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雞怎麼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中國蛋雞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連續21年成為禽蛋產量最多的國家。那麼蛋雞應該怎麼養?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秋天晝夜溫差大,不易控制,而雞群經過夏天連續高溫天氣的影響,食慾降低、消化能力差、體質弱,所以在實際生產中,要強化各項管理措施,儘可能恢復其生產體質的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其生產效能。

  多留心現察。每天早晚喂料時要仔細觀察雞群的總體情況,包括精神狀態、食慾及糞便等,判斷雞群有無異常情況。

  多加強營養。適當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多種維生素,配置足夠的料槽和水槽,保證每隻雞都有適宜的位置,吃足飲足。

  要降低應激。秋季天氣早晚變化大,忽冷忽熱,要做好早晚保溫和中午通風工作,儘量使雞舍內的小氣候變化幅度不太大,減少日夜溫差,以降低氣候變化對雞群的應激影響。

  改善雞舍環境。應保持舍內乾燥、通風良好、空氣清新,糞汙和墊料要及時更換。

  保持適宜密度。要合理根據雞隻日齡、雞舍大小,保持合理密度。

  養蛋雞如何控制蛋重

  凡養雞者,都希望雞下得蛋大一些,太大又怕雞受不了,有沒有控制雞蛋大小的辦法呢?有,只要你知道了影響雞蛋大小的因素,人為地進行控制,就可以達到目的。影響蛋個大小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一、飼養方式: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籠養雞產的蛋通常比平養雞產的蛋稍大一些。

  二、母雞的成熟期體重:通常母雞在開產時的體重越大,它在一生中所產的蛋也就越大。為了獲得較大的蛋,在母雞體重達到1.5-1.6千克以前,不要用光照刺激的辦法來促使其達到性成熟。

  三、母雞的開產日齡:母雞的開產日齡與其所產蛋的大小有關。總的來說,雞開產越早,其所產蛋的重量就越小,反之亦然。延長母雞的開產日齡,可以通過推遲光照延長的時間,控制母雞的體重等措施實現。

  四、季節和氣溫:春季開產的母雞與秋季開產的母雞相比產蛋率較高,而蛋重較小。產蛋雞舍的溫度在27℃以上時,溫度越高母雞產的蛋就越小,雞舍溫度高於37℃可引起母雞停產或死亡。

  五、營養:雞蛋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還在於粗蛋白、特定的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能量、脂肪以及必要的脂肪酸加亞油酸等攝入量的影響,低蛋白水平的日糧可以使蛋重降低。降低日糧中蛋氨酸的含量,雖然可使蛋重降低,但同時可引起雞產蛋率下降。另外,改變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也能引起蛋重變化。日本農林水產省畜產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蛋雞的飼料中新增亞油酸可促使蛋重增加,當亞油酸的比例提高到2.83%時,蛋重可達59.6克,如果所產的雞蛋過大,只要在飼料中新增5%的牛黃酸就可以使蛋重減輕1克。

  養蛋雞如何新增油脂

  新增油脂,特別是新增優質植物油如豆油等在蛋雞生產上不僅具備提供能量,提供亞油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VA、VD、VE、VK的吸收,提高飼料的轉化率,維持細胞膜正常機能及機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時期新增還有不同的意義。

  一、蛋雛雞35日齡前:目的是滿足高能量、高粗蛋白等營養物質的達標。此階段對於粗蛋白、能量等的要求較高,傳統的玉米、豆粕型日糧,在滿足粗蛋白營養要求後能量得不到滿足;滿足能量後,需要的粗蛋白受空間的限制又不能達標。

  油脂的代謝能多在8000大卡/公斤,1%油脂可以替代2.5%左右的玉米,這樣就可以騰出營養空間,調配出不低於19%粗蛋白,不低於2850大卡/公斤代謝能的最低中國育雛期營養標準。對於育雛來說,能量對體重達標的意義要大於粗蛋白,而35日齡的體重達標決定了將來遺傳效能的發揮與免疫器官的發育。

