兩級做好建檔立卡工作。

  第四,落實工作經費。省、市、縣都要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用於開展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必需的宣傳培訓、材料印製、資料錄入及資訊化建設等方面的支出,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工作經費不足部分由市州和縣級政府統籌解決。

  第五,嚴格督查考核。省裡決定,在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和資訊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督查組,建立分市州、分片區的督辦制,開展督查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市抽查、縣核查”的方法,開展專項督查,督促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省扶貧辦要將核查情況特別是準確率將列入2014年扶貧開發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並與獎勵資金分配掛鉤。

  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動員會講話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在座的各位企業人士: 大家好!

  我叫王照基,是通渭縣盛泰養殖責任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盛泰養殖公司幫扶支援什川鄉新莊村精準扶貧工作做一彙報。

  盛泰養殖公司位於什川鄉新莊村石碑社,建於2011年,佔地面積100畝,是一家以肉羊繁育、育肥為主的公司,可同時容納養羊5000只。為帶動新莊村雙聯和精準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戶找準產業發展路子,縣委統戰部和什川鄉黨委、鄉政府領導多次到公司銜接動員,促就公司與新莊村“兩委”簽訂養羊發展協議,將全村的養羊業按照“企業+養殖小區+農戶”的養殖方式進行,企業與農戶簽訂養羊協議和收購合同,由企業統一供種、統一供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收購。並通過“投母還羔”、“青貯返草”、土地流轉、技術指導等方式來扶持貧困戶發展養殖,對所有發展的養羊戶長期聘請畜牧專業人員從飼料配方、科學養殖、疫病防治等方面全程跟蹤進行培訓、服務,保證母羊懷胎率高、繁殖快、肉質好,形成了由農戶散養、企業管理、集中出售的整村集約養殖模式,為養羊戶進行兜底式服務,引導農戶轉變以傳統的家庭牧養、分散經營為主的飼養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養殖技術跟不上、出售門路不暢通、新品種、新技術難以推廣和應用等阻撓群眾發展養殖的現實問題,通過這種方式,

  養殖戶即放心又取得了豐厚的利潤。具體做法為:

  一是統一技術指導,樹立養殖信心。

  為了提高專業化養殖水平,我公司通過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的專家學者到養殖現場對當地群眾進行防疫免疫和發展科學種養殖業進行培訓,目前已開展2期培訓養殖戶120人次。並與幫扶幹部和鄉畜牧獸醫人員一道進村入戶指導圈舍建設、飼養管理技術、秸稈飼料的利用,使群眾瞭解和掌握一定的養殖技術,充分調整農戶養殖的積極性,幫助農戶樹立發展養殖的信心。

  二是免費投母還羔,形成品牌養殖。

  公司通過帶動規模化發展養羊品種,按照“每給農戶免費投放1只良種母羊,農戶向公司還2只羊羔”的方式進行“投母還羔”,以給養羊戶統一投放良種母羊來解決品種引進問題。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免費向115戶農戶投放了良種母羊162只,其中今年已向貧困戶投放良種羊30只。通過良種羊投放,讓養羊戶看到了實效,輻射帶動新莊村7社123戶農戶發展養羊,其中發展40只以上養羊農戶40戶,10只以上82戶。

  三是提供防疫治療,提高防治水平。

  針對農村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差,村級防疫力量薄弱,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農戶對因怕疫病受損,不願擴大規模的現狀等,公司在鄉畜牧獸醫站統一進行常規免疫接種、傳染病防治的基礎上,義務為養殖戶提供流感、普通病、常見病治療70多次,做到了遇到病不走村、不求醫,解決因疫病防控水平低下制約養羊發展的問題。

  四是實行秸稈回收,推行貯草返戶。

  結合農戶種植全膜玉米多的實際,充分發揮公司現代青貯技術,利用現有青貯氨化池對農戶玉米秸稈進行統一青貯管理,根據養殖戶需求,對沒有貯存條件的養殖戶按“交3返1”的標準返草到戶,即農戶繳納300斤玉米秸稈可分批次領取100斤青貯草;對有貯存條件的養殖戶開展技術指導進行飼草貯存;對有貯存條件,但沒貯草裝置的農戶通過收取加工費的形式進行絲草,由農戶自行貯存。解決農民的飼養規模以自己所種作物秸稈承受利用能力為界限,不願再出錢購賣飼料,沒有條件貯草、家庭養殖模式規模難以擴大,作物秸稈棄置浪費現象嚴重的問題。

  五是集中

  組織出售,確保出售價格。公司按照與農戶簽訂的養殖協議、收購合同,對通過“投母還羔”和輻射帶動發展養羊的貧困戶出欄的羊,按照不低於市場價進行回收或統一聯絡銷售商家組織出售,形成了投放、銷售於一體的產業發展鏈條,解決了養羊戶銷售難和定價不準的問題,降低養殖風險。

  六是加大土地流轉,解決務工人員。為了保證養殖規模,降低飼料成本,公司已對部分農戶300多畝撂荒土地進行了流轉,用來種植全膜玉米和苜蓿,既解決了部分農戶因缺乏勞動力而導致土地撂荒的問題,也為部分群眾通過流轉土地來增加收入和提供了季節性務工崗位,為個別因家庭原因特殊而不能外出務工人員,實現了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的願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企業作為產業化經營的新型組織者、帶動者和市場開拓者,在帶領農民走向市場發揮著突出作用。貧困村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企業的支撐和帶動,什川鄉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以“政府推動、能人拉動、大戶帶動、單位牽動、幹部領動、企業促動”為動力,以標準化養殖企業為載體,充分發揮能人引領帶動作用。通過幫扶幹部和農技人員針對農戶發展願望,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根據需求協調解決貼息貸款為貧困戶養殖提供資金保障,大力發展養殖業,幫助農戶通過養殖來實現增收目標。

扶貧動員大會領導講話3篇
扶貧助學會長講話稿
相關知識
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動員會講話3篇
幹部在駐村工作交流會講話稿
幹部在駐村工作交流會講話稿
無償獻血工作動員會講話
高中學校領導班主任工作交流會講話3篇
精準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
精準脫貧幫扶工作總結
精準脫貧幫扶工作總結
駐村工作組組長講話
全市農村工作座談會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