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的食療方法及穴位按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腎虛不可怕,多吃補腎食物可以緩解,而且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補腎的的食療方法的,而且做法也是十分的簡單,很多人也是比較喜歡。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補腎的食療方法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補腎的食療方法

  1、滋腎固齒八寶鴨

  材料:鴨子、黑芝麻、核桃、桑葚、蓮子、芡實米、棗幹、薏米仁、糯米、食鹽、味精、黃酒。

  做法:將鴨子宰殺乾淨;隨後將準好的蓮子、芡實、桑葚、核桃仁還有黑芝麻、棗幹、薏苡仁填充進入鴨子的腹部之中,隨後將糯米放入填滿之後用細線縫合;將準備好的鴨子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食鹽、黃酒、味精以及水分,蒸熟就可以了;服用之前需要進行拆線。

  功效:鴨肉滋陰補虛,黑芝麻、核桃仁、桑葚、蓮子、芡實、紅棗、薏苡仁、糯米均為平補脾腎之品,經常吃,能補腎健脾、固齒,對體質久虛、消瘦、牙齦萎縮者尤其適宜。

  2、杜仲燉羊肉

  材料:杜仲、羊腿肉。

  做法:將杜仲洗淨先放入鍋中煮出汁水,羊肉洗淨備用。將羊肉放在另一個鍋中,放入適量的紹酒、醬油、水慢火燉。然後再把藥汁加在燉羊肉裡煮到肉爛即可。

  功效: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見菜,屬熱性,本身就有助陽的作用,而杜仲則是補腎的良藥,能緩解腰膝痠軟、疲倦遺精的症狀。

  3、鹿茸枸杞豬腰子湯

  材料:鹿茸10克,枸杞子25克,豬腰2個***去內膜,切碎***。

  做法:將豬腰放入鍋中,加生薑小炒至熟,與鹿茸、枸杞放入鍋內隔水燉熟,調味即成***進食時可加半匙白酒***。每星期可食用一兩次。

  功效:補腎陽,適於因腎陽虧損而造成的頭暈、耳鳴、疲倦無力、怕冷等。

  4、蚌肉燉老鴨

  材料:蚌肉60克,老鴨肉150克,生薑2片。

  做法:將蚌肉洗淨;老鴨肉洗淨斬件;生薑洗淨。將所有的材料全部放進燉蠱中,然後加入適量的開水,蓋上蓋子進行燉煮。開文火進行隔水燉煮兩個小時,然後調個味道就好了。

  功效:滋陰補腎,行水除煩。適用於腎病日久屬肝腎陰虧、陰虛內熱者。症見面熱潮紅,眩暈頭痛,煩熱失眠,腰痠乏力,或有遺洩,或有水腫等。

  5、山藥湯圓

  材料:山藥、糯米、紅糖、胡椒粉。

  做法:山藥、糯米、紅糖、胡椒粉準備好。將山藥研磨成粉末,放進蒸鍋裡蒸熟,再加入紅糖和胡椒粉做成餡。將糯米浸泡片刻,磨成糯米粉,再將山藥餡和糯米粉做成湯圓放進鍋裡煮熟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清代醫學家李修國曾說過“山藥能補腎壯體,能使人目明耳聰”。由此可見,山藥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滋補良品。

  補腎穴位按摩方法

  1、商陽穴:調節消化功能,加快新陳代謝

  商陽穴,是一個調理內息與腸胃的穴道。商陽穴位於大腸經脈上,經常掐一掐商陽穴,能旺盛大腸經的氣血,調節消化道功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有強壯身體的作用。專家指出,有便祕煩惱的女性朋友不妨按摩商陽穴,以緩解便祕症狀。

  位置:這個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側,在指甲角正後方2毫米的地方。

  原理: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末端,沿食指橈側經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入兩筋間,沿小臂橈側上行至肘外側,經上臂後側橈側緣上肩,出肩峰前側上行交會於頭部,下入缺盆絡肺,過膈肌屬於大腸。由鎖骨上窩分出支脈1上行頸旁,過面頰入齒槽,轉回出挾口旁,交會於人中部,然後左脈向右、右脈向左上挾鼻孔兩旁接足陽明胃經。

  2、承扶穴:強化陰道收縮力

  中醫認為,承扶穴主導了人體的生殖器官的神經,從此處經過。如果經常按壓承扶穴,就能夠強化陰道的收縮力,增加對性的感受力。因此,我們要經常按摩刺激承膚穴這樣可治療性冷感哦。