  二、蛋雞初產到高峰期:目的提供充足的能量,提高粗蛋白等營養濃度,滿足低採食量情況下營養攝取,奠定高產的體質基礎。初產到蛋雞上高峰,乃至30周之前,蛋雞腸管的發育並沒有達到最大化,而此時期要同時滿足產蛋、生長的雙重營養攝取需要,存在營養需要高與攝取量低的矛盾。

  此期營養一旦得不到滿足,蛋雞不僅不能順利平穩上到高峰,而且還會因營養的負平衡影響機體健康狀況,進而影響雞一生的產蛋效能和經濟效益。

  為此我們至少要從5%產蛋率開始,根據季節不同新增0.5-1.5%的優質植物油;增加優質預混料或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至少20%以上;在30%產蛋率逐漸調整為春秋季配方普通載體預混料約24-25%豆粕,20豆粕所謂5%高檔料新增21-22%豆粕,之後連續兩個10%產蛋率分別增加43%蛋白的豆粕約1%,之後穩定配方普通載體預混料約25-26%豆粕,20豆粕所謂5%高檔料新增23-24%豆粕到90%產蛋,最好到30周以後,再根據季節恢復為相應季節的四季配方。

  三、盛夏上高峰的雞;目的提高飼料營養濃度,滿足低採食量情況下營養的攝取,確保此時期上高峰的雞穩產、高產。雖然雞以能為食,但是炎熱季節能量減低增加的採食量,不能彌補因營養濃度降低而造成的營養攝取的減少。

  為了滿足雞在夏季低採食量情況下營養的基本滿足以褐羽雞為例維持夏季最低粗蛋白日進食量17.5克左右,蛋氨酸420毫克,賴氨酸820毫克,蘇氨酸660毫克,鈣4.2克,,我們要新增1%-1.5%左右的優質植物油,在滿足能量需要的基礎上,騰出空間,提高豆粕等的新增,一般情況下可以在春秋季配方的基礎上增加2%-3%豆粕但是原則粗蛋白在17%以下。同時最好根據採食量增添20%左右的預混料或維生素、微礦、氨基酸等。

  四、秋季上高的蛋雞:目的彌補新玉米含水量高的缺陷,防止營養的負平衡,確保蛋雞順利上到高峰。秋季新玉米含水普遍在17%-18%,由於新玉米含水高,飼料能量不足,雞動用體脂用於產蛋。此時期上高峰的雞如果不適當新增油脂滿足營養供應,很容易出現沒有高峰期,體差、多病的現象。

  為此,我們按照玉米含水14%及其以下不再新增油脂的基礎上,按照實際含水與14%含水的差,根據實際玉米新增增加油脂。新增油脂%=玉米實際新增比例%×新玉米實際含水%-14%×0.44。也可以按照含水在14%基礎上,含水多1%增加0.3%油脂的大致方法新增優質植物油。

  五、冬季飼養的蛋雞:目的提高飼料能量水平,降低飼料的料蛋比,保持機體健康。冬季蛋雞需要消耗能量抵禦寒冷,本身對於能量的需要提高。此階段如不能相應提高飼料能量水平,雞就會大幅提高採食量。這樣不僅飼料的轉化率會下降,而且由於攝取較多的粗蛋白,影響機體健康出現腎腫、痛風等營養代謝性疫病。

  不僅如此,雞糞中還會殘留大量未完全消化的豆粕等粗蛋白,進而影響環境中的空氣質量。此時,要通過新增1%左右的油脂,調整飼料蛋白能量比,抑制採食量的提高,降低料蛋比,維持機體的的健康和高峰期的持續。那些在冬季通過限制飼餵達到控制營養攝取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看過的人還:

夏季怎麼樣蛋雞
社交媒體是怎樣改變體育行業的
相關知識
秋季蛋雞怎麼養
冬季蛋雞怎麼飼養管理
秋季蛋雞的飼養方法
秋季蛋雞的飼養要點有哪些
秋季經絡怎麼養生
秋季應該怎麼養生
秋季生薑怎麼養生秋季生薑養生方法
秋季中醫怎麼養生
秋季老人怎麼吃養生
秋季女性怎麼保養面板秋季女人保養面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