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審題立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立意,指的是確立文章的主題思想的過程,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文章的材料、構思、表達都必須為主題服務。“立意”有時跟審題同步進行,有時則是先審題而後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種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講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資料,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中考作文審題要點:

  1.審清"標誌",確定文章體裁。

  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誌",抓住了顯現體裁"標誌"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於哪種體裁,應寫成什麼體裁的文章。

  記敘文的"標誌"常見的有"回憶"、"記……"、"……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憶我的母親》、《記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學生活》、《值的讚美的人》。

  說明文的"標誌"主要有"介紹……"、"……的自白"、"……的話"、"……的製作方法"等。如《介紹一本工具書》、《蜜蜂的自白》、《秋天話菊花》、《西紅柿醬的製作方法》。

  議論文的"標誌"主要有"說"、"議"、"談"、"論"、"評"、"辨"、"駁"、"從……談起"、"從……說開去"、"由……想到的"、"……的啟示"、"讀……有感"等。如《說謙虛》、《談骨氣》、《"友邦驚詫"論》、《讀〈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審清題目要求,確定文章範圍。

  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範圍。在題目所給的範圍內選材,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這種審題方法既適用於記敘文,也適用於說明文。

  以記敘文為例,記敘文的題目範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寫人記事。題目劃定的範圍不同,選材的側重點就不同。

  寫人的記敘文要側重於人物形象的描繪,要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徵等,並適當地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穿插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來刻畫人物。如《我的老師》、《媽媽》、《我尊敬的一個人》、《英雄》等題目都可以寫成寫人的記敘文。

  記事的記敘文要扣住記敘的要素來寫,把記敘的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脈絡及發展過程敘述明白,使讀者有個清晰完整鮮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難忘的一節語文課》、《成功的喜悅》等題目都可以寫成記事的記敘文。

  3.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

  審題還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目的"題眼","題眼"是題目的靈魂,是題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如《我欽佩的一個人》與《我喜歡的一個人》,二者的內容雖都側重於寫人,但"題眼"不同,就決定了選材重點不同。前者的"題眼"是"欽佩",後者的"題眼"是"喜歡",兩篇文章的重點分別為"欽佩"、"喜歡",兩篇文章的選材也要從"欽佩"和"喜歡"入手。

  中考作文立意要點:

  1:立意要深刻。

  要對所寫的事物作一點分析。立意不是直覺的思維活動,不能單憑個人的意願辦事。“立意”是一個邏輯思維過程。要挖掘出題目包含的深層含義,必須和社會、時代聯絡起來,揭示出文章的社會意義和教育意義,立意深刻,才能發人深思;發人深省,才能給人教育。

  2:立意要新穎。

  要解放思想,敢於創新。無論寫什麼,都要有點創新。表現的主題與眾不同,才能引起讀者的關注。“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沒有品味的文章,沒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實。

  要在審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題來寫才最有表現力。照抄別人的思想、因循守舊都不能寫出好文章。寫文章是為了表情達意,“情”和“意”密不可分。寫作時自覺地把“情”和“意”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文章就會變得更加真實。

  審題和立意很難一步到位,草率的態度決不可取;特別是在限定時間的考場作文中,用於審題和立意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更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疏漏,因此,在下筆的過程中如有所發現,就應當及時加以修正。

中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初中游記作文指導
相關知識
中考作文審題立意訓練
中考作文審題立意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需要注意的地方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專項訓練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備考訓練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備考訓練
中考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點撥
初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指導
初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訓練指導
初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