  位置:在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位於左右臀下臀溝中心點,這裡是性感帶最為密集的地方,指壓時可以用力些。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於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幹***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於腦、出於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膕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後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於膕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後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3、命門穴: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按摩命門穴,可以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另外,按摩命門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覆性功能。

  位置:位於腰部,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約與肚臍在同一水平處。用手指按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原理:督脈起於少腹內,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脊柱內部,上達項後風府穴,進入腦內,上行巔項,沿前額下行至鼻柱。

  4、腎俞穴:強壯腎氣

  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如果經常按壓的話能夠強壯腎氣,增強你的腎功能,特別是對月經不調、性冷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月經不調的女性可以試試按摩腎俞穴,以此來解決月經不調的煩惱。

  腎俞穴與命門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於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幹***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於腦、出於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膕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後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於膕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後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5、中府穴:通肺經,治腹脹

  中府穴是肺經上的大穴,是調理內息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順暢肺的經脈,有豐胸的作用,還可以強化淋巴迴圈,減輕胸悶、肩背痛。並且可兼治脾肺兩髒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女性朋友,不妨每天花十分鐘按摩中府穴。

  位置:你知道中府穴在身體哪個位置嗎?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就可以摸到在鎖骨外側下端的三角窩,那裡面的中心就是雲門穴,然後在這個窩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的地方,它就是中府穴。

  原理: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向下絡大腸,轉回,沿胃上口過膈肌,屬於肺,由“肺系”橫出向下,於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前,沿上臂前側下行至肘橫紋,沿小臂前側的橈側緣入寸口、過大魚際,沿大魚際邊緣出手拇指內側端。

  6、天柱穴:提神醒腦、去疲勞

  當您感到疲乏困倦時,不妨按摩天柱穴。按摩天柱穴可以起到提神醒腦、去疲勞的功效。在夫妻生活時,也可以用拇指輕輕撫摸天柱穴以及周圍,會讓女性有一種觸電般的酥麻感覺,能充分達到前戲的效果。

  位置:天柱穴就在我們的後頸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後髮際正中線上半寸處約2釐米左右,往兩旁各1.3寸各有1個穴位。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於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幹***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於腦、出於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膕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後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於膕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後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7、膈俞穴:促血液流通,增性慾

  按摩膈俞穴,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時,按摩膈俞穴與按摩天柱穴一樣可起到提高性慾的功效。按摩膈俞穴有助於女性身體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

  位置:膈俞穴如何取穴?背過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間凹陷,這個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個。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於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幹***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於腦、出於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膕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後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於膕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後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補腎的誤區千萬別再犯

  一:偏執補腎

  補腎往往被誤認為是單純的壯陽。市面上的鹿茸、鹿鞭等含大量動植物激素的壯陽藥及化學類***都片面地放大了壯陽作用。

  二:補急躁腎

  補腎往往急於求成,追求快、猛,想立竿見影。

  三:掠奪補腎

  使用藥物造成短時間內的腎強壯假象,造成健康的透支。

  四:激素補腎

  大量服用含激素類的補品,副作用極大,會造成新的生理問題。

  五:粗放補腎

  使用中藥材原料泡茶、泡酒、燉湯等功效極慢。

  六:黑色食品補腎

  認為所有黑色食品都補腎,不會辨別食物的屬性。

  七:以形補形

  迷信“以形補形”,吃動物腎臟以達到補腎目的。喜歡食用豬腰、羊腰、牛鞭、豬肝、雞腎等動物肝臟。

​猜你感興趣:

1.快速補腎的食療方法

2.補腎應該多吃的食物以及食療方法

3.補腎吃的食物和方法效果最好

4.最簡單的補腎食療方法

5.吃什麼對腎好 

女人腎虛的食物以及原因
補腎的食物以及食療方法推薦
相關知識
補腎的食療方法及穴位按摩
女人補腎的食療方法及食物推薦
清肝補腎的食療方法
女人滋陰補腎的食療方法
男人補腎的食療方法
補腎的食療方法和食物推薦效果好
補腎的食療方法_強身補腎的食療方法
腸胃炎的食療方法及預防
黑豆補腎的食用方法
吃什麼補肝補腎補肝補腎的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