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作文素材積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恰當使用成語典故,可使文章生動、精練、典雅,富有文化底蘊,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故成語典故頗受人們喜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成語典故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一

  眾叛親離

  春秋時,衛國君主衛桓公有個弟弟,名叫州籲。公子州籲有滿身的武藝,就想篡奪兄長的位置。

  周平王死了,衛桓公到洛陽參加喪禮。州籲為兄長餞行,敬酒給桓公。桓公依照禮節,向弟弟回敬一杯酒。州籲趁哥哥沒注意,突然拔出事先準備好的匕首,將桓公殺死,篡奪了國君之位。

  州籲即位之後,覺得國人對自己不服。為了不讓大家有反對自己的機會,他發動戰爭,聯合陳、宋、蔡三國去攻打鄭國,想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可是,鄭國的防守非常嚴密,所以州籲打了敗仗。

  魯國國君隱公問大臣們:“州籲這樣做,能長久嗎?”

  一位大臣說:“州籲只知發動戰爭,四處樹敵,老百姓不會對他效忠。他為人心狠手辣,誰都不敢親近他。正因為如此,老百姓反對他,親信的人背離他,這樣的政權如何長久得了?其實,兵跟火是一樣的,一味地用兵,卻不懂得收斂和節制,就與玩火自焚差不多。我覺得,州籲很快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果然,不到一年,衛人就藉助陳國之力,將州籲殺死,報了殺害先君之仇。

  點評

  故事中州籲雖有滿身武藝,卻沒有做大事的能力。所以這樣的政權無論如何都是長久不了的,這也就有了後來被殺死的悲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勇有謀,而且要懂得拉攏民心,也只有這樣才會成為百姓心中值得信任的人。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二

  模稜兩可

  蘇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屬河北欒城人。九歲能詩文,少有才華,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20歲中進士,早年為咸陽尉,因吏部侍郎裴行儉賞識,隨裴行儉兩徵突厥,為書記。聖歷初官居相位,先後三度為相,深得武則天賞識。

  當狄仁傑垂垂老矣之際,武則天向他諮詢誰能接班,狄仁傑答道:“文學蘊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宜矣。”蘇味道能夠獲得一代名相狄仁傑的賞識,自可說明他必非平庸之輩。

  可是,蘇味道任宰相的時候,最大的毛病是“尸位素餐”,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作為”,凡事明哲保身,一味地和稀泥,處事十分圓滑。

  有一次,一個人向蘇味道請教當官的訣竅,他得意地說:“要想當好官,必須記住一點:處理任何事情,都不要決斷得清楚明白。否則一有錯誤,就必定受罰。應該像用手摸稜角那樣,這一面可以,那一面也過得去,就不會出事了。”這番話傳揚開來以後,大傢俬底下都稱他為“蘇模稜”。史料記載:“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

  然而,蘇味道並非遇事一律模稜,不置可否。在有些事情上,他的態度又鮮明得出奇。比如,長安元年公元701年三月大雪,蘇味道以為是祥瑞之兆,率領百官向武則天進賀。殿中侍御史王求禮當即指出:“三月雪為瑞雪,臘月雷為瑞雷乎?”還說:“今陽和布氣,草木發榮,而寒雪為災,豈得誣以為瑞?”又一次,有人向朝廷呈獻一頭三條腿的牛,蘇味道又帶頭上朝祝賀。蘇味道如此不顧常識,昧於事理,必然招致“舉朝嗤笑,以為口實”。但蘇味道不管這些,笑罵由爾笑罵,依舊我行我素。難怪宋人孔平仲的《續世說》,將他的言行編入了“奸邪”一列。

  點評

  有人來向他請教做官之道,他卻告訴別人處理事情,不要決斷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這樣處理錯了,必會遭到追究和指責。只要模稜兩可,讓別人抓不到小辮子就行了。這故事只是用來說明成語的出處,可千萬別學這種人的處事態度,而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喔!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三

  直言不諱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交戰,史稱淝水之戰。在戰爭中,前秦軍表現出外強中乾的特點,節節敗退。晉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況的劉波到北方鎮守,統率淮北各軍。可是此時的劉波正身染重病,閉門不出。

  接到天子命他北上的詔書,劉波感到非常為難。他的身體很虛弱,這使他不能在平定北方的行動中建立功勳,可是他又不能說:“皇上,您的任命錯了。”因此,劉波的內心非常矛盾。

  劉波想了一陣,還是覺得不能貽誤國家大事,就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自己的真實意見,供朝廷進行參考。他邊寫邊想,如今自己身染重病,皇帝就是看到奏疏龍顏不悅,也不便責備他這個病人。

  他寫道:“我想起本朝開國的歷史,再聯想到如今的時勢,因此暫把戒律放在一邊,放肆、直率、毫不隱瞞地把所想到的話都講出來,希望您能採納我的意見。”

  在奏疏中,劉波不但指出自己無法承擔重任,還把自己認為合理的治國之術,以及怎樣任用人才都寫在上面。

  沒想到劉波的病情越來越沉重,等到他寫好奏疏以後,就一病不起,去世了。

  點評

  故事裡的劉波深知自己病重,無法再為國效力,所以寫了奏疏呈給皇上,寫好奏疏後,便一病不起,去世了。我們應該去珍惜身邊對你直言不諱的人,因為他們的意見是能幫助你認識自己,並且讓你進步的。也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做一個直言不諱的人,不過一定得看是什麼場合喲~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

二年級語文作文範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作文優秀範文
相關知識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積累
小學生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大全
小學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大全
小學生成語典故作文素材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庫
初中生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大全
最新成語典故作文素材集錦
中學生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庫
最新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初中
中學生優秀成語典故作文素材